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纯十一 作品

第228章 小桂花,你抽啥风!

县里来的人很有眼色地让开大路,沈月月新买的红色轿车打头阵,冯江东的黑色桑塔纳跟在后面,再后面便是孙书记的轿车跟随。

剩下骑着摩托车和自行车的人也不在乎漫天尘土和汽车尾气,拿手稍微捂着口鼻处就跟了上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沈月月和冯江东的新家而去。

等尘土总算消散,一行人只剩下几个影子时,冯婆子和冯老头才从杨树后面走出来。

“啊呸!啥人呀!闹得尘土四扬的!”

吃了一嘴尘土的冯婆子连连抱怨,新衣服都给弄得全是土,那叫一个气呀!

村里的路就是这样,这几天干燥无雨,全是浮土。

“哟!你俩咋还在这儿,赶紧去老二家凑热闹去吧!”有人看到冯家老两口,诧异的说起来。

冯婆子一面往村口张望,一面说:“现在凑啥热闹?

我孙子还没回来呢!

等回来了,去家里看看,请你喝茶吃糖!”

老二的新家气派着呢,冯婆子做梦都想住进去。

看热闹的路人瞬间懵圈。

“小桂花,你抽啥风!

还等个啥,刚才过去的不就是你家老二老三一家子?”

冯老头:“啥?你说谁?”

“合着,这么大热闹你没看着?

人县里的书记亲自接待,可风光咯!

你说你两口子咋这么会生,儿子养的好,媳妇儿娶得更好!

那个谁?你给你桂花奶念念上面写的啥字?”

一个上学的小孩仰起头一个字一个字的念起来。

“欢迎青年企业家沈月月回村指导工作!”

冯婆子扒拉开众人,一抬头,她识字不多,却也认识几个关键的字。

比如:沈月月!

那不就是老二媳妇?

坏了!

老两口对视一眼,撒丫子就跑。

新家门口,老太太等在那里,不停张望。

一周前,她先回了家。

老一辈有说法,新房入住要有家中老人先住进来压房。

一周七天,老太太轮着把几个屋住了一遍。

“娘,快来了吧?”冯大云从隔壁厂子里走过来。

这次回来几个人,周凡也在。

七月初学校放假,周凡只回来一周就又回了市里,说是学校组织一次夏令营,要去北方体验生活。

周凡想去,冯大云和周#也没阻止,这不一个月结束,孩子总算要回来了!

冯大云有期盼,又心焦。

那小子电话里说晒黑了,却壮实不少。

“来了来了!”老太太指了指远处。

冯大云踮着脚看过去:“咋是红色轿车,不是老二的车!”

老太太虽说年纪大,眼神却不差。

“老二媳妇新买的车,她想买白色的,我没让,买了红色的,好看吧?”

冯大云先是一愣,然后笑起来。

“一辆小轿车不便宜呢!

祖宗积德,让老冯家越来越好!”

老太太:“祖宗积德不积德咱不知道,那两口子肯干,知道干啥才重要!”

冯大云觉得刚才的话确实不妥当:“是,是老冯家有福气,到了这一辈出了俩好孩子!

也是咱们有福气!”

母女俩夸夸其谈时,汽车停在了家门口。

第一辆车停下来,副驾驶车门打开,周凡先窜了出来。

“妈妈!”

冯大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儿子一把抱住。

“哎呀!你小子,真是的,长高了不少,劲还挺大,也没黑多少……”

冯大云眼里全是儿子,咋看都看不够似的。

沈月月随后从车上下来。

周凡松开冯大云的手,跑回去给陈心心开车门。

陈心心抱着孩子从车上下来。

冯大云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

“哎呀,这就是小宝吧,长得真好看!像心心!”厂子里忙,加上坐车也不方便,冯大云没抽出时间去市里看孩子,这还是第一次见面。

陈心心最喜欢听这话。

小家伙睁着一双黑葡萄般的小眼,四下张望起来。

“睡了一路,知道到家了,就醒了,他还挺认地方!”

冯大云笑道:“可不,孩子根在哪,心就向着哪,咱家里空气好,孩子回来肯定高兴。”

话音刚落,小家伙咯咯咯笑了起来。

老太太伸手就抱过来:“看吧,我说他回家肯定能适应!

看看我们小宝多高兴!”

几个人说着话就往院里走,老太太抱着孩子走在前面。

“你们住一楼,东边那个屋已经收拾好,我住西边屋里,凡凡和老二两口子住二楼!”

老太太已经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门外,沈月月下了车就往厂子那边走。

孙书记下了车,就停在了厂子门口,开始指指点点。

冯江东和冯建国也跟了过去。

孙书记颇为感慨:“听说过土家洼村开了个服装厂,没想到规模这么大?

这里面得有大几十号工人吧?”

沈月月站定,回答自如:“有六十多人,大都是本村和周边几个村的人,远的也没招,也得考虑她们上下班方便嘛!”

冯建国跟着补充一句:“可不是嘛!我二嫂做事考虑周全,没开分厂之前,好多远点村子的人过来,我二嫂没收,当时记下了名字,有些散活也派给她们做。

如今农民挣钱不容易,闲暇之余有个好营生是好事!”

孙书记更加赞赏,说出的话官腔十足。

“是呀!农民生活富裕,丰衣足食,能够拉动全县经济发展,是利县利民的大好事呀!

小沈,你真是我们农民的福星呀!

改天让电视台过来人,专门给做一期报道一下!”

好大一顶帽子扣下来,沈月月被压得有点晃悠。

她是真不善于跟这帮人打腔调,有活干就完了!

哪那么多道道!

冯江东走过来,帮媳妇应承说话:“孙书记真的过誉了!

开厂子是互惠互利的事情,父老乡亲靠手艺赚钱,我们也从中盈利,没啥好炫耀的!”

“工人工资多少呢?

做的衣服销路如何呀?

……”

两人又寒暄几句,冯建国便把人往家里请。

孙书记摆了摆手:“家里有小孩,需要休息,咱们不可冒昧打扰,这样吧,可否到厂子里参观参观!”

“当然!当然!我去让人烧水沏茶!”

冯建国得了冯江东授意,招呼同行几个人先进厂里。

沈月月和冯江东陪同孙书记走到最后面。

三个人正说着话往院里迈步,忽然便听到身后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