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得阴芝马!

未及众人从惊愕中缓过神来,数道绚烂遁光便仿若星芒急掠,接连而至。诸人所禀之事,竟惊人地相似。

那八座辅阵已然尽数坍塌,千余护阵弟子仿若被冥冥之力彻底抹去,连一丝一毫的气息都未曾留存。

“此方圆三百里之地,早已布下天罡禁制,严密封锁,即便是元婴期修士,也难以悄然潜入而不留痕迹。”

青衫文士的声音骤然转寒,其中暗藏锋铓,“除非……”

“主事大人莫非是说……”

人群中,一位修士陡然惊声开口,刹那间,数十道目光仿佛被无形之力牵引,齐刷刷地转向某处。

只见一位黑袍青年静立如渊,周身似有魔纹隐现,流转不息。

“放肆!”

一声清脆如银铃的童音自文士身后骤然响起,紧接着,一位侏儒老者拄着拐杖,缓缓步出:

“此乃老夫忘年之交,近日以来,与我论道参玄,形影不离。尔等若心有疑虑,不妨前来一问老夫的九幽玄阴幡!”

言罢,整片水域骤然被幽邃墨色所浸染,泛起层层乌沉沉的波澜,冲天魔息如黑龙腾空而起。

在场诸修士顿感识海震荡难平,噤若寒蝉,无人敢发一言。

“三弟。”

素衣文士缓缓侧目,凝望身侧方颐修士,神色端严道:

“尚需贤弟详查湖底镇魔坛,除却失踪弟子外,是否存有其余异状。”

青冥宗律法长老微一点首,广袖翻涌间化虹光直坠玄蛟秘境。

未及半盏茶时,但见湖心水幕炸裂冲霄,修士踏浪而返,冠簪犹凝冰霜:

“禀主事,七十二地脉锁魔桩皆完好无损,然…”

语锋骤收,掌心摊开处现出一截焦黑法器残刃:

“乾位阵眼拾获此等异物。”

叶氏长老阁闻讯齐动,三清法铃急奏警音。忽闻破浪声起,镇守真君踏水而立,声撼九霄:

“五长老门下嫡传弟子与十二执事佩剑童子双双遁形,恐有邪道内外勾结”

“纵无外敌内应,亦成他人局中傀儡。”

天机阁首席执笔冷声斥责,其腕间冰魄算筹幽幽泛出寒光,沉声道:“何时察觉人员存在空缺之况”

随行阵纹师身形微颤,声音亦带几分惶恐,恭谨回禀道:

“约在两昼之前。彼时有二人轮值坎离双宫阵眼,依例本该于戌时三刻进行交接……”

天机阁主广袖一拂,手中拂尘轻扫,七十二道赤霄传讯符仿若灵动赤鸟,呼啸着直冲云霄,其声威严:

“待昆仑禁制开启之时,除四象镇守使外,其余诸弟子即刻退回天枢别院。此番裂隙波动,其精准方位可曾勘定明确”

大长老上前一步,躬身禀道:

“经探查,于北二十里地层千丈深处,确有一处七丈之灵脉断层。”

阵师听闻,动作迅疾,双手掐诀,星轨盘上顿时幽蓝光点隐现闪烁。

“且前行引路。”

随着一声令下,九道遁光恰似璀璨流星划破长空,转瞬即逝,众人朝着既定方向疾驰而去。

二十里外,古木参天,森然罗列。

白发阵师神色凝重,祭起玄天鉴。那罗盘指针仿若被无形之力驱动,疯狂转动三周之后,陡然指向坤位。

地面仿若呼应一般,轰然裂开一道三丈宽的阔口,凛冽腥风裹挟着未知的凶险扑面而来。

“有劳九姑施法。”阵师侧身,姿态谦恭,礼让一旁。

素衣女修微微颔首,素手轻抚腰间玉葫。

刹那间,黄烟滚滚弥漫开来。

烟雾之中,一只三目地龙兽缓缓现身,其背布满玄铁倒刺,锋利如刃,爪间幽蓝毒芒闪烁,透着无尽危险。

一众修士方才踏上那凶兽之脊,凶兽旋即咆哮着遁入幽壤之中。

刹那间,周遭土石仿若沸水般剧烈翻腾,纷纷向两侧退避,仿若为这神秘凶兽的潜入让开通道。

在百里之外的云海之间,七道灵霄光柱拔地而起,仿若巨龙冲霄,直破九重苍穹,引得天地色变。

此时,五名玄天宗弟子御剑凌空而立。为首者手中紧握玄天令,那玄天令竟震颤着发出嗡鸣之声,似在传递着某种神秘的信号。

“速将此事报予宗主!”其中一名弟子高声喝道。

一旁黑面修士神色一狠,抬手间便将传讯玉简击得粉碎,紧接着朗声道:

“余下之人,随我一同探阵!”

言罢,便率先向着那未知之处疾驰而去。

千里之外的无名峰巅之上,数百散修齐聚于此,皆仰头凝视着这奇异的天象。

众人神色各异,或惊叹,或疑惑,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异象所震撼。

忽然,东南天际流光闪烁,仿若璀璨星河倾泻而下,化作漫天流光之雨。

细看之下,原来是各方修士在听闻此次异象后纷纷闻讯而动,赶赴此地。

其中有虬髯壮汉,身形魁梧,脚踏酒葫芦,随风而行,酒葫芦在其脚下稳稳悬浮,仿若与清风融为一体。

亦有妙龄女修,身姿婀娜,驾驭着青鸾神兽,青鸾振翅高飞,羽翼绚烂,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更有魔道众人,裹挟着腥风血云疾行而来,所过之处,气息阴森,令人胆寒。

在地脉幽深之处,王林静静伫立于上古传送阵的核心区域。

他足下所踏的七枚血晶镯,此刻正逐渐呈现出寸寸龟裂之态。

暗红色的灵光顺着镯身那细微的裂隙缓缓流淌而出,仿若灵动的火焰在悄然跳跃,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又危险的气息。

王林面色镇定自若,仿若这一切皆在他的掌控之中。

原来,罗睺真身赋予了他极为强大的能力,使得他对空间裂缝有着极强的抵抗之力。

即便在这空间裂缝之中,他不作丝毫抵抗,亦能游刃有余,如闲庭信步一般。

许长青站在一旁,目光专注而细致,仔细地打量着眼前的奇妙景象,仿佛想要从这神秘的场景中探寻出一丝端倪。

溶洞穹顶,钟乳石柱如林垂悬,滴水之声在空旷间清晰可闻。

许长青环视周遭,见尸狼已毙,化作冰冷之躯。啼魂兽身躯胀至丈余,于狼尸之上欢跃奔腾,尽显欢忭之态。

此啼魂兽若能吞食尸狼,必能大增威能。王林拂袖一挥,朗声道:“食之!”

言罢,啼魂兽喜形于色,凝目尸狼,凶芒毕露。

巨口忽张,一道玄黄霞光喷涌而出。

此光仿若灵磁摄魂,所过之处,幽冥尸气如百川汇海,尽纳其中。

瞬息间,尸狼周身邪气消散,无力再抗,命丧当场。

那银翅夜叉,对同类存亡漠然置之,眼中再无斗志。

既脱困厄,不敢稍停,催动风遁之术,身形渐隐,借风势疾掠而去,须臾间消失于天际,唯留残风呜咽。

王林暂未对银翅夜叉展开追击,盖因当下时机尚不成熟,不宜贸然出手。

就在这关键节点,啼魂兽已迅猛逼近,其右手赫然抓着一只小巧灵兽。

定睛细瞧,那竟是一匹通体洁白的小马,双眸呈碧绿之色,身形不过半尺有余,正是素以隐匿见长的阴芝马。

此灵物命运多舛,传送伊始,便藏于尸狼体内。

孰料尸狼被啼魂兽鼻中黄霞裹挟尸气时,它亦受牵连被一并卷出。

幸得王林目光如炬,洞察秋毫,当即急声喝止啼魂兽,否则这珍稀灵物怕是瞬间便会葬入其腹。

此前王林被困的两口飞剑,在传送将启、银翅夜叉无暇他顾的刹那,他神念微动,悄然破禁将其收回。

而那同样遭煞魂丝禁锢的黑衣美妇元婴,则在银翅夜叉传送离开前夕,被其一口吞入腹中。

此刻,王林举目四望,周遭环境与先前的地下洞窟颇有相似之处。

然细细感知,此地并无阴风呼啸肆虐,取而代之的是浓郁得惊人的灵气。

仿若置身于一座巨型山洞之中,且似乎位于某条极品灵脉之上,这般奇异景象,令王林心中顿觉诧异不已。

王林垂首审视脚下巨型传送阵,其阵法造诣精深,观此阵虽与过往所见差异显著。

然显为单向接收之阵,即他被传至此,却无法凭此阵返回原处。

既明此理,王林微皱眉头,而后将目光投向两个巨茧。其间灵气波动强烈,据此推断,富姓老者与白瑶怡似尚在人世。

王林稍作踌躇,旋即抬手召来啼魂兽,摄取阴芝马于手中,又贴附数张禁制符箓,而后将其纳入一只灵兽袋内。

待诸般布置皆已齐备,王林双手陡然一扬,两道粗壮金色电弧仿若利箭疾射而出,精准命中灰色巨茧。

瞬息间,轰鸣声震彻耳际,金色电弧急速延展、交织,化为两张严密金色电网,将巨茧牢牢包裹。一时间,金光璀璨几乎耀目,雷鸣之声连绵不绝,似要震碎此空间。

在那神秘莫测的仙侠之境中,原本由银翅夜叉精心操控的煞魂丝,在其失去主导之后,仿若骤然间失去了核心的支撑,宛如一盘散沙。

此时,璀璨的金光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猛烈冲击而来。

那层层迭迭的煞魂丝在这股强大的力量面前,显得无比脆弱,一层接着一层地缓缓消散,仿佛从未在这世间存在过一般。

伴随着“砰”“砰”两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仿若打破了某种神秘的禁锢,两个巨大的茧状物先后轰然爆裂开来。

自那爆裂之处,有一男一女飞射而出,细细一看,正是富姓老者与白瑶怡二人。

此刻,这二人的面色皆如霜雪般苍白,神情难看至极,仿佛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

毕竟,他们被那能够悄然吸收灵力的煞魂丝困住良久,这般折磨,即便心智坚毅如他们,也难以承受。

如此一来,法力受损自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多谢王兄出手相救!”富姓老者的神色稍稍缓和了一些,而后神情庄重地抱拳行礼,言辞之间满是诚挚的感激。

“此次若不是王兄施展出超凡绝伦的神通,恐怕我等定要全员遭难,深陷绝境而无法自拔。谁能料想,这看似平静的阴阳窟中,竟还隐匿着如此诡异凶险的一只银翅夜叉。”

“我与元道友一时不慎,猝不及防之下,遭此恐怖怪物从地下突然突袭,瞬间便被困其中。”

“元道友更是在刹那之间,便被其残忍地抓碎了元婴,就此香消玉殒,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白瑶怡亦朝着王林优雅地敛衽行礼,面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意,缓缓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经历。

王林听闻此言,只是微微地淡然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一种宠辱不惊的沉稳与自信。

此二修者,面上似呈感恩之态,然王林以锐目洞悉,于其眸底幽芒处,仍察那难掩之深重忌惮。

须知,彼等虽陷困于巨茧之内,境况窘迫已极。

然王林与银翅夜叉那场惊世激战之详情,以及终令飞天尸退避之超凡手段,彼等皆了然于心。

以彼等之修为,纵二人合力,于王林之前,亦无丝毫取胜之机。

且此刻众人传至此地,神秘荒芜,举目四望,除同伴外,不见他影。

如此情形,彼等心中焉能不忧惧不安

盖于此孤立之境,若王林忽起异心,彼等自忖恐厄运难逃,生机渺茫。

但见王林神色恬淡,举止从容。

将盛有阴芝马之灵兽袋,轻掷向富姓老者所在,而后缓声道:

“阴芝马尽在此袋之中。余下诸事,吾亦无意多言。”

王林面色沉静,缓缓开口道:“若后续炼制培婴丹时有所盈余,还望二位道友能为我留存两粒,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稍作停顿,他又接着言道:“至于那阴芝马,留其性命,只取足够炼丹之材料便可。”

富姓老者闻此言语,心中顿时如释重负,赶忙赔着笑脸,极为爽利地应道:

“两粒而已,自是无妨。若当真有多余之丹,富某定会悉心为道友妥善留存,绝无半分差错。”

一旁的白瑶怡亦是轻声一笑,温婉说道:

“此番行事,妾身实未有何建树,全赖王兄神威,鼎力相助,方能至此。道友多分得一些,亦是情理中事,妾身并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