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罐头之所以被老百姓看做“奢侈品”, 不只是因为价格贵,还因为产量低。
全国所有省市加起来,总共只有五十多家罐头厂, 有的偏远省份,甚至一家罐头厂也没有。
在这种资源紧缺的条件下, 人家重机厂竟然自己开了一家罐头厂!
而且人家的罐头并不对外销售, 没有商标、罐贴, 除了一个生产日期, 罐身上啥也没有!
产品全部供应给本厂职工。
“当初关停你们的罐头厂,也是逼不得已, 计划内的好多工厂都原料短缺。”叶满枝笑道, “你们那个罐头厂, 虽然只有二十多人, 但是整天咔咔生产,年产量高达250吨。搞完水果罐头, 又搞午餐肉罐头, 是糖、盐、猪肉的消耗大户。关键是产品都是计划外的, 从不在市场上流通!”
重机厂是中央直管单位, 分属国家重点发展的重工行业, 放在时下就是好单位的典型代表, 在全省的工业系统内, 几乎可以横着走。
职工福利待遇当然也是数一数二的。
边鹊桥忙着给小姑娘夹菜, 不满道:“罐头厂红火的时候,我每个月能分到一张罐头票打打牙祭。自打那罐头厂被工业厅勒令关停, 我们全厂上下简直怨声载道。”
“哎呀,都是为了工作嘛,”叶满枝笑道, “支书,咱到时候就只提食品厂,别提工业厅那一茬!”
“工业厅关停我们的罐头厂,还不是为了保证其他食品厂的生产!”边鹊桥提醒,“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我们厂职工对这事可记仇了!”
“职工是职工,领导是领导,凡事都可以商量嘛。”
吴玉琢认真应付着饭盒里的红烧刀鱼,等她将刀鱼两边的小刺全都挑出来,终于分出精力,帮她妈妈敲了一下边鼓,“桥桥姨,都可以商量。”
“商量什么呀,你能听得懂吗?”边鹊桥在她的羊角辫上摸了摸,又羡慕地说,“有言一直是你自己带的,我家那俩孩子还在老家呢!”
“姐夫的工作调动还没着落啊?重机厂这边没有空缺吗?”叶满枝问。
“这几年精简人员,除了应届大学生和中专生,厂里根本没有用人指标。即使有指标也轮不到我们两口子啊!”
边鹊桥虽然大学毕业就留在了滨江,但她在这边根基浅,其实没什么人脉。
他爱人这几年发展得不错,已经在老家酒厂当供销科长了,让他放弃老家的工作,来省城当工人或办事员,他肯定不乐意。
但是让边鹊桥放弃重机厂的好工作也绝对不可能。
夫妻俩只能暂时两地分居,孩子由她公婆帮忙带着。
好在她爱人是跑供销的,有机会来滨江出差,夫妻俩偶尔能团聚一下。
“我公公上个月还给我拍电报呢,劝我回老家去工作。”
叶满枝撇嘴说:“回去容易,再想出来可就难了。你回了老家,还能遇上待遇这么好的工作吗?”
边鹊桥叹道:“从咱们上大学开始,我一走六七年,上次回老家过年,我家老大跟我都有点生分了。”
“那有啥,反正你租的房子宽敞,不如把俩孩子都接来滨江上学。重机厂子弟校的教学水平比地方上的高了不少,我家有言的幼儿园,还能学跳舞和画画呢。”
边鹊桥之前也考虑过将孩子接来滨江,可她刚来新单位,工作特别忙,实在没时间独自带孩子。
叶满枝给她出馊主意,“俩孩子都上学了,白天不用你带着。厂子弟校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是跟着工人走的。你先将人接来,到时候老婆孩子都在滨江,姐夫肯定得拼命想办法来滨江发展。你们夫妻俩一直僵持着,没有合适的契机改变现状,再蹉跎下去俩孩子就长大不需要妈妈了。”
边鹊桥望向腮帮子鼓鼓,胃口极佳的吴玉琢小同志,狠狠心说:“我明天去子弟校问问转学条件,先把孩子接来再说。”
*
老同学难得能凑在一起聊天,叶满枝在重机厂逍遥了大半天才带着孩子回家。
次日去单位上班,她先去跟牛恩久介绍了从罐头厂借设备的想法。
“他们有两套半机械生产线,能生产蔬果罐头和午餐肉罐头。设备不算先进,但进行生产是完全没问题的。”
牛恩久起身问:“他们真愿意将设备借给咱们?”
“还不一定,需要咱们派人去谈,但我觉得可能性很大。”叶满枝低声说,“省厅刚关停了一部分小厂,只要生产材料短缺的问题没解决,他们那家罐头厂就开不起来。设备不怕用,就怕放,那么多设备放上几年就报废了,那还不如转给咱们……”
“重机厂开办这个罐头厂是为了给职工发福利,罐头厂关停以后,职工福利也停了。我觉得咱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答应他们在未来多少年内,每年免费提供多少箱罐头。用这些罐头,换取那两套生产设备。”
牛恩久拍掌说:“叶厂长,你这个情报相当有价值,哈哈,咱之前怎么就没想到重机厂呢!”
叶满枝笑道:“他们虽然有设备,但二三十个工人就能完成全年的生产。这两套设备的产量,其实还不够支应咱们的生产任务。”
食品厂的罐头车间里,正式工有将近五百人,临时工也有一百多。
这两套设备对他们来说杯水车薪。
牛恩久爽朗笑道:“先让一部分职工有活干,完成一部分生产任务再说,最近早樱桃成熟了,咱们跟公社果园签了采购协议,我昨天还犯愁今年的樱桃罐头要怎么生产。要是真能把这套设备弄来,咱就三班倒,人停车不停,先把樱桃罐头搞起来!”
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子,越想越觉得这事靠谱,不由停下来问:“重机厂那边由谁负责这个事?咱们想办法把人请出来招待一下。”
“总务处长。”
重机厂厂长跟省厅领导一个级别,他们这样的小食品厂,跟人家厂长根本搭不上话,能联系到一个总务处长就不错了。
“那咱们跟总务处长约个时间,将人请到咱食品厂招待所商量一下。”
叶满枝觉得自己出面很可能会给事情增加难度,甚至肯能将事情搅黄了。
于是,她摆出绝不贪功,以厂长马首是瞻的姿态,特诚恳地说:“厂长,宴请总务处长的事,还是由您亲自出马吧,我留在厂里组织大家搞厂房建设,给新设备准备场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牛恩久意外地看她一眼,没想到她竟然在紧要关头退了一步。
他虽然要在厂里掌握话语权,但自认是能容人的领导。
只要食品厂能按照他的规划发展,不闹出大乱子,副手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他思忖片刻说:“那行吧,咱们分工合作,我出面跟重机厂协调一下。”
……
叶满枝将请客吃饭的事推给了牛厂长,她自己又往工业厅跑了一趟,查看是否还有其他罐头厂被关停。
然而,像重机厂那样财大气粗的单位,再没有第二家。
除了重机厂的罐头厂,只有德化专区那边有一家小罐头厂被关停了,但他们的规模太小,罐头生产用的是食品厂早就淘汰的土办法,没什么借用价值。
她琢磨还能从哪里弄点钱和设备的时候,周如意将几份文件拿进来,然后站在办公桌前,小声透露:“厂长,刚刚刘科长进了陈副厂长的办公室。”
叶满枝一边在文件上签字,一边问:“哪个刘科长?”
“就是供销科的科长刘胜!”
叶满枝点点头没吱声。
她是经营副厂长,除了包干两个车间,财务科和供销科也由她分管。
正是供销科长刘胜的顶头上司。
不过,她跟刘胜之间有些陈年旧账。
她向来有仇当场就报,刘胜阴了她一次,她当时就还了回去。
因为给评委行贿的事被曝光,刘胜损失不小,连这次提拔副厂长的机会都错失了。
叶满枝面对他的时候,心里挺坦荡的,也没啥怨气,毕竟早就报过仇了。
但刘胜面对她时,明显带着不自在。
除了她刚上任的时候,跟财务科长一起来汇报过工作,之后就很少往她的办公室里来了。
当然,也可能与她经常不在办公室有关。
谁知道呢。
见领导没什么反应,周如意继续汇报道:“向前公社那边的早樱桃快熟了,不过我听说今年的樱桃好像有点问题。”
叶满枝问:“什么问题?产量不足还是什么?”
“好像是甜度不够,供销科派人去向前公社的果园看过了,虽然还没到能摘的时候,但与往年同期相比,明显要酸得多。做樱桃罐头需要大量白糖,如果樱桃的甜度不够,那需要的白糖可就更多了。”
叶满枝终于引起重视,停下了动作。
每个厂的白糖用量是有指标的。
全年的原料用量早在年初的时候就定了下来,一旦樱桃罐头的白糖用量超标,那今年的定额肯定不够用。
食品厂是用糖用油大户,但上级对白糖定额把控得相当严。
每个产品的用糖量会精确到个位数,做计划的时候,想多做点都没啥机会。
周如意凑近她汇报,“我刚才经过陈厂长办公室的时候,听到刘科长提到了向前公社,估计与这批早樱桃有些关系。”
叶满枝下意识蹙眉,供销科由她分管。
刘胜不找她汇报,反而跑去找陈谦,这是什么操作?
而且罐头车间的包干工作,早就从陈谦手里转到她这里了。
她凝神想了一会儿,见周如意还在对面等着,便笑着问:“如意,还有其他事吗?”
周如意迟疑道:“厂长,除了刘科长的事,其实还有个不大不小的消息。”
“嗯?”
“最近厂里好像有一股不好的流言。”
“什么流言?”
“主要是罐头车间的那些职工,有人说厂领导从上面要不来钱,买不到生产设备,罐头车间就重建不起来,最近可能会精简人员。”周如意悄声透露,“有几个工人已经走关系,打算调去其他车间了。”
“关系走成功了吗?最近有人申请调岗了?”叶满枝问。
“暂时还没有,他们联系的好像都是其他车间的主任和班长。”周如意说,“但有人觉得罐头车间没指望了,这两天在工地上出工不出力,只等着调岗去其他车间上班。”
叶满枝选择周如意当秘书的优势,在此时终于凸显出来了。
她刚上任,还在熟悉环境的阶段,虽然时常找机会下车间,但职工私下的思想动向她是掌握不到的。
周如意以前是罐头车间的职工,在厂里有不少姻亲故旧。尽管这些亲戚的职务都不高,大多是车间工人,可是关系网几乎遍布全厂,对厂里的各种小道消息非常灵通。
小周秘书有点像当初的刘金宝。
叶满枝将自己的派克钢笔拧好,轻轻放到桌面上,而后设想了一下这股流言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新厂房的建设还需要大家一起出力,若是闹得人心惶惶,让工人们到处托关系找下家,确实不利于稳定。
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散了。
这股歪风必须及时杀一杀。
“如意,你这个情报提供得非常及时!我这边事情千头万绪,有些细节顾及不到,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你第一时间告诉我!”
叶满枝不吝给秘书一些正向反馈。
她给夏竹筠当秘书的时候,夏厅就经常表扬她,让她清楚了解哪些该做哪些不用做。
节省了秘书揣摩领导心思的时间,工作非常高效。
现成的榜样摆在那里,叶满枝延续夏厅的工作作风,对自己的小秘书也是以夸夸为主的。
周如意没想到只是一个小道消息,就能得到领导的直接肯定,连忙用力点了点头。
她只比叶厂长小几岁,但自打当上厂长秘书,她心里始终兴奋又不安。
自食品厂建厂以来,领导秘书都是从厂部提拔的,厂领导从未在基层车间里选过秘书。
用她爸妈的话说,周如意从车间调去领导身边,算是一步登天了。
叶厂长这么年轻就能当副厂长,而且是厂里唯一的女厂长,以后肯定前途不可限量。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跟着领导好好干,以后兴许也能混个主任、科长当当呢!
“我一会儿去车间看看,如意,你往宣传科跑一趟,让他们派个宣传干事过来。”
叶满枝暂时不去考虑刘胜的问题。
从衣架上摘下一件蓝色工作服换上,拿起自己的笔记本,径直前往正在建设中的罐头厂房。
工地上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但是仔细观察的话,的确能发现一部分职工行动拖沓,工作情绪不高。
二车间侯主任发现她的身影后,主动跑过来打了招呼。
“侯主任,这两天厂里有些流言,大家没受什么影响吧?”
没想到这新厂长的消息竟然这么灵通,侯主任卡壳几秒,答道:“大多数同志比较理智,但有一小撮人比较活跃。”
叶满枝点点头说:“现在的日头太大了,让大家歇会儿吧。我包干咱们罐头车间以后,还没跟大家正式交流过。正好趁着今天的机会,组织大家一起开个座谈会。”
“那敢情好,我这就将人召集过来。”
听说副厂长要开会,大家不用劳动了,几百号人立马放下手上的工作,跑到厂房前的阴凉地席地而坐。
叶满枝站在空地的最前面,举着大喇叭笑道:“我作为副厂长包干咱们罐头车间,已经有些日子了,原本想把第一次座谈会放到罐头车间重新复产复工那天,但是今天正好有机会,就想趁着休息时间,跟大家聊聊。”
侯主任回身对职工们说:“叶厂长已经站在大家面前了,有什么问题就当面问!”
人群里旋即便有人喊道:“厂长,咱们罐头车间什么时候能复工啊?”
“哎呀,你这问题问的不对,应该问罐头车间还能复工吗?”另一个年轻工人笑着调侃。
“哈哈哈~”
他周围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大笑起来。
叶满枝看向那个提问的工人,笑着问:“这位同志叫什么名字?”
“马志超!”年轻人昂着下巴说,“咋地,厂长有什么指示?”
“厂长没什么指示,马志超,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叶满枝笑问,“咱们罐头车间去年的总产量是多少?”
“一两千吨吧。”
“嗯,2100吨。”叶满枝看向前方所有职工,继续问,“有谁知道去年全省的罐头产量吗?”
职工们不关心这些,自然答不上来。
侯主任稍稍有些了解,主动举手说:“三千多吨吧。”
“对,1963年,全省共有2家罐头厂,1个罐头车间,罐头总产量是3190吨!”叶满枝举着喇叭高声道,“滨江第一食品厂的罐头车间,就是全省唯一的罐头车间,咱们的产量,占全省罐头产量的三分之二!这是什么概念?”
有职工与有荣焉道:“咱们是全省的第一呗!”
“对,在罐头生产这方面,咱们是这个!”叶满枝竖起一个大拇指,“很多同志都知道我之前在省工业厅工作,省厅领导其实一直在扶持咱们本省的名牌产品。第一食品厂有几十年的积累,算得上是老字号,滨江牌和长城牌罐头在外地的知名度相当高,我甚至在北京王府井的柜台里看到过咱们厂的产品。”
职工们既欣慰又惋惜,有人遗憾道:“好汉不提当年勇,车间都烧了,还提那些有啥用?”
叶满枝说:“车间烧了,但招牌还在!只要招牌还在,无论是省里,还是厂里,都不可能放弃第一食品厂的罐头车间!咱们厂有成熟的技术,有熟练工人,重建复工,比新建一家罐头厂要划算得多!”
“最近厂里有一股流言,有人说厂里要精简罐头车间的人员,”叶满枝掷地有声道,“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这股流言完全是无稽之谈!”
“这几年城里在精简人口,咱们食品厂也精简了一些,大家的担忧我完全能够理解!但是,希望大家能与时俱进地看问题,从去年开始,咱们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已经开始全面复苏了!如今正是要大搞生产,比学赶超的关键时期。”
“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咱们厂里,不但不会精简职工,时机成熟的时候甚至还要继续扩招工人!”
人群里的议论声嗡嗡一片。
“真的假的?咱们厂要招人啊?”
“需要人手的时候,当然要招人!”叶满枝问,“大家知道上海梅林罐头厂有多少职工吗?”
侯主任猜测:“以他们的生产规模,至少要有上千人吧?”
叶满枝伸出两根手指:“梅林有两千名职工!而咱们第一食品厂的罐头车间有多少人?正式工加上临时工,一共637人!我听说咱们厂有个口号,是什么来着?”
人群里当即便有人齐声喊道:“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
“对,咱们的目标就是赶超先进!作为全省最大的罐头生产企业,咱们的目标从来不只是复产复工,而是赶超全国的先进企业!”
马志超用大部分人都能听到的音量说:“现在连一套完整的生产设备都没有,怎么赶超人家啊?”
“马志超同志的担忧合理,但在大家热情高涨的时候泼冷水,非常不可取!”叶满枝严肃道,“自打我来到咱们食品厂,一直在想办法联系罐头生产设备,如今已经有一些眉目了。我将情况汇报给了牛厂长,目前厂里正在推进这项工作,相信很快就能听到好消息。”
“但也希望大家不要着急,给厂领导一些时间,咱们循序渐进地将设备补足,分拨分批地让大家返岗复工!”
叶满枝回身招手,将宣传干事喊了过来。
“2.27大火的第二天,有记者拍下了火灾后的画面,我已经联系报社,要来了当时的相片。今天我又请来咱们宣传科的同志,用照相机帮大家记录下今天这一刻!”
“与2.27相比,今天的罐头车间已经重新焕发生机了!而用不了多久,也许是三个月后,也许是今年年底,这一片厂房又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叶满枝指向身后的工地说:“曾经的罐头车间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从前辈手里继承过来的。而以后的罐头车间,是咱们这批人一砖一瓦,亲手建设起来的。今天在场的所有人都是罐头车间的元老,名字足以写进咱们的厂志里!”
“我看择日不如撞日,大家也不用刻意打扮了,咱们就在这片空地前,以身后的厂房为背景,拍一张大合影!”
“叶厂长,真给我们拍照啊?”
“当然啦!”
“那我可不直挺挺地站着拍,能拍我劳动的画面吗?”
“能啊,大家找好各自的位置,一会儿让宣传科的同志,帮咱们拍一张大合照。厂里要将2.27的相片、今天的相片,还有未来正式复工那天的相片,一起交给报社的编辑发表。图片标题我都想好了,就叫《新生》。”
有工人起哄道:“哈哈哈,我觉得应该叫《热火朝天》。”
又有人凑趣说:“不不不,叫《欲火焚身》。”
“什么《欲火焚身》啊!那叫《浴火重生》!”
鹿子草 作品
147 第 147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