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偏爱

历史上的诸葛亮,二十七岁才出山。这其实是偏晚了。毕竟正常人三十岁就可以当爷爷了。

但肯定不是诸葛亮大器晚成,到二十七岁才神功大成。在此之前,他肯定在观望局势发展,观察刘备的行为举止。

看刘备能否成事。

这需要时间。所以他才二十七岁出山。

而且诸葛亮出山之后,马上就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他没有当过一天官,没下过一次基层。就能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出使东吴,完成使命。

战后拜为军师中郎将,调遣各县税赋。

干什么都行。

这一世的诸葛亮。早早被张霸养在了府中,早年与诸葛瑾、鲁肃、邓芝、庞统、田豫等人一起长大。

才学毋庸置疑,能力。张霸很相信他。他又是张霸的女婿,不需要观察张霸,不需要观察局势发展。

可以立刻出山。

张霸当然也同意他出山,而且看出他内心是有主意的。笑着点头说道:“贤婿能为我分忧,我自然高兴。”顿了顿,他问道:“你自己可有打算?”

诸葛亮敛容回答道:“我知道现在岳父大人很是忧心北国州之事。愿求一个县令官职。”

张霸笑着点了点头,很朴实。没有因为女婿的身份,而好高骛远,请求做个郡守,或是某个大官。

不愧是诸葛亮,脚踏实地。

但是他却不想让诸葛亮去北国州,想了一下后,他才摇头说道:“孔明。我相信你的才干,足可以让一县大治。但是北国州太冷了,我怕你扛不住那边的天气。说白了,我就是偏爱你。你毕竟是我的女婿。”

诸葛亮张口欲言,这番话情真意切,他内心自然感动,但也有点不服气。他的身体强健,没有任何问题。

张霸抬了抬手阻止了他,说道:“这一点没得商量,我不会把你放去那冰天雪地的地方。”

画下了底线之后,他才说道:“孔明,你知道现在冀州有干旱的风险吗?”

诸葛亮还真知道,没有人专门告诉他。他是一路上跟着大队人马行走,到达冀州之后,与当地的官吏、百姓交谈,才觉得冀州的情况不妙。

现在张霸亲自开口,让他心中一沉。果然不妙吗?

“略有所知。”诸葛亮开口道。

“嗯。”张霸点了点头,神色凝重道:“冀州是大州,人口数百万。要是冀州遭灾,会影响到很多的事情。我非常重视。我创造一个官职,叫冀州行走。”

“你就负责在冀州四处看看,了解民情。与冀州刺史徐晃沟通,有什么建议,你就提出来。这一次如果冀州真的发生干旱,也是难得的经验。你要多看看,好好学学。等我打下中原,再任命你为大县县令,一任之后,做二三任郡守。你做的好,我就酌情提拔你。做的不好,那就好好当我的女婿吧。”

他目视诸葛亮,神色有些严厉。他当然相信诸葛亮能干好,但该说的话还得说的。

至于北国州,想都别想。那边太冷了,要是诸葛亮出了什么意外,他就对不起女儿,也对不起儿子。

也对不起国家。

张霸的决定,出乎诸葛亮的意料。但他没有丝毫犹豫,躬身行礼道:“是。”

张霸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他看诸葛亮精神头不错,就写了文状,任命诸葛亮为冀州行走,写明职权,观察地方。

又考虑到诸葛亮孤身一人,就从自己的大将军行辕之中挑选了一些精英辅佐诸葛亮。

办妥了之后,他便打发诸葛亮前去冀州刺史府见徐晃。

先接洽一下,然后好展开工作。

事实证明。张霸与徐晃的担心,不是无的放矢。

邺城城外。

平顶亭。

一座村庄内。陈田家。

陈田与妻子章氏一起走在田埂上,看着前方的田亩直发愁。天不下雨,为之奈何?

现在河里的水位下降到了极为危险的地步,水渠里边也没有水了。如果持续这么下去,今年就完了。

要是往年,司马氏就该组织他们做事了。但是今年他们是自由民,不知道该怎么办。

章氏露出恐惧之色,说道:“我们家的存粮,只够吃到明年年初。要是今年干旱颗粒无收。我们明年就要化作流民逃难了。而流民…….”

“不会的。苍天会下雨的。而且,就算有万一。也还有朝廷在。大将军这等人物,不会让我们饿死的。”

陈田安慰道。虽然这么说,但他的内心还是直打鼓。不是不信任张霸,只是天灾这个玩意真不好说。

要是波及的范围大,朝廷自顾不暇呢?

他顿了顿,又说道:“把我们家值钱的东西都拿出来,换了钱购买粮食。一定要储备能撑到明年秋天的粮食。”

这也只是临时的举措。储备粮食,不一定能渡过灾年。要是流民四起,引发黄巾起义这样的大规模叛乱。

他们哪怕储存一万年的粮食,也不够流民抢的。

然后他们也会化作流民。

“嗯。”章氏点了点头,站起来打算行动。就在这时,村庄里响起喧哗声。

又有人在叫:“县衙派遣了官差过来。”

陈田、章氏心中一动,连忙一起往村庄而去。到了之后,他们才得知确实是有官差过来,且有话要说。

村民们围在一起,一名体态魁梧的官差站在一个箱子上,大声说道:“自今年开始,冀州下的雨水就偏少。大将军忧心农桑。命我们先给村庄,打下几口深水井眼,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不干旱最好,如果真是干旱了。你们也不用忧心,朝廷粮足,大将军会竭尽全力救你们。”

“所以,你们不必购买粮食储备。因为你们购买粮食,就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

“总而言之。大将军说了。万事有他。他不会让一个人饿死。现在。你们都回去做事吧。”

“我们要组织人手打井了。”

官差说完之后,便自顾自的带人去打水井了。

俗话说的好,杯水车薪。井水对于农田来说,就是杯水车薪。但如果真有干旱,至少不会渴死人。

这是第一步。

百姓听了官差的话之后,立刻精神一振。对张霸的信任,立刻上升了一个台阶。

放在以前,官府的反应可不会这么快。

“大将军果然仁义,心系百姓啊。”

“朝廷粮食足,有大将军调遣,我们一定能平安无事的。”

“大将军可真是大将军,可比当年何进强了无数倍。云泥之别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