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一三王 作品

第131章 伏虎道

第131章伏虎道

次日,浮生密藏如期开启。

慧明方丈不仅加固了七百里禁,同时还将浮生寺山门彻底关闭,护宗大阵也直接开启到极致。

显然这是一百年前吃过大亏,故而这次格外小心。

密藏大门设于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之上,由数条铁索小道连接,刚好通往山腰一处凸起平台。

从远处看,一片云雾缭绕之中,巍峨山峰似要刺破长空。而那些铁索犹如悬挂半空的细线,盘旋曲折,伴随着山风低吟,时不时发出“叮咚”的碰撞之声。

传闻以前僧人若要进入浮生密藏,需要放弃法宝不用,而且也不能使用御空术一类的神通,必须一步一步走到山腰。

以此表达心诚。

山腰处设有一道不起眼的木门,谁都想不到那就是密藏入口。百年之期已到,门扉此时已经敞开,露出其后的一片金芒。

门前则有两名僧人镇守,看气息都是返虚境。

云逸等人由不戒引领至此,另有寺中一些优秀弟子也会进入其中。三天的时间绝不算长,因此浮生寺也只能遴选一些合适的弟子进去修行。

慧明方丈已经在此恭候多时,自从昨夜送走献王苏信之后,他便早早来了此处。

独自守候密藏开启之时。

老方丈的眼神透着伤感,似是恍惚间看到了往日此地一片兴盛的场景。

若不是魔宗突然袭击浮生密藏,何至于如今这般……荒凉。

慧明方丈简单讲述了一番密藏来历,以及其中大体布置。比如一层乃是功法秘籍,二层则是佛法经书,三层无法开启,也希望各位不要前去尝试。

除此之外便是一些老生常谈了,像是密藏之中不得动武,需自觉保护典籍经书等等。

等到说完这些禁忌,方丈大手一挥,率先进入密藏之中。

随后便有僧人引导众人陆续上前,穿过那道木门。

云逸自然与叶念依同行,刚一进入先是被夺目金光微微刺痛双眼,等到视觉恢复之时,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此地布置。

原本以为浮生密藏就是一间大号的藏经阁,比起扶摇宗的书阁可能强不了多少。

如今看来,自己属实想岔了。

只见浮生密藏内部呈螺旋状,四面八方堆满了各类典籍,层层迭迭,宛如漩涡。

古籍、秘笈、手稿,各类文献按照特定秩序排列,构成一片无尽书海,以螺旋状向上蔓延。

浮生密藏对外宣称共有三层,但实际上每一层都有数十丈高,宽度也有数千米,故而进来的人大多被分散各处,全然不似寻常藏经阁那般拥挤。

第二层与第一层的区别在于,整体缩水了一些,故而站在底处向高处张望,发现此处整体有些像是一根竹笋。

笋尖的部分自然就是第三层,那里看着要比前两层小了不少,不过上面覆盖着一层禁制,细看发现满是金色经文。

由于密藏只开启三日,故而所有人进入之后立刻争分夺秒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

云逸思虑再三,决定听从苦哈哈大师的叮嘱,直接前往二层修习佛法。

叶念依则执意跟着云逸,在少女看来,无论哪层的书都比不上话本好看,所以也没什么值得纠结。

至于伯约、莲芯等人都选择留在一层,对自身功法进行查漏补缺。

不得不承认,浮生密藏之中灵气盎然,而且身处其中便会有“醍醐灌顶”之感。

对于修行者来说,这是极为难得一种状态。放到平日里,恐怕一年半载才能碰上一次。

“醍醐灌顶”乃是禅宗说法,其中醍醐意指佛法真谛,灌顶则往往带来启发,使人顿悟。

在此状态加成之下,修行佛法简直一日千里,对于天赋极高的修士来说,一日或许抵得上数年苦修。

来到浮生密藏二层,此处比一层要空旷不少,只有少数僧人在这里寻找心仪经书。

云逸边走边看,一时间倒也不知应该从何看起。

就在他看见小和尚不戒便在不远处,打算上前请教的时候,发现须弥戒中虎符突然有所感应。

于是他跟随指引转身走入一间书房,果然从中翻找出了一本《伏虎真经》。

显然这就是可以为“伏虎道”打下基础的关键经书了。

云逸仔细翻看,这才发现伏虎道颇有妙用。

由于自己修行较晚,而且时间也短,故而体魄方面一直有所不足。

尽管之前在扶摇宗以“磨剑经”做过弥补,可现在一旦入了化神境,磨剑经便显得鸡肋起来。

然而佛门功法最重体魄,伏虎道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刚好可以为云逸填补这方面的空缺。

换而言之,扶摇道果为云逸带来了“技”,无论天地睹方圆还是墨月还天,都是天下一等一的剑术神通。

而伏虎道则会为云逸淬炼出一份“力”,使其力道无穷。

《伏虎真经》与虎符中蕴含的“伏虎道”天生亲近,当云逸按照经书方法修炼,虎符中的“伏虎道”自行化作一道金光流入体内,四处游走。

有趣的是,云逸现在虽然只是化神境,距离合道境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体内已经隐隐出现了大道根基。

这得益于扶摇道果的作用,帮助他在炼气境便打下了“大道痕迹”,为将来合道做下铺垫。

这份大道虽然目前连雏形都没有,更不可能预测出未来走向,但它对于“伏虎道”却是极为排斥,似乎生怕它会鸠占鹊巢。

方圆、青莲、扶摇三道剑意也有所感应,在葫芦里胡乱折腾,显得有些暴躁。

云逸见状只能引导“伏虎道”来到自己的右臂,这才总算让身体的不适感减轻了一些。

而随着他不断阅读经书,对上面的内容体会越来越深刻,“伏虎道”也渐渐安稳下来,居然留在右臂之处不再动弹。

如此大约过去半日,云逸借助“醍醐灌顶”进度飞快,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伏虎道已经炼化大半。

他虽然拒绝了走上苦哈哈大师的“大道”,却借此机会将体魄打磨淬炼,彻底弥补了先天不足。

云逸已是心满意足,刚打算离开这间书房,去翻看其他经书,结果靠近门扉时却看到有道熟悉身影正好走过。

那人身佩邪啮剑,一眼便可认出。

“苏信”云逸心中一惊,不明白这位大夏王爷怎会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