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弓 作品

第124章 最不听话的竟然是大本营?

【九月军备】

  毛瑟步枪储备:3千把(去掉损耗)。  无烟火药子弹:1万发。  真·107火箭弹:500枚(全部改为无烟火药,射速更快、射程更远)。  清军的无敌铁骑?  朱律健只能说,大人,时代变了。  “陛下!来电了!来电了!”  感谢明朝已经有水库了,否则只靠两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建一座水电站。  也感谢大西军的三位将领对水泥有浓厚的兴趣。  于是乎,五万人全部被朱律健征用生产水泥了。  双方都觉得自己赚了。  “陛下!这以后我们是不是就不用踩那个脚蹬子了?”  脚蹬子,是士兵对人力发电装置的叫法。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可时间久了,一个个对每天蹬三个小时脚蹬子感到头大。  “嗯,不用再蹬了。”不等士兵们欢呼出来,朱律健笑道:“改为每天十公里负重跑,将没电的电瓶送过来,再将充满电的电瓶送回去。”  亲兵们:???  朱律健拍了拍亲兵的肩膀:“先辛苦些吧,铜矿的产量太低了,根本扯不出这么长的电线,就当训练了。”  “喏!”  亲兵眼珠子一转,小声道:“陛下,水库也改建完成了,应该不需要那么多水泥了吧,那大西军的兄弟是不是也和我们一起跑跑?”  水泥那是生产多少,朱律健都不嫌多。  但也确实不用爆产能了。  下一步计划:开矿。  铁矿、铜矿、石油、绿矾,这些都太缺了。  总不能一直指着熔炼红夷大炮获得铁,熔炼铜币获得铜吧?  应急还行,一直那么做就太扯了。  “他们啊,朕另有他用。”  确定水电厂一切正常运行,朱律健便与众将士骑马回宫了。  这路,也得修。  不过不用大修。  只需要挖些沙子铺一铺就行。  大修等他把汽车造出来的。  但该说不说,想让侧三轮儿摩托在这路况行驶还是有些不切实际。  所以,摩托的选择还得是两个轮子的越野摩托。  “陛下,直接回宫吗?要不要去玻璃商店看看?听说那的生意可红火了。”  此事朱律健也已知晓。  事实证明,任何生意只要垄断就会非常的暴利。  哪怕朱律健自己都没想到,只卖了两个月的玻璃,就把从百姓手里买粮食的钱又赚了回来,还有富余。  他这还没卖水和电呢。  “玻璃厂就不去了,去给报社送个消息,三日后工部将开放租用供电箱的活动,租金十两银子一年,换一次电只需要十文钱。”  亲兵的心里突然升起不妙的预感。  这些供电箱不会也由他们来更换吧!  看出犊子们的担心,朱律健劝慰道:“不会发放太多,就一百台。”  亲兵小声哔哔道:“陛下,没记错,咱们现在的体能训练是健康体能,咱们不还得防着清兵吗?”  “四个人轮换,去两个,回两个,又不是让你们一个人负重跑十公里。”  那样的话还行?个屁啊!  去和回虽然只有一个人负重,但其他人也得陪跑啊!  新兵灵机一动:“陛下!其他人可以骑马吗?”  “不能,有了马,谁还自己背啊,朕还不知道你们?别想耍滑头,你们吃下去的每块肉都得练到身体上,以为朕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啊。”  亲兵:“……”  您赚钱也没多难啊!  回到行宫,朱律健本打算去看看小雪爱妃在做什么——这两个月这丫头不是今天摔了,就是被姐姐揍了,身体一直不大爽利。  可一声熟悉的“陛下”,将朱律健叫住了。  礼部尚书朱继祚?  再一看,工部尚书曾老爷子也来了。  “你们怎么来了,谁让你们来的,你们都跑这了,朕的朝堂还怎么运作。”  两位尚书叩拜天颜,高呼“陛下”。  那情真意切的样子,着实是有几分真情实感在里面,似乎是受了什么委屈。  “起来回话。”  两人都是年过半百的人,曾老爷子年纪更是比朱继祚大个十几岁。  来了也好,可以先享受下这个工业化0.1版本的大明。  “陛下!万不可废除公粮制度!”  “是啊陛下!盐税是国库主要收益,如若将盐税也免了,国库空虚,朝廷将无以为继啊。”  哦,两人是为此事而来。  “朕明白两位爱卿的忠心,也明白两位爱卿的来意,你们是何时到的,休息过了吗?”  “关乎国祚,老臣不敢耽搁片刻。”  那真是辛苦了。  朱律健招呼道:“来人,赐座。”  两人感动之至,情不自禁间鼻子已是酸了。  “你二人既然有异议,那朕的政策推行下去了吗?”  “还……还没,陛下!真的……”  朱律健一抬手打断了两人的话,刹那间收起所有的笑意,一张脸严肃的跟一块黑铁板似的。  两位尚书看到这样的陛下,只觉面前旌旗猎猎,死亡只在下一次冲杀。  “唉——也是朕疏忽了,襄阳、武昌、泗州、扬州、南京、乃至成都,朕都有布置,却没想到朕的大本营,反而是最不听话的。”  两位尚书自椅子上滑跪了下去,连连自表忠心。  “将椅子撤下去吧。”  此话落在两人耳中,仿佛身处夏日,骤然间就来到隆冬。、  朱律健就要离去,略一思忖,气虽气,可二位的年纪着实不小,别再吓出个好歹来,便停步道:“带两位尚书去参观下玻璃厂吧,跟他们讲讲,朕的国库,是怎么充裕的,另外宣杨声远,命他写一道圣旨,命皇后暂代监国,今年收上来的公粮要么全数退回,要么折算成银钱,若有贪墨,就地斩首,就这样。”  朱律健拂袖而去。  只留“隆隆”龙吟回荡在两位尚书的心中久久不止。  两日后。  信鸽抵达福州。  正生某人闷气的皇后,险些将信直接烧了。  看过后……还不如烧了呢。  “满朝文武都不同意的政令让本宫来推行……”  曾皇后美目一翻,翻出大大的白眼。  又拿起小雪的请罪书。  曾皇后直接气笑了。  她倒不是生气皇帝纳妃,纳妃延绵子嗣,平衡朝局,平衡权贵,那都是一个皇帝该做的。  可是……好吧,她就是生气这个,不是说皇帝的妃嫔都是皇后来选吗?  额……好像也确实是她选的。  一想到那个家伙离家这么久,身边一个女人都没有,唯一有的还是自己送过去的。  曾皇后的心啊,就更气了——如果可以,她想将过去的某个时刻的自己掐死。  拿起玉笔。  这笔是在与某人沆瀣一气的某个家伙的宅邸抄来的。  也是一个令她讨厌的家伙。  回信……  心有千言,落笔时却只剩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