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城?”
“此城,为何从未听过?”
随行之人下了马车后,看到城门上的文字,都是有些惊讶。
冯关这一行人,很多都是京都周围讨生活的。
当然也不是全然不知道忠烈城的。
“老师,此城是两年半前所建。”
“当初,弟子还在城中座仓库管事……”
冯关身边,一位二十二三的粗布青衫男子开口道。
徐林。
寒门子弟。
其实连门第都算不上。
家道中落,父母早亡。
因为先人有些关系,便有机会入了国子监。
后拜冯关为师。
一直勤工俭学。
如今跟着冯关做事。
是个九品闲官。
属于是助手之类的官职。
不过,好歹也是入了仕途。
他勤工俭学时,来过忠烈城。
甚至在这里做过工。
徐林给冯关介绍起来。
秦布衣在一旁听着,也是有些意外。
“魏王殿下。”
见秦布衣走过来,徐林和冯关等人都是恭敬行礼。
“此行西山,不用一直行礼。”
“你们去做登记检查吧。”
秦布衣对着冯关等人道。
要进入忠烈城,必须要有许可。
这里极为严格。
毕竟是类似库房大城。
一旦城中出事,损失可不只是几千万两银子那么简单。
很多产业都可能因此中断。
秦布衣在新建西山城,以及其他城。
也是有分摊风险的规划。
“徐林,这忠烈城里的情况,你了解吗?”
这么严格的检查,让冯关有些好奇的问向身边的弟子。
“弟子也是不知。”
“当时我在这里做了一年工。”
“忠烈城建起来之后,便离开了。”
“不过,建城之时,我倒是发现了一些奇怪之处。”
“那边是建造此城的材料,不是巨木,而是土石……”
“还有一种特别的三合土。”
“砌墙铺地,十分平整。”
“就是这地面……”
徐林踏了踏地面。
众人这才注意到,地面有所不同。
虽说是水泥路,然而因为货车来往不停。
又是铁皮硬木车轮,所以道路有所磨损,损毁。
但是大部分地方,都是平整的水泥路。
也有一半路面正在整修。
“三合土?”
冯关也才注意到地面。
刚才一直在看忠烈城城墙。
以及入城检查。
众人这才发现,地面很不一样。
不是青石,石砖所砌。
“这是三合土?”
“为师在工部任职,三合土可经常打交道。”
“此种铺地材料,绝不是什么三合土。”
冯关细细查看后发现。
水泥土不是他所指的三合土。
“类似三合土。”
“老师。”
徐林连忙答。
这路面,谁都能看出,不似三合土。
主要是水泥土实在太平整光滑了。
“这是水泥路。”
“水泥材料。”
“魏王殿下说了,今后大周境内,无论是道路,还是房屋,都会用水泥建造房屋。”
这时候,一位戍卒侍卫在他们身边道。
“水泥材料?”
冯关一脸惊奇。
“嗯,就是几位大人所说的类似三合土的粘合剂。”
“我们家里的打谷场,现在都铺上了水泥地。”
“……”
那戍卒侍卫又道。
忠烈城是老兵建造起来。
其中都是老兵家眷等良家子管理。
这戍卒侍卫很年轻,是老卒之后。
“诸位,前面登记的差不多了。”
“过来一起登记吧。”
这戍卒侍卫又道。
“城里为何检查登记这么严格?”
冯关有些好奇的问道。
“城中警戒等级一直如此。”
“忠烈城是军事重地,所以如此……”
那戍卒侍卫道。
被秦布衣亲自带来的一行人。
这些戍卒侍卫十分恭敬。
毕竟,秦布衣亲自带过来的人,可没有几个。
冯关等人做了登记。
领到了通行令牌。
这通行是时效通行令。
只能在这个时间段。
否则就会被巡查士兵抓起来。
忠烈城的秘密实在太多。
加上城也不小。
虽说有数千精锐守军。
但是想要安全保障其中的秘密,也只能这般严格。
冯关灯四五百人陆续进城。
城里人来人往,马车络绎不绝。
盖着遮雨油布的车辆,看不出装载了什么。
“怎么会有这么多孩子?”
看到一路的小孩子。
下到五六岁,大到十五六岁,脸上都是稚嫩之态。
而且,这些孩子,统一的衣服。
背后都有文字。
忠烈小学,忠烈中学。
“小学,中学?”
“这是在分类什么学科吗?”
冯关以为,这些孩子是被分去学习特别的经典。
大周的学校称为学宫,而不是什么小学,中学。
大周有小学和大学。
是各个学宫的科目分类。
小学是文字,音律教学。
大学是诗书礼乐。
不过,没有中学一说。
在冯关他们看来,应该是学科分类。
其实忠烈城的小学中学,和大周教学中的小学大学是差不多的。
“殿下让大家去吃点东西。”
“说是很多人没吃早饭。”
车队最前的侍卫,跑到冯关他们这里来传讯。
冯关愣了一下。
早上的时候,他倒是吃了吃食的。
然而他通知的亲友,只怕来不及。
毕竟要从京都周遭赶过来。
一早要入城,最多买点东西垫一垫。
很多人家境不好,自然是舍不得买早餐。
在大周,其实很多家庭,都是一日两顿。
早上有时候不一定吃东西。
稍微有条件的,是弄两个馍馍,亦或是野菜饼垫一垫。
这是大部分普通大周百姓的日常。
这次一起跟来的亲友。
虽然收到消息,说是有什么事情要做,会有一些入仕的安排。
相当于亲戚介绍工作。
但具体如何,大家也不了解。
过来混混,其实也想着能混一顿饭。
毕竟,虽说冯关他们这些帝党是群小卡拉米。
可是在亲友面前,他们可都是身份体面的京官。
能跟着混混,自然是大好处。
这不,还真让他们混到了。
冯关也没有料到。
秦布衣会关注到这个。
自入城之后。
众人都是随着马车步行。
要坐马车也是可以。
让他们入忠烈城,主要是让他们参观,考核他们,安排他们工作。
这都是软人质。
冯关未来是封疆大吏。
他的亲友只有被安排在眼皮底下,这才安心。
秦布衣也在注意这群人。
不过,看到几个小孩儿,可怜兮兮的嚷着肚子饿的时候。
秦布衣有些无奈。
一两个饿就算了。
这拖家带口的,有些人营养不良。
显然是家境没那么好。
秦老爷心善,见不得穷人。
这不请大家吃顿饭。
冯关入城以来,一直在观察忠烈城。
秦布衣告诉他。
这一路,多看。
未来去了滇州,他要建造一座西南最繁华的大城。
所以,冯关看的比其他人更加仔细。
这城里,不像其他城。
哪怕是京都,都会看到流民乞儿贬低。
然而这里,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欢笑。
脸上不是那种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状态。
大家都是富足之态。
冯关很是不解。
难道是将流民乞儿都赶跑了。
可这样做的话,道德层面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冯关自然不知道。
忠烈城,是大周,亦或者说,是当世最富庶的城市。
这里的百姓,都是老卒家眷,亦或是亲友。
他们都是为秦布衣做事。
家里只要能够劳动,在秦布衣手下做事。
不说大富大贵,日常吃点肉食,是没什么问题的。
就这待遇,很多官员都比不了。
冯关的眼睛,认真的看着。
一行四五百人,跟着秦布衣的护卫队,前往了忠烈学宫。
学宫分为小学,中学。
正如冯关所想的那样,应该是种类分别。
只是,他所理解的种类,并非是现实那般。
秦布衣的学宫,和后世的学校差不多。
当然也会符合当代国情,稍微改了改。
不过,总的说来。
文科方面占比极小。
读书识字,加上一些历史,和一些经典课文,仅此而已。
其他都是理工科的学习。
了解这个世界,数理化之类的。
其实最重要的是工程实践。
土木老哥专业,化工冶炼专业。
这是大周未来的热门行业。
每个时代,有时代的热门。
如今的大周也不例外。
冯关他们,被带到了学校食堂。
食堂里,有不少学生在吃饭。
秦布衣让人安排了一下。
煮点面食,忌惮,咸鱼海带汤,烙饼,这都是简单迅捷的。
众人进入学校,是从后门进入的。
倒是没看到学宫的气派。
只看到不少三层楼房。
能够听到一些郎朗读书声。
冯关很好奇,是想去看看。
不过,亲友团很多人都饿着肚子。
激动着想吃喝些东西。
大家也都团队行动。
进入食堂。
整齐的座椅板凳,让人耳目一新。
朝廷工部里的匠人,工人。
一同用餐时,虽然规模庞大,可也不会这般井然有序。
就算是国子监学宫里,也不是这般。
而在打饭的窗口前。
饶是冯关早上吃了一些东西,如今也是食指大动。
各种杂粮,精米,米粥。
杂粮饼,烙面饼,还有肉夹馍。
尤其是看到煮的软烂的肉食放入面饼之中,被分给一些小孩子的时候。
随行之人都在咽口水。
“这里吃东西,要钱吗?”
有人忍不住问道。
肉啊,很多人三五月都没尝过了。
稍微家境好点,一个月也就尝次荤腥。
看到一个小胖子,直接要了三个肉夹馍饼子。
很多人眼睛都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