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小憨憨 作品

第347章:磨盘柿分红

李佑:“乔叶琅开出的皮带价格,只比市面零售价低10%,她这样做是赔本的。

毕竟,那些店铺,是按超低批发价,跟她签订的合同。

不过,和到期交不了货,将要赔偿的大笔违约金比起来,这点钱算不了什么的。

而且,她称...无论我卖不卖给她那批货,她都会调动人脉,帮梅林拓宽销路。

嗐,我想了许久,实在想不出拒绝的理由。于是,我找大哥商量卖货一事。

我哥说...之前拒绝乔叶琅,是因为一个北方来的商人,想用几乎与零售价齐平的价格,买走仓库内的上千条皮带,还交付了50块定金。

大抵是王威下毒一事,令我警觉性加强了不少,我眉头一皱,认为那个商人有点蹊跷。

乔叶琅出高价,一因时间紧迫,二因交不出货,就要赔违约金。

而北方来的商人,是出于何种考虑,才会报出如此高的价格呢?

我把自己的不解,讲给了我哥听。

然后,我哥连忙找了个会画画的,他依据回忆,描述那人的长相、发型,让画师画了一幅肖像画。

随即,他沿着那人填写或告知的信息去查。

居住地:星月旅馆

老板称那人住了两天就退房了,自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联系人:东郊废品收购站老板

对方称不认识什么北方商人,我哥亮出画像,对方猛拍脑门,说...画上的人叫刘旋,是个无业游民,整日摆大款谱,四处蹭吃蹭喝,住在团结路37号。

我哥找上门,那人正吃着烧鸡、喝着汾酒。

一番逼问得知...某个兜售皮带、腕表一类商品的老板,出1价00块,让他伪装成北方商人,跟我哥谈生意。目的...”

李佑轻蔑一笑,继续说道:

“目的...令乔叶琅上门谈生意时,我哥摇头拒绝呗,待违约金拿到手,北方商人也就人间蒸发了。

我哥痛斥店铺老板做事阴险,骂了刘旋一顿后,把货卖给了乔叶琅。”

啧,背后使阴招,真够缺德的。

沈青:“我虽只见过乔叶琅一面,但我看得出来她是一个有恩必报的人,你帮忙解了燃眉之急,你若遇到难处,她一定会伸把手的。”

“是啊。”李佑嘴角轻扬,“玉城可消耗不了15亩梅花,她说会帮忙联系别县的收购商。梅林检查完了,咱们出去吧。”

沈青望着地上的细枝,“这些还要吗?不要的话,我想带回去插起来。”

梅树的细枝,脱离母体插入水中,过一段时间,也是能开花的。

李佑:“地上的细枝,品相太驳杂,有粗有细,花苞密度有稠有稀,还都被揪下3~5枚花苞过。

我重新剪一些品相上等的细枝,它们开出来的花,保准跟跟挂历画一样好看。”

“不用重新剪。”

沈青摇了摇头。

“地上这些就挺好的,一根细枝上,花苞有大有小,大的先开,开完落败了,小的又开了。如此,花期就会拉长,多好啊。”

话都这样说了,李佑不在勉强,“那行,我这有麻绳。”

说完,他从背篓里掏出两卷麻绳。

沈青接过,将细枝分成两个铁锅口般粗的三棱锥,并用麻绳绑紧,一捆插进背篓,一捆抱在怀里。

随后,二人掠过一株株梅树,走出了林子。

回到窝棚,李佑翻找一通,找到一个装有杂物的背篓,他清空杂物,将背篓递给了沈青。

“你把怀里那捆细枝,塞进这个背篓吧,再把两个背篓绑在车后座的两侧。”

沈青:“我把两个背篓都带走了,你拿什么装东西?”

李佑挑了挑眉,“简单,炒菜馆旁边,常年有一个卖藤编的小摊子。小虎下午送饭时,我跟他说一声,明天帮我带两个背篓来。欸,你干什么,别给我钱。你治好梅林,送你两个背篓,怎么了?”

闻言,沈青把钱收回了裤兜。

接着,他用粗木棍+麻绳,把两个背篓绑在车后座的两侧,和李佑寒暄几句后,便跨上二八大杠离开了。

……

辘---

沈青骑车路过豆子家时,瞧见豆子在往铁丝上挂香肠。

铁丝离地1米8,系在两株相距2米的杨树上,香肠每隔30厘米,被玉米叶绑出一个小结。

豆子挂完最后一大把香肠后,余光瞥到院外有道人影。

一扭头,看见沈青推车往南走,车后座的背篓内,装满长有花苞的梅枝。

“大青,你从哪儿弄来这么多梅花枝子?”

沈青停下脚步,“在玉城一片梅林弄的,打算插进汽水瓶摆着玩儿,你要不要也来一点?”

“要。”豆子擦了擦手,笑着走上前,“王萍挺爱花的,我先拿一些插进水里养,等花开了再给她送过去。”

沈青停好车,解开一捆梅枝,分出1/4的量递到豆子怀里。

“香肠,你是自己剁碎拌料灌的,还是镇上店铺灌的?”

豆子抱紧细枝,“去镇上灌的,自己灌,多费事啊。

天蓬街北侧,有一‘+’字路口,路口的东北方,有个卖肉、香辛料的小门店。

可以自个带肉,交点加工费,让老板帮忙灌好,拿回家挂起来风干就行。

也可以只掏钱,从店里割肉,再托老板灌。

还没到月底,来铺子灌香肠的人不多,你抓紧弄,晚了,可就要跟一大帮人挤了。”

“我过两天就灌。”

杏香镇的香肠,以咸口为主,鲜少放糖,也不会放太多辣椒。

“你先忙,我回屋蒸、烤辣片去,下午还得出摊呢。”

说完,豆子抱着梅枝往院内走,沈青则回了自己家。

大黄听到动静,冲出屋檐,跑到二八大杠前,摇尾哼唧,直往人身上扑。

小狸钻出小木屋,伸了个懒腰后,也一溜烟跑了过来。

它跳上车后座,嗅了嗅梅枝,缕缕花香,刺得它鼻子发痒,阿嚏,打个喷嚏后,它伸出了爪子。

沈青:“喂,不许抓,花苞一旦抓破,就不会开花了。”

瞬间,小狸爪子弯成一个‘c’,伸舌舔了起来,佯装没抓挠花苞的打算。

可是,那斜瞟的眼珠子,把它出卖了。

骑了一路,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花苞,因颠簸而脱离梅枝。

沈青抱出梅枝,向下一瞅,果然,篓底落有些许花苞,他拾起七八枚,送到小狸面前。

“挑一个拿去玩吧。”

小狸不再舔爪,盯着主人掌心上的花苞看了数秒后,张嘴咬住一枚花生粒大、花瓣蓬松的紫红色花苞。

咚,它跳下后车座,风一般蹿到棚架下的旧床上,伸爪拨弄花苞玩。

汪---

大黄坐在地上,直勾勾盯着主人的手掌。

“喏,都给你。”

沈青将花苞撒在地上,大黄闻了闻后,转身离开了。

它刚才纯属好奇,花苞,不能吃,也不会动,它自然不感兴趣。

沈青抱出另一捆细枝,解开粗木棍上的麻绳,卸下两个背篓,清空篓底后,连篓带车,一同推进了仓库。

接着,搬张小板凳,坐在院中挑选细枝。

枝子过短、花苞过稀的,挑出来丢到一旁。

其余的...插入装有水的宽口陶缸内,还挑了一些枝子细长、花苞不稠不稀的,插入汽水瓶中,摆到堂屋条几上方。

忙完,困意袭来,将不要的细枝,丢到屋后沤肥处后,沈青便回屋补了个午觉。

……

天边一轮红日慢慢西垂,夕阳散发出橘红色霞光时,沈青睡醒了。

他下床用花油渣+玉米面+豆粕,绞了四大桶鱼食。

喂完鱼,迎着晚风,骑车往家赶,一进院子,就瞧见了季雪的哥哥---季常。

季常蹲在大黄对面,一边伸直胳膊,掌心向上,手指反复‘弯曲-伸直’,一边发出‘嘬嘬’的响声,其身旁还停了一辆绑有背篓的自行车。

大黄不为所动,只淡淡盯着季常。

它记得对方来家里做过客,所以没张口吠叫,但...因为不熟,不敢放任他在院子内自由走动,只好将其牢牢锁在视野之内。

汪---

大黄瞧见沈青后,摇着尾巴冲上前,季常站起来,转过身来说道:“回来啦。”

沈青停好车,笑道:“刚喂完鱼,季大哥,你来找我有事啊?”

“嗯!”

季常从背篓里拎出一大腿粗、60厘米高、鼓囊囊的布袋。

“来给你送东西,顺便谈点事情。”

“外头冷,进屋聊吧。”

“成。”

随后,沈青打开门锁,领季常进了堂屋。

落日余晖,太弱、太温和了,令屋内略显昏暗。

啪,沈青拉拽门帘旁的细绳,瞬间,整间屋子亮了起来。

“坐,我去倒水。”

季常把布袋放到桌上,落座后,抬头向上望灯泡,巨亮的白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睛。

“嚯,安了发白光的灯泡啊,怪不得这么亮。”

为了省钱,接电入户时,大部分村民选择安发橘光的灯泡,其优点为瓦数低、价格便宜,缺点为...发出的光亮度不高。

哗---

沈青拎起茶壶,倒了两碗茶水,一碗,递给季常,一碗,放到自己面前。

“橘灯太暗了,开了...跟处在夕阳下一样,四周一片橘黄,索性加点钱,买了白灯。”

季常端起小碗,抿了一口茶水,微酸,细品有点甜,很润,咽下去后,嘴里竟残留一丝...李子香气。

“这...是?”

季常皱眉迟疑。

“哦,是李子干泡出来的茶水。

之前,我上青山采蘑菇时,碰到一株硕果累累的野李子树,便摘了一些李子。

洗净去皮,切成两半,去核煮熟,晒成果干。

它呀,太酸了,不能干嚼,适合泡水喝。”

“原来如此。我就说...喝着怎么有一股李子味。”

季常又喝了几口后,放下小碗,解开布袋,露出一个个扁圆的家伙。

沈青看向布袋。

那些家伙,直径8厘米、厚1.2厘米,侧面有一圈凹槽,上面正中央,有一向内凹的圆蒂,通体附着一层白霜,是...柿饼。

“这是...用磨盘柿做出来的柿饼?”

“没错。”

季常点了点头。

“打树上摘下的磨盘柿,绝大部分被收购商拉走了,剩下的...做成柿饼。

不掰掉果蒂,削完皮,麻绳系住果蒂吊在架子上。

历经三晒三捏,也就是每晒够3-5天,便用手揉捏柿子,将果芯内的水分,挤压到靠近表皮区域,令各区域果肉含水量一致。

然后,把柿饼串的顶和尾掉了头,外晒个十来天。

晒到果肉柔软无汤心时,取下柿串,堆放在院中,并盖上茅草排。

几天之后,柿子便会回潮,具体表现为..用手抓柿子,有冰冰凉的触感,松开手,掌心会残留一点水痕。

接着,撤走茅草排,一层柿子,一层干柿皮,混放进陶罐中储存,待柿子表面结出一层白霜,取出来压扁,便是柿饼了。

拢共晒了四袋柿饼,你一袋,季雪一袋,我爸和大哥一袋,我也留了一袋。

来,尝尝看。”

柿饼表面的白霜,是...水携着糖分,析出到柿子表面,随着时间推移,水,蒸发消失了,糖分,凝结为晶体,留在了柿子表面,结晶越积越多,慢慢的,积出了一层白霜。

柿饼,糖分足、水分高,防腐性能弱,若存放于阴冷、潮湿区域,它分分钟发霉。

而且,霉斑外观、质感,与白霜极为相似。

眼力不好的人,只能下口啃咬,通过果肉味道,如甜香、霉味、腐味、酒味,来判断其是否变质。

沈青拿起一块柿饼品尝,白霜似糖粉一般甘甜,外皮韧韧的,味道像脆皮软糖,果肉软糯流心,不涩不说,还一点都不腻。

季常:“味道怎么样?”

沈青快速吃完整个柿饼,“外层,香甜劲道,内层,软糯流心,味道很不错。看来,年货不用买蜜饯了。”

季常眼尾上扬,神情骄傲。

“我老丈人,就是做蜜饯的,制柿饼时,我老婆负责弄这些,我就打打下手而已。

别说,制出来的柿饼,还挺好吃的,就连我那嘴特别挑的老爸,连吃两个后,也夸柿饼好吃。哦,对了。

咱俩之前说好的,你以技术入股,年底清算时,刨除各项成本,我要付你20%的纯利润。

我今天,就是为这事来的。喏,账本。”

说完,季常从兜里掏出一半个巴掌大的厚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