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依旧还是副处级!
曹童柏内心对张华充满了感激,他暗暗发誓,未来到北原市工作后,一定会坚定不移地站在张华身边,此生都追随他。
宋涛同样对张华满怀感恩。
想当初,若没有与张华在塔沟一年多的共事经历,没有结下深厚的友谊,他哪会有如今这般顺遂的官途?
知道这件事的人并不多,但并不代表无人知晓内情。
章平县的县委书记郭建林便是知道内情的人之一,他的消息来源是老省长。
老省长对自己好友的儿子郭建林还是颇为在意的,郭建林当上县委书记后,既没有让张华失望,也没有辜负老省长的期望。
他始终秉持着张华当初制定的发展路线,全力推进章平县的发展,与曹童柏相互配合,将章平县打造得愈发富裕繁荣。
郭建林相信,尽管曹童柏先他一步得到晋升,但凭借章平县的发展成绩,自己的晋升机会也很快就会来临。
只是曹童柏这个县长一走,新任县长人选让他心里没底。
不过,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张华的好哥们李景运。
推荐李景运出任章平县的新任县长,不仅因为他是张华的好哥们,更重要的是李景运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输的斗志。
更让郭建林每每想起都忍俊不禁的是,如果没人说出来的话,李景运恐怕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拼死拼活的努力,看似充满创新,实则处处都有张华的影子。
因为之前为了跟张华竞争比赛,李景运处处研究张华,结果研究得越深,就越陷入张华的思维模式之中。
与其说他在累死累活地跟张华比赛,不如说他在拼命地学习张华。
如今,除了性格方面与张华有着明显的差异外,李景运的眼光、视野以及制定的发展思路,都与张华如出一辙,只是稍有不同的是,他的做法像是张华模式的优化版。
老成持重的郭建林此时选择了沉默,学着张华的坏,坚决不向李景运这位常委副县长坦诚的说出来。
他怕一旦说出了真相会打消了李景运同志努力进取的积极性。
不过这也挺好不是吗?张华虽然调走了,第二个张华茁壮成长起来了!
关于张华所托调动娄世军与谭芹芹之事,陈剑锋回到办公室一个电话打给了陈炜。
在同一省份内进行跨地市的科级、副科级干部调动,绝非易事。
这一过程犹如踏入荆棘丛,满是棘手难题。
编制的调配、职位的空缺情况,都是必须要直面的关键问题。
倘若调动是由个人主动申请,那更是困难重重。
除了要满足各种繁琐的硬性条件,还得跨越调出单位与调入单位的重重关卡,只有获得双方单位的一致认可,才有可能实现调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若是组织决定进行干部调动,流程就会顺畅许多。
组织会全面且综合地考量干部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将其调配至最适合的岗位,整个过程高效且顺利,往往能超乎想象。
如今,省委省政府正全力推行发展北原市的重大政策,北原市委市政府也明确提出了干部需求。
陈炜作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这一关键位置,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凭借其丰富的工作经验与专业能力,在复杂的程序中积极协调、巧妙运作。
经过他的一番努力,事情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当天下午下班之前,竹林县方面就收到了确切消息,娄世军、谭芹芹夫妇即将调任至北原市工作。
得到消息的县委书记罗玉昌气的一拍桌子:“好啊张市长,你是不将我头上的头发薅干净你是不打算罢手啊!
不行,我亲自送娄世军他们两口子去北原市上任,我得讹你几顿酒喝喝,不然我压不下心里的火气!”
旁边的组织部长说道:“罗书记,我劝您最好别去!”
“为啥不去,他张华别说只是常务市长,就是再大的官,也是咱们竹林县走出去的干部,我是他老家的父母官,他别说该请我喝酒了,但凡他招待有一点我不满意,我就敢数落他。
问他还要不要家乡人?”罗书记很是坚决的说道。
哪知组织部长说道:“罗书记,您说你要是见了张市长,他再提出再从咱们县调走几名干部您可咋整啊?
张市长还有好几个以前不错的同事,现在可是咱们县的关键位置上的领导干部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