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五哥被抓得太过突然, 让母女俩都有些慌神。
将孩子托付给了四嫂,叶满枝带着常月娥匆匆赶往区公安分局。
区分局的办公室里闹闹哄哄的,堵在门口的全是来捞人的家属。
见到面前的阵仗, 常月娥不无担忧地说:“看来还真是公安抓投机倒把的时候,把你哥跟这些人一起搂进来了。”
她想上前找民警问问情况, 叶满枝却将她拦了下来。
“这么多人排队还得排一会儿呢, 咱先看看其他人是啥情况。”
他们在后面听了一阵, 这些人大多是在红旗市场被抓的。
有的是因为倒卖粮食, 有的是因为倒卖土布和食用油,还有的偷运了政府禁止私人出埠的线织手套和铜料……
倒卖的东西五花八门。
但叶满枝觉得五哥与这些人还是有区别的。
五哥在反帝大集上有个固定摊位, 这两年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回头客, 所以他从农村收上来的东西都在反帝大集上销售, 很少去其他自由市场。
而且她五哥有公社的介绍信, 可以光明正大帮社员代销小土产,与这些偷偷摸摸投机倒把的人有本质区别。
她心里有了数, 便上前与负责登记的年轻民警交涉, 说她们是叶满林的家属。
年轻民警在本子上翻了翻, 偏头与旁边的老民警嘀咕:“叶满林的家属不是来过了吗?”
老民警放下茶杯, 轻咳了一声说:“我没什么印象, 你看看之前有没有记录吧。”
本子上并没有记录。
年轻民警拍拍脑门, 看过叶满枝的学生证和介绍信以后, 向她们说明了情况。
“叶满林在自由市场上倒卖一类和三类物资, 而且数额巨大,这属于投机倒把行为, 被我们公安抓到了现行。”
叶满枝连忙解释说:“同志,我哥只是帮生产队代卖小土产的,绝不可能倒卖一类物资!而且他有公社的介绍信, 这怎么能算投机倒把呢?”
她心里有点着急,倒卖一类物资的罪名绝不能认!
国家将商品分为三类进行管理。
第一类是粮食、棉花、棉布等三十多种商品,这些是由国家统购统销的,不允许自销。
第二类是铁丝、生猪、元钉等将近三百种商品,由国家计划收购,工厂或农场按照计划将商品交售给商业部门以后,如果还有超出生产计划的剩余,可以自销。
第三类就是没有被列入国家计划的其他商品了,比如扁担、箩筐、在大集上销售的小宗水果蔬菜,还有小药材、手工艺品之类的。
五哥在反帝大集上销售的就是第三类商品。
他虽然经常偷摸从农村倒腾粮食,但都是帮叶满枝代买的,那些豆子和麦子都堆积在叶满枝的地窖里,五哥自己并没倒卖过粮食。
而且今年市里对粮食放开以后,不用粮票就能买到口粮,叶满枝已经很久没让五哥帮她带过粮食了。
五哥明知城里有粮,怎么可能倒卖一类物资?
民警已经对家属们解释过很多遍了,这会儿就将一份《滨江日报》和一份文件通知一起交到她手里。
叶满枝按下内心焦虑,仔细阅读了一遍。
这是市人委发出的《关于加强对初级市场管理的几项临时措施的通知》。
文件上有一段话被红色墨水笔画了波浪线,“不准一、二类物资进入市场交易;社员个人或集体出售三类物资时,应持有人民公社或单位的证明,一律禁止中间贩卖。”
叶满枝皱眉思索时,又听那年轻民警说:“市里早就出过文件了,只有社员个人和集体可以出售三类物资,叶满林是城市户口,不是农村社员,他没有资格代卖三类物资。即使有介绍信也算是中间贩卖的,而且他那张介绍信已经过期了。”
“至于倒卖一类物资,也是证据确凿的,我们抓住他的时候,他的马车上有一大袋小米,足有30多斤。”
常月娥反应极快地说:“同志,那小米是我让他帮我去粮站代买的。我闺女刚生了孩子,需要吃小米养身体,我们街道上的粮站买小米还要限量,他驾着马车比较方便,所以就让他去指定粮站帮我买了三十斤的小米。”
在她想来,三十多斤的小米,随便找个借口就遮掩过去了。
倒卖三类物资是事实,但倒卖粮食的罪名可绝对不能认了!
叶满枝跟着附和:“同志,那份通知是今年10月13日刚发出来的,这才过了半个月,像我们这样不关注新闻的人,真不知道市里的最新规定。我哥就是个赶车的,没啥文化,平时也没有看报纸的习惯,肯定也没听说过人委的最新通知。像他这种情况,应该可以得到一次改正的机会吧?”
五哥是初犯,又是因为不熟悉政策才犯事的,以她的经验来看,五哥顶多被公安口头批评教育,严重点可能会没收货物,有点经济上的损失。
她还想给五哥找个体面工作呢,现在绝不能留下案底!
叶满枝和常月娥都觉得后果不会太严重,大不了就花点钱。
年轻民警却说:“叶满林正在写认罪书。”
“写什么认罪书!”常月娥立即激动地反驳,“他根本没有投机倒把,认什么罪!”
她儿子虽然是个财迷,但不会明目张胆做违法犯罪的事。
他有很多机会倒卖粮食,可是,至今只帮家人带过粮,从没对外贩售过。
叶满枝拉住情绪不稳的妈妈,向那年轻民警询问:“同志,我们能见一见叶满林吗?”
“跟我过来吧。”
年轻民警将两人带进走廊尽头的一个房间,叶满林正握着铅笔,坐在一张单人桌后面,眼神放空地盯着面前的空白稿纸发呆。
见状,常月娥快步上前,将那张白纸夺过来,挥手在他肩上捶了几下。
“你是不是傻?这认罪书是能轻易写的吗?外面那么多人都忙着给自己开脱呢,一个认罪的也没有,你着急认什么罪?这可是投机倒把罪,你有那个胆子投机倒把吗?”
五哥的样子有点颓废,头发凌乱,眼里有红血丝,被亲妈打了也不知道躲闪。
叶满枝在一旁观察着五哥的情况,冷不丁地问:“哥,刚才那个民警说,之前有家属来探视过你,谁来过了?”
五哥没回答。
但这也说明,确实有人比叶家人更早一步来看过他了。
“我跟咱妈刚接到通知就来分局捞你了,其他人没下班,还不知道你的事,来看你的人不是咱家人吧?”叶满枝猜测,“是那位吴桐月吗?”
五哥摇头。
“不是吴桐月,那就是吴桐月她妈了,她来看你干什么?让你认罪的吗?”
叶满枝实在想不出,除了自家人,还有谁会这么关心五哥的情况。
人刚被抓进来就跑来探视了。
五哥颓唐地坐在椅子里,还是没说话。
叶满枝抱臂说:“哥,你不会以为投机倒把罪只是罚款或蹲几年班房那么简单吧?你要是真的写了认罪书,留下了案底,将会直接影响咱们全家人。”
“你这几年只顾着赶马车赚钱,没经历过政审,可能不清楚现在的政审有多严格。除了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连姑姑叔伯,大姨小舅的背景都要调查。一旦你留下了投机倒把的案底,咱家下一代所有的孩子不能参军,考大学不能报保密专业,工作不能去关键部门。咱家是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这一直是让咱全家人骄傲的出身。你要是真的写了这份认罪书,那么从咱爸到咱们这一辈,两辈人的奋斗就全都白费了。”
五哥:“……”
吴桐月的妈妈离开以后,他一直在回想对方说的那些话。
时间仓促,他还没想到这件事会对家人产生什么影响,也没将认罪书与下一代的政审联系到一起。
常月娥与他差不多,只想到儿子要因此坐牢,暂时没去思考这件事的后续影响。
这会儿听了闺女的话,她被吓得脸色煞白,胸口憋闷得透不过气来。
叶满枝扶着她的肩膀,给她顺了顺胸口,扭头问:“哥,那个蔡处长用什么事威胁你了,还是怎么着?”
五哥沉默好半晌,低声说:“要是不认了投机倒把的罪名,她就要告我耍流氓。”
常月娥和叶满枝:“::::::”
“她说耍流氓就耍流氓?”常月娥高声道,“耍流氓总要拿出证据吧?你跟那吴桐月有关系吗?哪有空口白牙就告人耍流氓的!”
五哥没说话。
见他这副样子,叶满枝顿觉不妙,头大地问:“哥,你不会真跟她发生了什么吧?”
五哥垂首坐着,颓丧的脸上带出些许不自然。
他跟吴桐月之间确实发生了点意外。
但是,事情已然发生了,他总要负起责任来。
他俩前几天刚刚商量过之后的安排。
首先,各自回家告知父母家人他们的关系,然后拿上两人的户口册,挑个好日子把结婚证领了。
可他还没来得及回家向父母坦白交代,就突然被公安当成投机倒把抓了进来!
听儿子介绍了大致情况,常月娥惊讶地半张着嘴,愣在原地卡壳许久。
自己的老实儿子居然能干出这种事情!
还没结婚呢,就跟人家姑娘生米煮成熟饭了?
她心里乱糟糟的,怔愣了好半晌都没能回过神来。
叶满枝心说,既然蔡处长想告五哥耍流氓,那必然是已经发现两人睡过了。
年轻人之间有了事实关系,双方感情挺好,又都有组成家庭的意愿,这就是你情我愿的事。
若是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家长们应该赶紧安排两个孩子结婚才是。
可这蔡处长是怎么想的?咋还把未来姑爷往公安局里塞啊?
五哥无奈道:“她说只当她女儿被狗咬了一口。”
反正蔡处长就是铁了心,不想让吴桐月跟他这个跛脚的马车夫在一起。
“……”常月娥豁出去道:“不管她是啥态度,这个投机倒把罪,你不许认!认罪书也不许写!她不是想告你耍流氓吗?那就让她去告吧,耍流氓总要有个对象吧?她就不怕把她闺女牵扯进来?”
五哥叹口气,意兴阑珊道:“她不怕。”
蔡处长确实不怕,她对自己的亲闺女也是这么说的。
“哪怕你一辈子不结婚,我也不能让你嫁给一个窝囊男人!”
吴桐月嘲讽道:“你自己嫁的难道不是窝囊男人?而且同一个窝囊男人你还嫁了两次!说出这种话,你自己不觉得可笑吗?”
“我知道老郑没本事,所以当初离开他,跟了你爸。如今我工作太忙,重新找回老郑,是因为他能帮我照顾家庭。但你跟我一样吗?除了靠着投机倒把赚了几个钱,你还有什么?二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你自己没本事,再找个更没本事的男人,那我情愿你别嫁人了!”
吴桐月讽刺地想,郑叔是挺会照顾人的,但他照顾的是你俩的家庭和孩子,跟我可没什么关系。
她收拾好心情,满不在乎道:“要不是用了我爸留下的人脉,你无依无靠从农村出来,凭什么坐到现在的位置?叶满林不是没本事,他只是没遇到合适的机会!”
蔡处长鄙夷道:“他妹妹是大学生吧?妹夫是军工厂的军代表吧?靠着这么大的大树,他都不懂得利用,整天苦哈哈地赶马车,投机倒把,完全看不出一点上进心。他守着那点可怜的自尊心有什么用?”
“那不是没有上进心,那叫有分寸!他妹妹刚考上大学没多久,嫁给军代表的时候算是高嫁,要是总帮娘家兄弟办事,让婆家人怎么看她?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只顾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愿不愿意,方不方便!”
蔡处长听得出对方话里的奚落,吴桐月还在对她利用前夫人脉资源的事耿耿于怀。
她不以为然道:“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叶满林是个马车夫是事实吧?现在人家还能看在我和你爸的面子上,让你在单位混饭吃,等你真的嫁给那个叶满林,人家不会说你是蔡处长的女儿,只会说你是马车夫的媳妇!现在你能看着他那张漂亮脸蛋过日子,等到十年二十年以后,等我退休了,你俩在社会上没权没地位,你就只能守着一个残疾又没本事的男人过日子!”
蔡处长承认,那叶满林确实有些过人之处。
长得人模狗样,相貌上优于吴桐月。
但男人长得好看有什么用?
那张脸只能骗骗吴桐月这样的年轻姑娘。
吴桐月不为所动道:“叶满林有没有本事,我心里有数,他不会一辈子当马车夫。即使他真的当一辈子马车夫,我也认了。你们单位里,今天这个劳动,明天那个下乡,一直没有消停的时候,我宁可他当个有钱的马车夫,安安心心跟我过日子!”
“你给我闭嘴!”蔡处长严厉地呵斥。
吴桐月并没被吓住,继续道:“叶满林是工人家庭出身,也算是根正苗红了,你不是最爱把成分和出身挂在嘴边吗?怎么到了叶满林这里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了?反正我已经跟他把生米煮成熟饭了,不是什么黄花大闺女,你同不同意都无所谓,我们会挑个日子把结婚证领了。”
蔡处长还是那句话:“我只当你被狗咬了一口,离了婚的都能再嫁,何况你这样没结婚的!我宁可让你找个二婚有本事的,也绝不可能同意你嫁个窝囊废,丢人现眼!你要是再敢跟他来往,那下次就不是举报他投机倒把了,我去告他强X,耍流氓!”
“那你去告吧,我才是当事人,到时候我就跟人家说,是我强X他的!”
*
五哥终究没有动笔写那份认罪书。
被公安喊去批评教育了一顿,没收马车上的全部货物以后,他便与另外几个初犯一起被放了出来。
叶满枝觉得这件事的关键,还是在吴桐月和她母亲身上。
她想跟吴桐月谈谈,听听她之后的打算。
然而,她跟五哥一起找到供销社时,吴桐月的同事却说她请了长假,已经好几天没来上班了。
得知情况后,常月娥语气肯定道:“八成是拿户口册或是开介绍信的时候,被她妈发现,扣在家里不让出来了。这事你别管了,媳妇是老五自己要娶的,他敢跟人家把生米煮成熟饭,那后续的麻烦也得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
她下定决心不管儿子,让他长长记性。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又让她心里泛起酸来。
老三叶满堂的名字和相片,竟然登上报纸了!
叶满堂是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出身,通过656厂的考核以后,从技术工人变成了工程师。
技术工人也是工人,从技术工人转变成工程师,就像是从泥腿子变成了知识分子。
市里第一次任命技术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全市只有三十人,省委第一书记和市里的领导还出面接见了这批工程师。
《滨江日报》还发表了《积极从工人中培养提拔红色专家》的社论。
叶满枝之前没听到任何风声,直到从报纸上看到三哥的名字,她才知道三哥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工程师了!
“哥,这么大的喜事,你怎么瞒得死死的啊?你跟咱爸居然都不跟我们提!这可是登报表扬的红色工程师,多光荣啊,咱家应该置办一桌席面,帮你好好庆祝庆祝呀!”
能被省市领导接见,还登上了报纸,那三哥被提拔的事,至少得有半个多月了。
三哥呵呵笑道:“上次去留苏就闹过一次乌龙,这回我哪敢提前说呀!而且我能评上工程师,还多亏了有妹夫帮忙。”
他其实也挺想回家报喜的,但最近老五刚进过局子,老四也没个正经工作。
大家住在一个屋檐下,他要是这会儿提出来,难免惹其他人心里不痛快。
他关起门与媳妇私下庆祝一番也就算了。
叶满枝将闺女放到床上,与出租车和起球放在一起,让三个小不点排排躺,然后笑道:“吴峥嵘只是借了几本书给你,又不是他推荐你当工程师的,你能通过厂里的考核,主要是靠你自己的本事!”
说到这里,她不由在心里叹气。
吴峥嵘当着厂里的军代表,年龄也大一些,虽然经常来老丈人家吃饭,对谁都笑呵呵的,还总是主动抱孩子,但她家这些兄弟姐妹与吴峥嵘其实并不亲近。她四哥、五哥会跟大姐夫、二姐夫开玩笑,却很少跟吴峥嵘嬉闹。
除了老叶和常月娥,全家只有三哥与吴峥嵘走得最近。
男人们吃饭喝酒的时候,三哥经常跟吴峥嵘和老叶探讨技术上的问题,三人一聊就能聊到吹熄灯号。
而且三哥会主动跟吴峥嵘借书看。
尽管沾了吴峥嵘的光,但她三哥确实争气,自从留苏失利以后,一直憋着一口气认真读书。
这个红色工程师是他应得的!
叶满枝一边跟哥嫂聊着天,一边注意着大床上的动静。
三个孩子的生日只相差一年。
三哥家的出租车比四哥家的起球大半岁多,起球比她家小漂亮大四个月。
出租车已经能跑能说话了,不爱一直在床上躺着,大人说话的时候,他就爬起来蹲在床上,认真观察身边的弟弟妹妹。
手上还攥着一块饼干,直往小妹妹的嘴里塞。
吴玉琢小同志还是吃奶娃,哪吃过饼干这种高级货,小嘴一努一努地尝试了几次,就咯咯乐了起来,好像她真吃到了似的。
叶满枝把饼干接过来,塞进自己嘴里。
饼干里面居然是带奶油夹心的!
她发现新大陆似的问黄大仙:“嫂子,你在哪买的饼干啊?怎么还有夹心呢?”
四嫂沈亮妹率先接话说:“呵呵,这饼干可贵了,八毛钱一包,三嫂买了十几包,咱可吃不起。”
十几包饼干能花掉她大半个月工资,除了大手大脚的三嫂,谁舍得这样造呀!
黄黎言简意赅道:“这种饼干有包装,保质期长。”
叶满枝恍然,赶忙看了看饼干的外包装。
如今买糕点、面包、饼干不要粮票,但价格比粮食贵多了。
叶满枝倒不是心疼钱,主要是饼干糕点都是散装的,存放不了多久。
那种铁皮桶的饼干也不行,她买了两罐,只放半年就受潮了。
但黄大仙买的这种饼干是塑料皮包装的,保质期也很长,确实很适合用来囤积物资。
叶满枝问清了地点,听说在中国大街上的百货商店里,周末就带着钞票去中国大街囤货了。
她让吴峥嵘先带孩子去新城街的院子里等她,今年的柿子树和枣树都没摘呢,他们今天要把院里的果树全部清理干净。
她自己则气势汹汹地杀进了百货商店的大门,周末的商店里全是人,糖果糕点的柜台前面排着长长的队伍。
等她在商店里花钱如流水,提着二十包饼干和十来瓶罐头,叮呤咣啷地回家时,吴峥嵘正带着孩子在院子里作妖。
当爹的坐在树上。
闺女在满地的大枣上躺着,脑袋上还被亲爹系了一条白毛巾,跟个小农民似的。
旁边的空地上,用成熟的柿子和大枣摆了“丰收”的字样。
吴峥嵘在树上举着照相机,她刚走进院门,就听对方笑着哄道:“这样很好,不要动!咱们再拍一张!”
叶满枝:“……”
人家小婴儿根本就没动好吧?
她看看女儿的惨样,只觉眼前一黑,怒喝道:“吴峥嵘,你怎么让闺女躺在地上啊!”
鹿子草 作品
113 第 11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