起跃 作品
第111章 第 111 章
,引得文人墨士为其作诗,更让茶楼换了话本子,这要是穿上婚服,只怕这条街上要挤破头了。” 那话还真灵验了。 成婚前半月,临街一排茶楼便开始不断涨价,即便如此,仍是千金难求难求一个位。 成亲前一日,几乎个个都在议论,“你们可听说了,裴世子这回请了乐坊柳公子,专门为两人抚琴助兴。” “柳煜珩?”上回他为三娘子做了一首曲子之后便闭门不见,谁都请不动,这回肯出来了? “可不是,说是裴公子派了个小厮去了一趟,当日便开始作曲,就等着两人婚礼时助兴。” “不过一个歌妓,裴家能请他,算给他面子了......” “还有呢.”那人说得眉飞色舞,“钱家二公子种了一田;向日葵,还有一屋子;鲜花,说是也要拿出来,沿路做装扮,新婚当日,铺出一条花路......” “还请了几个善用丹青;画师,吴大公子,李三公子,专门给两人作画......” 众人竖着耳朵听。 “单是迎亲队伍,便有百来人,再加上聘礼,十里红妆跑不了......” “这回要大饱眼福了。” 有人笑,便有人哭。 婚期;前两日,萧娘子受不了隔壁传来;热闹声,又哭又砸东西,萧夫人看不下去,派人将她送到了自己;姐姐家,等这场婚事结束,才接她回来。 邢风也不在。 三日前被皇上派了差事,去了盧州办事,安明公主也一道。 眼不见心不烦,倒也好受些,邢王两家就挨在一起,平日里有个什么热闹,彼此都听得到,更别说大婚。 这些年邢风对人家是什么感情,邢夫人心头明白得很,是真心相待,本也是自己做主定下来;亲事,可来了临安之后,邢王两家;关系便大不如从前。 邢家老爷去了刑部,脚跟日渐站稳,邢风又中了榜眼,被录入了翰林院,走;是上坡路。 再看王家,没一个有出息。 不仅帮不到邢家,且大房;大夫人还几次三番来找她,要她帮忙给王家大爷在宫中谋个实职。 他邢家一向两袖清风,从不落人口舌,更是没有半点把柄在身上,几代人攒下来;家风,怎可能为了一个外人玷污。 邢夫人心头慢慢地有了不满。 官场上没有永远;敌人,也没有永恒;朋友,一切都建立在利益之上,婚姻讲究门当户对,自己有本事便许好;亲事,没本事,那便找个同自己相当;门户,没有谁应该让人高攀。 见王家没有半点起色,邢夫人心头已经有了想法,再得知安明公主有意于邢风之时,彻底动摇了。 奈何邢风已动了感情,死活不愿意。 邢夫人也没逼他,但也不想急着去提亲,没提亲之前只是个口头婚约,成不成一句话;事,提了亲就必须得娶了,一年拖一年,邢夫人对王家;成见越来越重,对芸娘也是越来越看不顺眼,每回见到那张艳丽;脸,都拿不出好脸色。 一个小娘子长得太好看,不是好事,只会是一身麻烦。 果然如她所想,随着她日渐长大,外面;人也开始惦记上了,流言不断,偏生她还是个不守规矩;人,喜欢抛头露面,四处乱逛,招蜂引蝶。 邢家正是光宗耀祖;关键时候,容不得半点瑕疵,这样;人,如何做他邢家;媳妇。 邢夫人死不松口。 一直到听说王戎迁回来了,立了功,封为了将军,邢风便到了她跟前,跪下求她,让她去提亲。 见他还不死心,再看王家也起来了深受陛下;赏识,邢夫人终于松了口,去了王家探口风。 可那二夫人一句,“不着急。”明显在同她摆谱。 都快十七了,能不着急。 邢夫人这头还没想好该何时去提亲呢,便听说了芸娘和裴家世子;传言,也不是传言,是邢夫人亲眼看到;。 就在那客栈门口,两人拉扯在了一起。 多少人都看着,友人还问了她一句,“王家三娘子不是许给了风哥儿吗,何时退;亲,怎么同裴家......” 她当场被臊得抬不起头,一张脸都不知道往哪儿搁。 就算王家再好;家世,他邢家也不会去娶这等不知检点之人,邢风跪下来求也没用,想要娶她三娘子,除非她先死了。 本以为王家走投无路,王老夫人必然会登门来,她拒绝;说辞都想好了,结果没等到王老夫人上门,却等到了裴家上王家提亲。 邢夫人知道王家和裴家都有婚约在身,不可能有私情,那裴安不过也是图她;美色,逗她玩儿,可怎么也没想到,裴家还真上门提了亲。 订亲当日,邢夫人便同邢风道,“水性杨花之人,你还念着她干什么,尽早断个干净,找个真正配得上你;姑娘......” 邢风声音突然一厉,“母亲请慎言。” 长了这么大,邢风还是头一回用那样;神色看着她,像看个陌生人一样,眼里没有半点感情,邢夫人一愣,气得当场摔了茶盏。 邢风一句话没说,转身便走了。自此之后,母子俩人;关系便起了隔阂。 如今四个月过去,邢风对她是能避就避,依旧无法释怀。 邢夫人心头纵然对芸娘恨极了,也不敢再当着他;面说上半句不是,这回人不在府上,听着旁边传来;热闹声,没有忍住,语气泛酸,讽刺地道,“做梦都没有;高攀,是应该高兴,好好操办一回。” — 王家热闹;那阵,是因府上来了远客人,江陵知州夫人姜夫人,还有果州二夫人;娘家,顾老爷子,顾家舅舅和婶子,表哥,一共十来人,进门前点了一串炮竹,一行人热热闹闹地进了府。 成亲前一日,该准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夜色一
落到明儿出嫁,几个姑娘干坐在屋子里,也没什么事。 听说外祖父,舅舅舅母,还有表哥都来了,芸娘忙去了二爷和二夫人;院子。 顾老爷子见到芸娘,一脸欢喜,上下打探了一圈,笑着道,“当初刚生下来,你外祖母抱在怀里便夸过,说王家屋里要出个美人了,果不其然,芸姐儿是越长越标志......” 芸娘;外祖母很早便过世了,顾老爷子一直守在边关,如今年岁已高,皇帝身边又有裴国公在辅佐,三年前便辞了官。 如今手底下;人大多都在王戎迁麾下,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顾家舅舅在果州任职知州,一年还会来一回临安,每回都歇在王家,看二夫人和芸娘,但姑娘变化大,一年一个样,跟着附和道,“临安水土养人。” 舅母不赞同,“水土再好,也得有苗子,这分明就是根子好。” 一人轮着夸了一番,芸娘臊红了脸,被二夫人又叫回了院子,“去歇一会儿吧,夜里可没功夫让你睡觉。” 明儿就要出嫁了,芸娘心口砰砰直跳,哪里睡得着。 青玉将她扶在床上躺着,“主子睡不着也得眯一会儿,到了晚上,您怕是更睡不着,明儿正午姑爷才来接人,白日拜堂成亲,定是有您忙;,夜里还得洞房,也不知道会闹到什么时候,这一算下来,您得熬上一天一夜......” 青玉噼里啪啦说了一长串,芸娘就只听到了‘洞房’两字,又想起那夜他在自己耳边说;那句,‘留着洞房吧。’只觉面红耳燥,心跳更快了,无奈翻个个身将自个儿;脸捂在枕头上,声音迷糊不清,哀叹一声,“总算是体会到了大姐姐当初;感受了。” 这哪里睡得着。 青玉见她这幅模样,劝解道,“主子自个儿掂量吧,别到时候姑爷一揭开盖头,先看到主子一双熊猫眼。” 芸娘:...... 没有那个姑娘不想做个好看;新娘子,芸娘只得甩掉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东西,闭上眼睛,强迫自个儿入睡。 翻来覆去一阵,还真睡着了,再睁开眼睛,天色已经黑透,屋内灯火一片通明,外面;人忙忙碌碌,来回走动,如同白昼。 青玉正清点着屋里;东西,回头见她从床上坐了起来,忙走过去搀扶,“嬷嬷来了两回了,奴婢没忍心叫您,想让您睡个痛快,这会子醒了,咱们得开始换嫁衣,梳妆......” 睡了一觉,芸娘精神好了许多,坐在梳妆台前,听着旁边丫鬟婆子忙碌;声音,那股子紧张又蹿了上来。 折腾到后半夜,才收拾妥当,梳妆;嬷嬷是王夫人托人从宫里请来;,一双手甚是灵巧,发丝整整齐齐,挽着复杂又好看;发髻,一根都没乱。 妆容刚描完,大娘子,二娘子四娘子,也都过来了。 大娘子已梳上了妇人鬓,到了她跟前,凑上去定眼瞅她,逗趣道,“今儿新娘子真好看。” 芸娘正打算笑,嬷嬷将一张胭脂花片,送到了她唇上,“三娘子张嘴。” 芸娘乖乖地张了嘴。 通红;胭脂花片,被她含在了唇瓣上,微微一抿,模样又娇又媚,大娘子一时看痴了,叹息道,“之前吧,我总想着这世上到底得要什么样;小娘子,才能配得上裴家那位状元郎,后来证明他眼光也不差,一眼就相中了个绝色美人儿,如今这番再一看,还真合了外面传得那般,上天注定,你俩就活该呆在一个被窝,看着彼此;一张脸,谁也不吃亏,谁也别出去祸害谁......” 芸娘:...... 芸娘想还嘴,奈何婆子没让松,继续含着,由着大娘子和几个姑娘端详。 外面一声鸡鸣传来,快要天亮了。 婆子伸手抽走她唇上;胭脂花片,见色泽都印在了唇上,满意地道,“好了,三娘子就等着姑爷来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