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159 第 159 章


    第159章


    双方约好的时间是下午六点, 但吴峥嵘处理完手头的工作,不到五点就赶来火车站等人了。


    他去出站口打听过,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早已到站。


    依着叶来芽的性子, 不可能老老实实在原地等着,八成已经带着孩子去哪里溜达了。


    所以, 没在五和楼菜馆见到人, 他也并不着急。


    站在菜馆门前, 没多久就在刚进站的一辆公共汽车上, 发现了这对母女的身影。


    有言先从汽车上跳下来。


    脚踩红色凉鞋,身穿黄底碎花布拉吉, 戴着黄色凉帽。


    身前挎着圆形的人造革皮包和军用大水壶。


    整个人花里胡哨的活泼。


    走在她身后的叶来芽, 穿了条绿裙子, 看上去比闺女素净不少, 但扎头发的手绢与有言身上的裙子花色相同。


    母女俩一脉相承的臭美,让吴峥嵘忍不住勾起了唇角。


    他身上的绿军装足够打眼, 吴玉琢跳下车就冲他飞奔而来。


    “爸爸, 你想我不?我可想你啦!”


    “说好话也没用, ”吴峥嵘将人抱起来颠了颠, “谁让你跟来的?又不上幼儿园!”


    “我太爷爷和我妈妈都说可以带我一起来上海!太爷爷让我跟着你混!”吴玉琢搂着他的脖子感慨道, “我妈妈可好啦, 带我坐了两次大火车, 还在车上吃了饺子, 还买了葡萄吃,跟你出门就只能坐小火车!”


    叶满枝走过来, 正好听到这句,忍不住笑道:“知道要跟着你爸混了,还不赶紧说点好听的!”


    吴峥嵘接过她手上的包, 将人引去路边的吉普车,低声说:“带她来太麻烦了,你路上还得照顾她。”


    好好的二人世界,多了一个电灯泡。


    “我们厂只能报销硬座车票,我买了卧铺得自费好几十呢,把有言带来,就显得这车票特别值了!”


    上车前,叶满枝将自己包里的两张介绍信拿给他看。


    “这边的住宿条件怎么这么紧张?我俩刚才去旅馆服务公司申请房间,人家只给我们分了理发馆的两张椅子。”


    吴峥嵘拉开车门让她上车,随手将两份介绍信塞进上衣口袋。


    “全国企事业单位都在学上海,赶上海,来上海的人太多了,我刚来那两天也没有房间,在华东所的黄副所长家里凑合了两宿。”


    吴玉琢坐进后座,乖乖与穿军装的司机叔叔问了好。


    叶满枝也笑着打了招呼,然后隐晦地问:“吴所,咱们之后怎么安排?”


    “先住下来再说吧。”


    ……


    吉普车将一家三口送到了西藏路上的旅馆门前。


    吴峥嵘让司机先开车回去,自己则带着媳妇闺女去前台办了入住手续。


    叶满枝惊喜地小声问:“吴所,你是不是提前帮我们订好房间了?”


    吴峥嵘拿了房间钥匙,走上楼梯说:“没有本人的介绍信和工作证确实订不到房。这间房是华东所的办公室主任帮忙联系的,据说是某家机械厂在上海的常住房,最近没人来出差,先让给咱们住几天。”


    国营大厂的常住房,不但地理位置优越,内里环境也很好。


    人家居然是附带室内厕所的!


    吴玉琢一进门就欢呼一声,提着小裙子跑了进去。


    爹妈的跟屁虫终于能离开一会儿,叶满枝盯着男人问:“吴峥嵘,你说实话。”


    “什么实话?”


    “这个上海工业展好像没什么水花呀,报纸上都没怎么报道!”叶满枝挽上他的手臂问,“你是不是想我了才把我喊来上海的?”


    吴峥嵘一边脱军装外套,一边颔首承认,“嗯,所以你为什么要把吴玉琢带来?”


    出差还带个小尾巴,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把有言一个人扔在家里也太可怜了,而且难得有机会让她见见世面嘛。”叶满枝等他脱得只剩衬衫了,才凑过去亲他,“你就别嫌弃闺女了。”


    吴峥嵘在她唇上轻吻,嘟哝道:“浪费了双人间。”


    被他强烈的怨念逗笑,叶满枝贴着他问:“你今晚在哪睡啊?”


    “你说呢,司机都走了。”


    叶满枝忍着笑说:“快一个月没见,咱一家三口今晚一起睡。”


    吴玉琢完全没有感受到来自亲爹的嫌弃,上完厕所又提着小裙子跑出来,嚷嚷着想吃饭。


    旅馆距离南京路不远,夫妻俩带着孩子出门,在南京路上找了家国营饭店。


    等着上菜的工夫,叶满枝问起了正事。


    “你去上海工业展览会看过了吗?罐头生产设备很多吗?”


    “还没时间去看,听说有一些。”


    吴峥嵘来到上海就一头扎进了这边的研究所,暂时没时间去参观那个展览会。


    叶满枝:“……”


    果然是诓骗她的!


    “就算展览会上真有你们需要的设备,以食品厂的现状,你们也买不起吧?”


    “……”叶满枝无语道,“那你给我拍电报干嘛?”


    总不至于是为了那个双人间吧?


    那也太大费周章了。


    点的菜上齐,吴峥嵘往两位女同志的碗里夹菜,笑着说:“有些事用一两句话说不清,拿上海工业展当个幌子,即使这次出差没碰到合适的设备,也不至于让你们厂里太失望。”


    叶满枝:“……”


    确实。


    大家都不觉得她这次出差,真的能给厂里弄回设备。


    毕竟那工业展上的展品是要花钱的,而且可能价格不菲。


    牛恩久不想浪费差旅费,连设备工程师都不舍得派出来。


    吴峥嵘又夹了一块酱鸭给她,笑着说:“我之前不是跟你说了么,在华东所的黄副所长家借住了两晚。”


    “嗯。”


    “他家老三今年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去了,就在上海周边的生产队……”


    叶满枝关注的点比较偏,好奇地问:“副所长家的孩子都没工作啊?”


    滨江那边也在动员知识青年下乡劳动,大部分是找不到工作的青年报名。


    “他思想觉悟高,主动要求下乡的。”吴峥嵘将话题扳回来,“他每周末从乡下回来,而我就借住在他的房间里。”


    “你俩不会挤一张床了吧?”叶满枝的关注点再次跑偏。


    “挤了一晚,这孩子跟我倾吐了半宿的心声。小黄挺有抱负的,就是比较理想主义,下乡生活与他想象的不太一样,他以为自己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带去农村,但现实是他每天都要在地里干农活,侍弄西红柿。”吴峥嵘再次将话题扳正,“你猜他们生产队那些西红柿是卖给谁的?”


    “谁啊?”


    吴玉琢也望过来,母女俩好奇的神情一模一样。


    “他们生产队今年跟义民食品二厂签订了供应西红柿的合同,”吴峥嵘强调,“上个月刚签的,据小黄说,除了他们生产队,还有两个生产队也签了供销合同。”


    叶满枝心说,人家孩子跟你吐露了半宿的心声,而你,居然只关注生产队的西红柿?


    不过,这个点确实挺值得关注的。


    她到第一食品厂当副厂长以后,对国内几家大型食品厂的业务特意了解过。


    义民食品二厂的罐头生产规模很大,产品名录里有番茄罐头和番茄沙司,而且有自己的种植基地。


    突然跟附近生产队签订西红柿的供销合同,十有八九是因为接到了更多的罐头生产任务,要扩大生产了。


    可是,扩大生产可没那么简单。


    一下子跟三个生产队签订供销合同,那原料供应量着实增加了不少。


    “他们厂里是不是要上新设备了?”


    吴峥嵘说:“我让小黄帮忙打听了一下,义民食品二厂准备更换番茄沙司生产线,新生产线的产量更高,老生产线会被处理掉。”


    “你觉得我们厂可以买他们的老生产线?”叶满枝问。


    “老生产线的价格实惠,对你们厂来说应该挺划算的。”吴峥嵘低声道,“新设备还没上马,现在联系旧设备可能有点早,但这种事都是赶早不赶晚,等人家的新设备正式上马以后,老设备可能早就卖给其他厂了。”


    叶满枝若有所思地点头。


    事情挺复杂,确实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吴大聪明用上海工业展勾引她,言简意赅,效果相同。


    没毛病。


    叶满枝捧起阳春面的面碗,喝了一大口汤,感叹道:“这可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我们厂为了搞几套设备,头发都快愁秃了,人家义民食品二厂的设备明明还能用,却要鸟枪换炮,上马新设备了!”


    吴峥嵘笑:“听说还是从匈牙利进口的。”


    “哎,真有钱。”


    叶满枝唉声叹气地嘟囔了几句。


    隔了一阵,她心里突然一动,求证道:“他们那个进口设备是不是叫番茄沙司双效自动生产线?”


    “具体名称不清楚。”


    “肯定是了!”叶满枝一拍手说,“匈牙利进口的,还是生产番茄沙司的,必须是这条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可真是大有来历!


    与他们厂刚得到的那条日本汽水生产线一样,这条番茄沙司生产线也是由轻工业部分给地方的。


    如果义民二厂的生产线,真是轻工业部划拨的,那人家换生产线根本就不用花钱呀!


    哎,叶满枝再次嫉妒了。


    不过,要是能借着人家换新生产线的机会,低价买入老设备,对他们第一食品厂也算是好事。


    吴大博士提供的这个消息,确实值一个双人间。


    叶满枝瞅一眼吃得满嘴酱汁的吴玉琢。


    可惜呀,有个小尾巴黏在身边,吴博士这番苦心算是白费了。


    *


    按照原计划,叶满枝准备尽快去上海工业展上看看。


    可是,如今计划有变,她要想想义民食品二厂的那套设备,工业展可以往后推一推。


    吴峥嵘还得去华东研究所报到,晚上才能与她们汇合。


    叶满枝白天就独自带着闺女,猫在旅馆的房间里琢磨心事。


    她上个月听说那条匈牙利进口生产线的消息时,生产线还没有最终归属。


    据说,上海、江苏、广西三地都在争取。


    生产番茄沙司与汽水不同,不是光有水源就行的,还得有充足的番茄原料供应。


    轻工业部要派人实地考察生产环境,真能这么快就有结果?


    而且义民食品二厂已经有一条生产线了,轻工业部能这样轻易地再给他们一条?


    叶满枝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义民二厂突然跟生产队签合同,不会与他们突然开养猪场的目的差不多吧?


    他们当初开养猪场,是为了从食品进出口总公司拿到午餐肉的生产任务。


    而义民食品二厂的合同,很可能是为了拿到这套番茄沙司生产线,做给上面看的!


    她躺在床上推测了一早上,然后起床洗漱,带着吴玉琢出门。


    走进附近的邮电局,给牛恩久打长途电话。


    跨省打长途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她前前后后拨了七次,都没能转接成功。


    就在她即将放弃的时候,电话那边总算响起了牛恩久的声音。


    时间有限,叶满枝没说废话:“厂长,你赶紧往省里提交个申请,就说咱们厂要向轻工业部申请那条匈牙利进口的番茄沙司生产线!”


    长途的通话质量不好,她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但牛恩久也能猜出个大概。


    “叶厂长,咱们刚拿到了一条日本汽水生产线,部里不可能把这条番茄沙司生产线分给咱们!”


    “我知道!”


    叶满枝当然清楚,这条进口生产线无论如何落不到他们手里。


    但是,她的目标不是这条进口的生产线,而是那条被换下来的老生产线。


    如果义民食品二厂能免费使用新生产线,那他们凭啥花钱买旧生产线啊?


    她也想要免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