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吴峥嵘手忙脚乱伺候闺女的时候, 叶满枝已经带着妈妈坐进西餐厅了。
为了这顿饭,常月娥特意换上了自己压箱底的连衣裙和皮鞋,出门前还涂了一个红嘴唇。
可是, 真正进入这样美轮美奂、富丽堂皇的西餐厅时,她整个人还是有些局促的。
见状, 叶满枝小声取笑道:“妈, 你不是跟着我姥爷见过世面吗?咋还跟我第一次进来时一样, 像个土包子似的!”
“你姥爷一个做灌肠的, 能带我们去什么好地方?我只去过一次中国大街上的西餐厅,装修可没有这里豪华。”
见她一口气点了七八道菜, 常月娥劝道:“只有咱们两个, 你点那么多菜干什么?”
“我带了饭盒过来, ”叶满枝压低音量说, “这里的菜虽然贵,但是不要肉票。你女婿说了, 让咱们可劲儿造, 吃不了的给他和我爸带回去。”
常月娥:“……”
这女婿哪都好, 就是……
瞧着跟正人君子似的, 其实也不是啥好东西。
哎。
算了。
常月娥安慰自己, 小夫妻恩恩爱爱的, 总比不温不火, 横眉冷对强多了。
她暗自腹诽的时候, 叶满枝点的菜也陆续上齐了。
除了焖罐羊肉、焖罐牛肉、奶汁烤杂拌等必点菜式,她还点了一大盘香肠拼盘。
“妈, 你觉得他们这里的香肠咋样?”
“感觉跟咱自家做得差不多吧。”
叶满枝颔首说:“我上次打听了,这是西餐厅从我姥爷他们灌肠厂订的货。那些苏联专家也没吃出区别,说明我姥爷的配方还是很正宗的。”
“那当然了, 配方是你姥爷从海参崴带来的,”常月娥眉宇间透出点骄傲,“一个配方就能养活我们一大家子人。”
叶满枝递给她一块抹了黄油的面包,笑着问:“既然配方这么厉害,那给你开个灌肠厂咋样?让你当厂长!”
常月娥敬谢不敏,“我明年就可以退休了,还是在纸壳厂糊纸盒吧。”
女工五十岁就不用上班,她明年正好五十岁。
只想在纸壳厂把这一年混过去就算了。
她所在的纸壳厂是发计件工资的,大家都是为了换免费酒糟回家喂猪,才去厂里糊纸盒的。
所以,常月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没什么人管她,不耽误给闺女伺候月子带孩子。
“再说,现在猪肉供应多紧张啊,哪有肉能用来灌肉肠?”
“咱们街道不是办了农场嘛,现在那农场规模可不小了,算上帮其他单位代养的,足足有八十多头猪!”叶满枝上身前倾,低声说,“要是把猪全都上交到市里,张勤简肯定不乐意,但是在公社开个小型肉制品加工厂,把生猪送进工厂,搞农副产品,那就不一样了。”
除了利税,最关键的是,他们能把猪肉留在公社。
市里对副食品的控制,没有生猪生牛那么严格。
只要这些灌肠没被列入国家的生产计划,那就是计划外产品,可以由工厂自行联系光明街上的副食品商店,在本街销售。
到时候整条街的居民都能跟着受益。
常月娥抿了一口红葡萄酒,不为所动道:“我都一把年纪了,再混一年就可以退休,瞎折腾什么呀!”
“退休工人指的是国营和公私合营企业的工人,人家退休以后有退休金可以领。你又不是国营单位的工人,工龄也不满十五年,退了休就是回家做饭带孩子,还没有退休金。有啥意思呀!”叶满枝学着吴爷爷的口吻说,“你现在还不到五十岁,身体和精力都很好,正是拼搏事业的年纪!”
“……”常月娥无语,“我这个年纪还有什么可拼搏的?”
她并不是真的一辈子没上过班。
跟第一个男人过日子的时候,她为婆家管过绸缎庄。
整天累死累活,也没落得什么好,亲儿子还差点被溺死了。
所以,再婚以后,她就想开了,她有陪嫁,平时吃老叶的喝老叶的,不上班也过得挺好。
叶满枝叹道:“你不想拼搏,但得为我五哥想想吧?他总不能一辈子当马车夫吧?上次那吴桐月的妈妈来家里闹事,不就是看不起五哥的职业吗?你要是当了肉制品加工厂的厂长,就可以把我五哥安排进去当个配料师傅或是会计了,我五哥的算盘打得那么好,可以让他一展所长。”
五哥进不去别的单位,亲妈当厂长的单位还能进不去吗?
常月娥被闺女说得有点动心,放下刀叉认真思索起来。
琢磨了好一阵后,又摇摇头说:“不行,我看这肉制品加工厂干不长久。听你五哥说,现在农村的公社,又开始鼓励社员在家里搞副业了,不但能养鸡养鸭养猪,还能在自留地里种粮食。公社刚成立那会儿,这些可都是禁止的!如今突然放开,估摸是农村的猪呀鸡呀,也不够供应了。而且我听纸壳厂的同事说,白酒厂酿酒的原料很不好采购,今年的酒糟都少了,要是酒糟供不上,那街道的农场里还怎么养猪啊?”
常月娥觉得开肉制品加工厂不靠谱。
搞不好干几个月就黄了。
做食品加工的,原料才是关键。
叶满枝小口喝着红菜汤,悄声嘀咕:“去年街道刚开始办工厂的时候,半个月就干黄了七八家。咱们别管它能支应多长时间,先把厂子搞起来,让我哥进去当个技术员或是会计,一是让他混个国营单位的职工身份,二是让他积累一些相关工作经验。他要是能当技术员,哪怕以后厂子开不下去了,也能凭经验去其他工厂上班。最起码可以在我大舅他们单位想想办法。”
五哥是马车夫,没有技术员或会计方面的学历和经验,腿脚又不利索。
哪个单位能招他进厂?
但是如果能在肉制品加工厂给他谋个职位,让他在这里过渡一下,那以后就好办多了。
叶满枝撇嘴说:“妈,你别总觉得五哥娶不到媳妇,是因为他腿脚不利索。腿脚是一方面,但更多的还是他职业前景的问题。当个马车夫,一辈子都能看到头了。娶农村媳妇,你和五哥都不甘心。娶城里媳妇,人家又看不上他的职业。说句难听的,那厂长、主任家的傻儿子都能娶到媳妇,我五哥总不至于连人家的傻儿子都不如吧?”
“少拿你五哥打趣!”常月娥被女儿说动了心,又犹豫道,“我又没当过厂长,公社凭啥让我当这个厂长啊?”
她这人的思想觉悟没多高,如果不能当国营厂的厂长,把儿子安排进去当正式职工,那她是不会拿出配方,也不会去给工厂做贡献的。
叶满枝笑嘻嘻道:“妈,你别总觉得工厂都是656厂这样的大厂,当初我搞煤炉厂的时候,厂里只有七个职工。小厂也是工厂,七八个职工跟咱家的人数差不多,你能管好咱家,就能管好工厂。至于报税啊,利润啊什么的,到时候公社就主动帮你办了。而且如今时机正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一旦农场不再养猪,咱们去哪给你找第二个厂长职位?”
她虽然离开了光明街,对办厂的事没有话语权,但留在原单位的人脉还可以用一用。
刘金宝一心想升官,她要是把这个想法透露给刘金宝,急着出成绩的小刘干部十有八九会帮着想办法。
抓特务的功劳不是总有的,工作成绩就得靠这些小成绩一点点积累。
把街道农场和肉制品加工厂结合起来,要是干好了,也能给他的个人履历添上浓重的一笔。
常月娥被闺女说得心头火热,没想到临老临老,居然还要因为儿子的前途,为事业拼搏一把。
“我要是去当了厂长,可就没办法给你带孩子了!”
“没事,工厂不是马上就能办起来的,公社内部扯皮还需要些时间。反正白天有她太爷太奶带着,过一阵子等娃不用吃夜奶了,我跟吴峥嵘也可以带孩子。”
*
一顿西餐被母女俩吃了一个多钟头。
叶满枝带着妈妈在西餐厅和工人俱乐部里参观了一圈,之后又去电影院看了场《永不消逝的电波》。
她明天还要去省外事办接受外事人员的统一培训,匆匆忙忙赶回家时,吴玉琢小朋友的眼睛都快饿绿了。
叶满枝原以为会见到一个哇哇大哭的小宝宝。
然而,当她进门的时候,吴玉琢小朋友正被她爹装在脸盆里,搁在脸盆架子上。
宝宝刚一哼唧出声,亲爹就拉着脸盆架子走几步。
反反复复好几次,让她一直处于一种要哭不哭的状态。
叶满枝洗了手,赶忙跑过去给瘪着小嘴的闺女喂奶。
趁着小宝宝吃奶的时候,她抽空往那脸盆架子上瞅了一眼。
木质的架子腿上,被吴峥嵘安装了四个滚轮。
把最上面的毛巾架子当成扶手,一个脸盆架子瞬间就变成了婴儿小推车。
叶满枝佩服地感叹:“军代表同志,你可太厉害了,搞个多功能脸盆架子,把买小推车的钱都省啦!”
吴峥嵘摇头:“推车的钱还是别省了。脸盆架子直上直下,重心不稳,在家里的平地上哄孩子还行,出门遇到土路和石子路容易翻车。”
不知是困的,还是被亲爹晃晕的,小宝宝吃着吃着就开始眼皮打架了。
叶满枝在她粉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亲,赶紧把睡着的娃交给了孩子姥姥。
然后,将房门一关,做贼似的问吴峥嵘:“脸盆架子结实不?大人能不能坐?”
吴峥嵘失笑:“要不你试试吧。”
不等对方回话,他就拦腰将人抱起来,塞进了洗脸盆里。
“怎么样?”
“还行,你推着我走两圈。”叶满枝坐在架子上晃腿指挥,“爷爷给咱闺女做了一个能通电的摇床,我早就想试试了,可惜老宅那边一直有人,我没好意思试,不知道摇起来啥感觉。”
吴峥嵘问:“知道为什么要让床摇起来吗?”
“哄孩子的呗。”
吴峥嵘扶着脸盆架子的扶手,推着她在房间里走了几圈,颔首说:“摇床是模拟大人怀抱的环境,哄孩子用的。所以躺在摇床里的感觉,应该近似于躺在大人的怀抱里。”
“那小宝宝躺在大人怀里是啥感觉啊?”叶满枝想让他在家里也搞个电动摇床,哄孩子的同时,也能让她沾光体验一下。
吴峥嵘当时没给出任何解释,但她当晚洗完澡以后,却得到了孕期那会儿的待遇,被他从浴桶里捞了出来。
她习惯性地搂上对方的脖子稳住身体,以为会如从前那般,被他用毛巾被裹住,直接放到床上。
然而,吴峥嵘却像对待小婴儿似的,转而将她抱进怀里左右摇了摇。
自打懂事以后,叶满枝还是头一次被人这样对待,等她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时候,瞬间就从头红到了脚。
连忙手忙脚乱地推他:“你别晃了!快放我下来!”
男人的怀抱她经常坐,但是像这样哄孩子似的来回摇晃,还是第一次。
吴峥嵘抱着她晃了一会儿,神色如常地停下动作,随手在她屁股上拍了拍,“躺在摇床里就是这种感觉,别羡慕你闺女了!”
最初的那阵羞赧过后,叶满枝脸上的潮红终于褪去了一些。
靠在男人怀里抿着嘴乐,言不由衷地说:“我还想让你跟爷爷学一学,在咱家也做个能通电的摇床呢,结果你抱着我摇两下就把我打发了!”
吴峥嵘笑:“咱家不是写过《增产节约决心书》吗,这样省电。”
鹿子草 作品
111 第 11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