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晟不知道陛下为何有此一问?
但他还是顺着小皇帝的话,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假设突厥因为争夺大汗之位,导致多名小可汗拥兵相争,又当如何?”
宇文衍接着再问。
长孙晟听了,觉得这怎么可能?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对于大周来说那便是天赐良机啊!
“陛下,应该不会出现您说的这种情况吧?”
长孙晟沉吟一番,最后还是觉得不可能出现这种境况。
“且不论会不会出现,就当一种假设好了。”
“不如这样,朕和将军分别把心中所想写下来,最后再来看各自写的是什么,如何?”
“臣依陛下所言。”
小皇帝话说到这份上了,长孙晟也不好再推脱,于是应了下来。
墨言为二人准备好纸笔。
长孙晟沉思了一会,提笔写下一排字。
宇文衍见状,嘴角一咧,笑呵呵地大笔一挥,唰唰几下便写好了。
两人几乎同时收笔。
拿起案几上的纸张,凑到一起。
两张麻纸靠近一看,长孙晟两眼圆瞪,嘴巴微张,满脸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只见纸上写下的是:
“远交近攻,离强合弱。”
两人写下的策略竟然一模一样,一字不差。
长孙晟这是在听到宇文衍的这个假设后,脑海中立马崩出来的想法。
不曾想,八岁的小皇帝和他所想的竟然如出一辙。
小小年纪,有此高见,属实惊为天人。
心中对小皇帝的看法,一下子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随后。
两人就突厥的问题交流了数个时辰。
谈到后来,长孙晟已经对眼前的幼帝心生敬佩之情。
小皇帝所表现出来的眼光和思维,就是朝中许多官员都不能及。
这份天赋,惊才绝艳,堪比秦国甘罗。
……
长孙晟离开正阳宫后,脑子还是懵懵的。
心里还在纳闷:
陛下之前从未见过自己,怎么就传他入宫谈论起突厥之事来了?
实在让其百思不得其解。
而且,以前从未听说幼帝有何过人之处。
如今却是语出惊人,确实震撼到他了。
其实。
宇文衍也是听到突厥使团迎亲,这才想起他来。
历史上,长孙晟离间突厥,立下大功。
但其名气却被他的一双儿女给盖过了。
他们就是大名鼎鼎地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
长孙无忌在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位列第一。
长孙皇后,小名观音婢,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正宫皇后。
宇文衍当前看中的,当然是其历史上离间突厥的本事。
奇怪的是。
突厥迎亲使团抵京好几天后,也不见太上皇任命送亲使者。
想来可能没有那么快。
不过。
既然已经见了长孙晟,至于迎亲使团何时回草原他也不在意了。
小皇帝照常例行每天晨练、训练。
这天。
京城风云突变。
皇宫传出劲爆丑闻,朝野一片哗然!
周宣帝宇文赟短暂一生中的最大污点事件,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西阳公宇文温的正室夫人尉迟炽繁,以宗王之妇入朝。
因其美得不可方物,宇文赟酒后精虫上脑,威逼强上了尉迟氏。
而宇文温的父亲,正是当下出兵征讨南陈的行军总管杞国公宇文亮。
宇文亮是太祖宇文泰兄长的孙子,和宇文赟是堂兄弟。
没出五服的皇室宗亲,比宇文恺这一脉的血缘关系要亲近很多。
而这个尉迟炽繁却是蜀国公尉迟迥的孙女。
是替蜀国公到正阳宫给小皇帝拜年的那个尉迟顺之女。
以娘家关系来论,尉迟炽繁得称宇文赟一声表叔。
以夫家论的话,那就是堂叔。
威逼淫乱堂侄之妻,强上表侄女,实属禽兽不如。
事情一经传出,朝堂震惊。
如此毫无底线的帝王,让文武百官顿感全身发凉。
同时,也让为国出生入死,征战四方的将士寒心。
原本所剩无几的皇室威德,在这一刻消失殆尽……
或许,这件事就是压垮大周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上杨坚篡位,大多数关陇贵族都选择了袖手旁观。
说明他们已经对宇文皇室失去了信心。
如果没有这事发生,说不定反对杨坚的声音会更多呢?
但,凡事没有如果。
就算宇文衍穿越过来,也一样没能改变事
态的发展。
如今,他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
能不能度过后面的生死难关,都还是未知数!
……
宫中丑事很快传到班师回朝的军中。
此时大军行至豫州(河南汝南),宇文亮父子听后,又羞又恼,又恨又怕。
想着回到京城,极有可能会被宇文赟弄死。
权衡之后。
父子二人密谋袭击行军元帅韦孝宽,兼并征南大军。
然后前往赵王宇文招的藩国领地,拥立他为帝。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是残酷!
如此绝密之事,却被其手下转身便告知了郧国公韦孝宽。
三月初二。
宇文亮父子领兵夜袭中军大营,遭埋伏,兵败!
宇文亮混战中被杀,其子宇文温也死于乱箭之中。
这边宇文亮父子刚刚丢掉性命,消息还没传回京城。
初五这天。
宇文赟便下诏把宇文亮杞国公的爵位转封给了他弟弟宇文椿。
太上皇如此做派,确实不讲武德,太不地道了。
淫人妻也就算了,还想占为己有。
夺人妻也就罢了,还要撤其家族爵位。
这是何等的杀人诛心!
宇文亮父子深知宇文赟的尿性,横竖都是死,干脆就反了。
这就是帝王的一己私欲,就毁了一支皇族血脉。
天元皇帝造下的罪孽,造成了宇文亮一家的悲剧。
如果说。
做了天理难容之事会遭报应,那宇文赟的报应来得很快。
因为,两个月后,年纪轻轻地他便要命赴黄泉了!
十二日。
征讨南陈的大军凯旋,抵达长安。
城门外,彩旗飘扬,锣鼓喧天。
大道两侧人山人海,百姓夹道欢迎得胜归来的大周将士们。
宇文衍代表天元皇帝迎接大周威武之师。
“来啦,来啦……”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旌旗招展,大军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一队轻骑奔驰而来。
为首的赫然是此次出征的行军元帅韦孝宽。
城门楼上号角声响起。
低沉又庄重的声音既是在欢迎大军凯旋,也是在为战死的军士招魂。
“陛下亲迎,老臣愧不敢当!”
韦孝宽远远便看到了站在城门口的小皇帝。
等到近前,连忙翻身下马,躬身向其行礼。
“郧国公大胜而归,壮我大周军威,朕哪怕十里相迎也是应当。”
“请老将军满饮此酒!”
宇文衍说着从墨言手中端过倒满的酒碗,双手送到韦孝宽面前。
“谢陛下!”
韦孝宽眸中闪过几缕光芒,接过大碗,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