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子像父

俗话说的好,美色醉人心,财帛动人心。

朱武虽然是武道宗师,可同样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热血青年。

这要是被折腾的多了,那可就真麻烦了。

“切,还挺聪明,居然还给自己留了一天。”

“侯爷,你说要是你把唐姐姐也给纳进来,这样是不是就不用休息了?”

李芝月听着,当即就直接开口打趣着朱武。

一听这话,朱武顿时就翻起了白眼。

好家伙,这是真不打算让自己好好休息了。

这可着实是有些折腾人,让人招架不住。

“别贫嘴,都去准备准备吧。”

“别一天天的就知道想着祸害本侯。”

朱武也是怕了这些女人了。

之前人少得时候,还都是以自己为主,事事为自己考虑。

就连当初的李芝月,原本是朱武的小迷妹,对朱武那是言听计从的态度。

可如今,却是完全变了一个模样。

邪恶的李芝月就这么水灵灵的出现了。

要不说女人是善变的,这句话朱武觉得很有道理,并且其中含金量也是在不断的上升。

安排好了侯府事宜,朱武这才算是彻底放松下来,好好享受这难得的短暂得时光。

朱武大婚之后,出发南京,这件事并没有任何遮掩隐瞒。

因此,在前几天朱武在朝堂上公然说出这个事儿的时候。

朝中的一些大陈们就已经在8通风报信,把顺天府这边的消息情况都传到了南京那边。

因此,当朱武出发的那天,南京这边其实已经做好了很多安排。

车队自侯府离开,随行的,还有一千五百名玄甲卫。

当然,还有随行的一千五百名亲军。

这些亲军主要负责的,自然是朱圆通她们的安全,毕竟三人身份不一样。

虽说已经嫁给了朱武,成为了他这位永镇侯的夫人。

但不过,她们皇室子弟的身份依旧存在的。

自然是要保护好才可以。

马车上。

朱武带着于谦,其余四个女人则是在后方马车上。

“侯爷,这,阵仗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咱们就这么大张旗鼓的过去,怕是会被人注意。”

于谦看着车队情况,忍不住开口问着。

就这出行的方式,说是太孙太子出行,那都不为过了。

朱武只是一个侯爷,可这个程度,属实有些离谱。

“唉,无妨。”

“该收到消息的,早就收到消息了,咱们也不用刻意隐藏什么。”

“没有那个必要。”

朱武一点儿也不担心,心里边甚至还好奇,这帮人会给自己准备什么样的惊喜?

这才是最重要的。

得多多抓到他们的把柄,这样一来,朱武才能放心大胆的弹劾他们,然后换取奖励!

这才是朱武的目的,也是朱武这一次南下南京,真心要做的事情。

见朱武完全不担心,于谦的心里也是有些忐忑。

毕竟,于谦入朝为官以来,这还是于谦第一次碰到了这么大的事情。

这这里边,当然是无比紧张。

自然,也想着其他的事情。“侯爷当真是气定神闲,这可不是小事,要是查到证据,侯爷是打算全部处死吗?”

“这处死之后,又该怎么做?”

于谦接连发问。

车队已经离开了京师,南下而行,奔着南京过去。

这一路上自然是枯燥无奈,于谦也就开始问了起来。

见于谦这么关心,朱武当即说道:

“这个事儿,你觉得怎么做合适?”

朱武没有直接回答于谦的话,而是反问了起来。

朱武的反问,让于谦有些错愕。

不过,于谦还是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下官觉得,既然是触犯了国法,且国法无情,他们这么做,可是会断送大明江山,再添战火,自然是要将他们斩立决,以正国法。”

“不过,毕竟是那么大一笔银子被贪墨,那些参与的世家,还有朝廷中有所牵连的官员,只怕是不少。”

“真要都斩立决,恐怕……”

“会演变的更麻烦,当初洪武时期,四个大案闹得整个大明腥风血雨,百姓惶惶,如今虽说显得安定太平,可一旦出现这种事,只怕是影响绝不会小。”

于谦说起来。

话语之中,其实还是有着很多这样那样的顾虑。

明显着对于这件事很不满意。

但却又一时半会想不到最合适的办法。

听完于谦这些话,朱武当即回道:

“杀是肯定要杀的,不过呢,你的担心太多了一些。”

“况且,情况不同,你所举例的,是洪武时期的四个大案,虽说当中也有很多贪墨的案子存在,可那些案子,归其原因,是皇权过渡问题。”

朱武一番话出口,于谦当即愣住,随后脸色严肃认真的看着朱武。

“还请侯爷明示。”

于谦赶忙拱手。

朱武得眼界和常人不同,学识才能更是无人能及,就冲着这些点,于谦当然是毕恭毕敬的,不敢有丝毫怠慢。

也不敢打一点点马虎。

生怕遗漏了朱武说的话。

见状,朱武也是耐心说道:

“洪武时期,太祖是为了确保皇权,巩固皇权,当然,太祖为百姓的心是真的,也是绝不容许百姓遭受欺压。”

“这点毋庸置疑,可实际上,那些事情发生,都是因为权力。”

“开国功臣的震慑,功绩,他们的贪得无厌,加上皇权过渡,才造就了这些案子发生。”

“洪武后期,为了确保开国功臣没有威胁,太祖这才对他们动手。”

“而咱们这一次要对付的,可不是什么开国功臣。”

朱武话说到这里,于谦就明白了过来。

洪武时期的四大案,总共牵扯到的人,被屠杀的人就高达几万!

场面血腥,手段残忍!

后世评说朱元璋晚年不算明智,可若是再朱元璋那个角度去看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侯爷觉得这次不会有什么影响?”

“可毕竟,当今陛下,跟太祖的确很像。”

话说到这里,于谦也有些感叹。

朱棣和朱元璋,的确很像。

杀伐果断,没有丝毫犹豫。

不然,朱棣也不会成功靖难之役。

虽说朱武说出了两个时期的不同之处,但不过,于谦还是有些担心。

虽然有所不同,可具体也没有相差多少,不过是少了皇权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