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赶大集

时间一点儿也不经算,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

这天,李翠翠背上背着一个孩子,笑意盈盈地往知青点走。

云知乐正忙着洗衣服,听到外面的呼喊声,连忙把门打开。

看到是自家嫂子时,笑面如花的把人迎了过来:“嫂子,你咋有空来这里?”

“害,咱娘让我过来的,这不是马上快过年了,公社那边开了三天的大集。

咱娘说,大队里面安排了两辆拖拉机,带着人往大集那边去呢。

让我来问问你,你去不去?”

一听到大集两个字,云知乐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她快速把腰间的围裙解了下来:“那咋不去啊?

从小到大,我最喜欢赶大集了,嫂子,你等等我,我去换身衣服。

桌子上有糖,拿给浩浩吃。”

李翠翠也不客气,自顾自的倒了一杯开水,然后把糖果丢进茶杯子里,来回倒腾了几下,温热凉了,才给自家儿子喝。

奶娃娃喝着甜丝丝的水,开心的说了一句:“甜!”

等他咕嘟嘟的把一杯水喝完,眼睛还直勾勾的盯着桌子上的糖。

伸着手就想往桌子上面够,李翠翠笑着打了一下他的手:“娘是怎么教你的?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要不然回头别人都不喜欢你了。”

懵懵懂懂的娃娃,听到这话,也默默的收回了手。

李翠翠的话,正好被云知乐听到。

云知乐有一边穿衣服,一边无奈的说道:“嫂子,我可是他姑姑,拿我们家两个糖怎么了?

就是把桌子上所有的糖都拿走,谁又敢说什么?”

所有当姑姑的,都稀罕侄子。

李翠翠不赞同的说道:“你还没有孩子,不知道这教育孩子的关窍。

无论任何关系都是西风压倒东风。

你看他这个时候腼腼腆腆的,平时猴精猴精的。

我有的时候因为他犯错误了,打他的手心,他当时不哭,碰到咱爹咱妈的时候,哭的撕心裂肺。”

就在李翠翠说话的时候,浩浩哼哼唧唧的走到了自家姑姑的面前,一双眼睛泪眼汪汪的模样,看得云知乐的心都化了。

她从桌子上抓了一把糖果,直接塞进了奶娃娃的口袋里面:“不可以直接吃哦,要让你娘化成糖水。”

也不知道这话浩浩有没有听懂,只是乐呵呵的点头。

李翠翠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你收拾好了是吧,走?”

云知乐从角落里背了一个背篓,想了想,又跑到床头柜里面拿了一个小布包出来。

这大集一年也就摆这么一次,毕竟现在啥都要票,有的时候老百姓没有票就买不到。

去黑市风险又很大,公社的领导也不能看着村民们饿死。

就想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临近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把家中储存的东西拿出来换。

什么野菜啦,从山上打的猎物啦,还有的是夏天时候种的豆角,晒的干菜。

幸运的话,还有人卖瑕疵布嘞。

只不过价格比供销社那边的贵上一到两分钱,但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等几个人来到村口的时候,有一辆拖拉机,上面已经坐得满满当当了。

还有不少婶子站在大槐树下等着,一边聊天,一边往大队部那边看,寻思着下一辆拖拉机什么时候到。

第一辆拖拉机是王支书的侄子开的,他红着一张脸,扯着嗓子吆喝了一声:“大家伙都坐好了没有?坐好的话,咱们就出发了。”

“好了,好了,快走吧,再晚点,好东西都被挑光了。”

王建伟粗壮有力的手臂,快速摇响了拖拉机,一时间,拖拉机前头缓缓冒起了黑烟。

他把摇把往拖拉机座子下面一丢,手臂一个用力,拽着方向盘坐了上去。

随着第一辆拖拉机远去,站在大槐树下等待的婶子们,也有些不耐烦。

“这第二辆咋还不来呀? ”

“就是呀,听说好东西,都早早地出来摆摊了。

我还想着运气好,买几尺瑕疵布,今年做一身新衣服呢。

这要是再晚去一会儿,毛都捞不着了。”

“第二辆谁开的呀?咋还不来?”

“好像是老云家的那个小子,这是咋回事呀?也没听到拖拉机响!”

就在众人叽叽喳喳议论时,一个婶子看到李翠翠,忙喊了一声:“知远家的,这村子里,另外一辆拖拉机是你家男人开的,你去看看,咋还没有开出来呀?”

“就是呀,你看老王家那小子速度多快?”

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话中,李翠翠也有些招架不住,刚想抬脚往大队部走,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了卡车打喇叭的声音。

等卡车停稳,周时逸和云知远两个人从卡车上面跳了下来。

“婶子们,那辆拖拉机被安排去县城送货了,正好周知青回来了,王支书就安排他开卡车带咱们去。”

云知远一边说,一边引导着婶子们往卡车上面爬。

周时逸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云知乐的面前,伸手把她肩膀上的背篓接了过来:“你到时候跟着坐前面。”

“啊,这不太好吧........”

云知乐还害怕村子里面的人说闲话呢。

李翠翠推了她一把:“这有啥的,自家媳妇当然要自己护着。

你哥跟着我坐后头,他皮糙肉厚的,正好可以看娃娃。”

李翠翠撂下这句话,便快步朝着车斗子那边走去。

周时逸牵住云知乐的时候,眼尾带笑的拉着她往前走:“放心,没人敢说什么。

钱带够了没有?这次去大集上准备买什么?”

云知乐抿唇一笑:“带没带够,我不知道,反正你给我的小布袋,我都带上了。

再说了,有你在,我还愁付钱的事情?”

她的俏皮话,逗的周时逸哈哈一笑,一脸无辜的把自己的口袋都翻了出来:“那这话你可就说错了,我现在口袋比脸干净。

所有的工资和票,可都上交给媳妇大人了。”

他的话,让云知乐有些脸热,伸出小手,在他精壮的腰间拧了一把,疼得周时逸龇牙咧嘴。

这一幕正好落在了车上不少人的眼,有人嫉妒,有人不屑,但碍于云致远和李翠翠坐在那里,倒也没有说什么难听的话。

卡车的速度,到底比拖拉机快,在拖拉机众人羡慕的眼光当中,卡车一溜烟儿的跑得飞快。

任凭王建伟如何追赶,都撵不上。

坐在拖拉机上的婶子气得直跺脚:“早知道我也在那里等一会儿了。”

“谁说不是呢?那坐卡车可比坐拖拉机舒服多了。”

“大山媳妇,你说这话就不太对了吧,这拖拉机不和卡车坐着一样吗?”

大山媳妇还没来得及说话,拖拉机就踩了一个深坑,车上的众人,被颠簸的屁股都离开了车斗子面。

大山媳妇儿撇了撇嘴:“你看到没有,这就是差别,拖拉机颠的很,卡车完全不一样嘞。”

这话让众人将信将疑,殊不知,坐在卡车上的众人,因为一个颠簸,被颠的东倒西歪。

云知远连忙抱紧了怀中的娃娃,另一只胳膊紧紧的把自家媳妇护在怀里。

李翠翠偷偷笑了两声,指了指自己屁股下面的东西,云知远才发现,李翠翠屁股下面竟然垫着厚厚的稻草。

原本李翠翠是准备买几斤猪肉回家的,这猪肉贸然放进背篓里面,下面再漏血水的话,弄得哪里都是就不好看了。

所以她特地垫了一些稻草在里面,到时候再铺上一层油纸,也不怕血水会流出来。

现如今倒是方便了她,就是可惜这稻草不能用了。

回头得想办法找一些干草塞进背篓里。

虽然说他们不讲究,但毕竟是吃食,这稻草被屁股一坐,多少有些膈应人。

车子终于抵达了大集上,众人一窝蜂地跳下车,三三两两的往大集上跑去。

他们这副举动,让后面慢悠悠走的几个人,还以为大集上出现了什么稀罕玩意儿,拔腿就朝大集那边冲。

婶子们一看这架势,也觉得大集上肯定有好东西,你推我搡的跑得飞快。

周时逸等到大家伙都下了车,把卡车停在最边缘的位置,锁上车门,拉着云知乐,晃晃悠悠地往大集那边走。

一旁的云知远也不甘示弱,把自家娃娃放在了肩膀上面,听着孩子的欢呼声,他又伸出一只手,拉住了自家媳妇儿。

这可把李翠翠臊的不行,小声的嘀咕了一句:“你这是做什么?”

云知远这几年性情大变,和之前低头不敢见人的模样大不相同。

他大大方方地拉住了李翠翠的手:“我牵自家媳妇的手,咋了?”

李翠翠挣扎了好几下,可都被男人有力地大掌紧紧地握住,没办法,只能随他去了。

大街上的东西应有尽有,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卖甜点果子的摊子。

云知乐拉着周时逸的手走得飞快,踮着脚往那边看。

周时逸人高马大,很容易就能看清楚那边摊子上摆的什么。

他把手放在云知乐的腰上,一个用力就把她托举了起来。

原本云知乐还有些羞涩,可看到那些稀奇的吃食,兴奋劲上头,拍着周时逸的肩膀说道:“还有些看不到你再把我举高一些。”

周时逸手上的力气又大了一些,左看看,右看看,有那么一瞬间,甚至想把云知乐直接放在自己的肩膀上。

仿佛意识到他想做什么,云知乐连忙蹬着腿跳了下来:“我看那边有空,我们去那边看看。”

就在此时,一直忙活摆东西的夫妻二人,乐呵呵的朝着大家说道:“俺媳妇是豫省的,这都是照着老家的吃食做的。

有谁看中的,可以拿干菜,粮食等来换。”

虽然说大集,但大家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把卖这个字说出来。

一个老太太指着月牙形状的果子说道:“这果子肚子胖乎乎的,里面装的是啥呀?”

“里面是熬的糖,味道好吃的嘞,还有这,是用大米炸的,这个是小米炸的。

这个是白面,这里面可是放的正儿八经的白面,一吃就能吃出来,上面裹了一层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摊主一介绍,周围人就倒吸了一口凉气:“你这不是面就是米的,那得多贵呀?”

摊主媳妇也是个能说会道的,她把身上的围裙系好,微红的脸上扯出一个笑:“这都是自家做的,虽说手工不值几个钱,但这位大哥说的对,成本摆在这里。

所以换的价格也要高一些,你像这个大米糕,得两斤粮食,能换上一斤。干菜那些换的话,最起码得三斤。 ”

这个价格让不少人都咋舌,一斤粮食一毛三,两斤可就是两毛六。

这玩意儿不起眼,价格还不少嘞。

摊主媳妇儿拿出了一个长长的切刀,切了几小片,放在那里:“有想买的,可以来尝一尝味道。

量大优惠,说实在话,俺们夫妻俩,就挣个单薄的手工费。

你别看这大米糕是用大米炸成的,想把它们蹂在一起,需要的可是糖呢!

婶子,你尝一尝,是不是甜丝丝的?”

摊主媳妇直接把一小块大米糕,塞进了那老太太的手里。

老太太一手拖着,一手拿着大米糕,用左侧完好无损的牙,使劲咬了一口。

在嘴里砸吧了几下,十分满足的说道:“嘿,你可别说,这味道还真不错呢。

我是从县城那边过来赶大集的,身上也没带粮食,也没带啥的,你看看,用这个换的话得多少?”

老太太从口袋里摸出了几毛钱,摊主媳妇没想到头一炮生意,就碰到了爽快的客户,也十分利索的说道:“那就给婶子你算两毛五。”

“那还是我老婆子占便宜了,比起用粮食换便宜一毛钱呢。”

这话说的,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

毕竟对于城里人来说,买粮食需要粮票,价格摆在那里,但是对于乡下人来说,年年都要分粮食,他们卖到粮站的粮食,可卖不了一毛三的价。

有了老太太开个好头,又有几个穿着干净整洁的人,指着小米糕说道:“这也是用糖揉的?”

“对,要不然咋能粘一起呢?

这边还有别的口味,面掺杂了红枣,女人吃了益气补血,味道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