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成都,大西国。 一声急报传遍与朱律健近乎同款的草台皇宫。 大西国是以张献忠为首建立起的国家。 历史上,1646年与多尔衮争夺皇位失败的爱新觉罗·豪格被摄政王多尔衮派到此地,与其决死。 最终,是张献忠败了。 而如今,他还活着,这个年轻的王朝也还活着。 “哼!狗屁的靖远大将军,竟然夹着尾巴逃走了。” 张献忠将手上的军报给手下的将领们传看。 这里和朱律健的草台班子也不一样,朱律健的草台班子虽然甚是仓促,也不够气派宏伟,但胜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而这里清一色的甲胄加身,在场的几乎都是将军,与其说是朝堂,更像是军帐。 “阿济格竟然撤军了?难道前阵子的传言是真的?” “那个传言……有些邪乎啊……” 看着自己的部下交头接耳,张献忠忍不住好奇,问道:“什么传言?” 手下忙回道:“就那个百艘战船被沉入黄河。” 这事儿啊,这事儿张献忠也知道一些。 当初他还派人去潼关打探那些火炮还在不在,结果派出去的人都没回来,此事就耽搁了。 当时还有一个消息,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与皇长子豪格争夺皇位。 张献忠也想到了,回道:“朕记得,当时那个皇长子推辞了皇位,然后多尔衮也推辞了,但自请摄政。” 众人纷纷点头。 有人赞同道:“是有这么一回事儿,臣还给此事做了批语,说天授不取,必有灾殃。” “报——” 众人一惊,又有军报? 张献忠再次亲自打开,然后就看到隆武帝的军队将南京城拿下的消息。 “嘿!这个隆武帝也有些实力嘛!” 众大臣再次传阅。 有人赞道:“此人确实颇具帝王气度,臣还记得他发往各地的圣旨,那条……削发者为难民,不可屠戮。” 众将军纷纷颔首。 这道圣旨他们都知道,不仅知道,大西军也遵循类似的纪律,没有枉杀百姓。 “陛下!臣有一策!” “说。” “陛下,清军与明军杀的不分彼此,这正是我们养精蓄锐的好机会,我们对外当坚壁清野不争不取,对内则发动百姓开荒种田,等他们双方分出个胜负,兵疲将寡,再一举定乾坤!” 张献忠砸吧着嘴,老成持重的缓缓点头,赞道:“军师所言甚是啊,就这么办。” 登州府。 赶巧儿,朱律健与群友正巧也谈到这个大西军。 文心雕龙:大西军实在是太可惜了,张献忠此人相当不错的,在他死前对手下将士说“大明三百年正统天意,必不绝之。我死,你们即刻归降明朝,万不可降清做不义之人。” 朱律健:这才是民族英雄啊! 星汉灿烂:能带出像李定国这样的民族英雄哪能差了。 文心雕龙:两蹶名王啊。 朱律健这个半个明史爱好者忍不住问道:两蹶名王是啥意思? 文心雕龙:是李定国的战绩,斩杀了两位有名的王爷,一个是定南王孔有德,一个是敬谨亲王尼堪,哦,1646年孔有德现在还是恭顺王,定南王是后面改封的。 哦哦哦! 朱律健:英雄啊! 朱律健正为孔有德将火器营搬空窝火呢,听到这个消息简直如沐甘霖。 文心雕龙:哎?你小说中的大西军现在在干嘛呢? 这就……不知道了。 朱律健:光锥之内即是命运嘛,我的主角还没碰到大西军的军队呢,不知道他们在干嘛。 朱律健想了想补充道:等把满人打跑了再转头对付他吧,大不了朕将千岛之国封赏给他,让他去那治理我大明的边境。 星汉灿烂:千岛之国是哪? 文心雕龙倒是立刻明悟了。 忍不住赞道:妙啊。 群里一时间又欢乐了起来,很是乐得看到那样的场景。 文心雕龙:那埋个伏笔,去给千岛之国下一道诏书,命他们派兵来援,言辞冷硬些,这样他们只要拒绝了,以后就有给他们换房东的理由了。 朱律健:我去!这主意牛啊! 文心雕龙:可以吧?要不你补个五元红包?咱这也是献策了。 朱律健又怎会吝啬,直接发了个五元红包出去。 与此同时,福州深山。 兵部左侍郎李膺品也终于向皇后讲完了陛下的事迹。 开始皇后让他挑重要的简要的说,在得知陛下爱好,还打了胜仗,皇后就命他事无巨细一一道来了。 李膺品也喜欢聊这些,当下化身说书人,从陛下第一封诏书讲起,如何制造出铁桶雷,如何支走郑芝龙,如何将鲁王赐死,再削爵为民,又如何秘密御驾出征,归来后重整军纪处决何腾蛟换将张煌言,在陛下慧眼识人下张煌言又是如何的攻下了荆州,对了!还有招安大顺军,改名忠贞营。 一桩桩,一件件,李膺品如数家珍,对陛下是赞誉极盛,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皇后娘娘,您以为陛下为何要孤军犯险去夺那青州府?” “为何?” “臣也是冥思苦想多日都不得解,直到南京大捷的喜讯传来,臣才惊觉陛下之韬略实乃万古之罕见!陛下以身作饵,直逼北京城的咽喉之地,如此清军各路人马必将回援,清军要加重对北京城的防护,那其他地方就会变得薄弱,因此张煌言、堵胤锡、朱成功、王之仁等诸位将军就能势如破竹挥军北上!臣敢断言,不日还会有捷报传来!不是张煌言再下武昌,就是朱成功再取扬州!” 听得此话,曾皇后也是心神驰往。 不过……陛下哪还再有什么奇兵? 陛下的奇兵不是她正在操演的这支修陵大军吗? 那日陛下命太监给她带话说命她去见见父母,她便茅塞顿开想到以修皇陵为借口练一支奇兵。 “嗯,本宫知道了。” 虽然想问,曾皇后还是忍住了。 抬手摸了摸肩上的游隼,从腰间挎包食袋中取了些蛇肉进行投喂。 “皇后娘娘,您还需要给陛下回信吗?” 曾皇后自然是想回信的。 不过,眼下一是想说的话太多,不知道回什么,二来他还有些在意现在的朝堂。 问道:“如今监国的是谁?” 李膺品回道:“陛下没立监国。” 曾皇后一愣,这才想到李膺品之前也提到了陛下不上朝。 “六部运作的如何?” “很顺利。” “钱粮支出呢?” 说来也是奇了,无论是张煌言还是国姓爷,只送过捷报,从未要过粮饷。 “都……给陛下存着呢,粮食越积越多,很多,具体数目只有户部知晓,钱……对了,陛下还立了一个仁善积福榜,钱也是不缺的。” 曾皇后若有所思,取出一只竹哨。 明亮的哨声传遍山谷。 就见十二匹高壮的大马奔腾而来,马背上是十二名姿容靓丽的女眷,但各个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 这些应该就是传说中郑氏兄弟伺给陛下的美人儿。 只是……这些美人儿如今都被皇后娘娘充军养野了。 十二匹马后,是身手矫健的青壮,森林中人头攒动,竟一时数不出数,少说也有千余人。 “皇后娘娘,您要回宫?” 曾皇后不答反问:“陛下的后宫可有什么消息?有什么新人吗?” 李膺品连忙回道:“没有!虽然有大臣想要劝谏,但陛下也不上朝,没给他们机会。” 曾皇后笑了笑,这一笑当真是从容富贵,母仪天下。 “有也无妨,陛下久居宫外,宫外就没什么消息吗?” “这……臣不知。”
召弓 作品
第67章 大西军【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