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1 作品

第八百四十七章 高估

苏晟在军中的威望,此时已经是皇帝陛下之下的第一人,哪怕是江东军创始之人的周良,此时恐怕也远不如苏晟。/鸿\特~小\说^王′ ~首,发_

他一声令下之后,当天,潼关之外的唐军,就派人给潼关下了战书。

战书的语气非常嚣张,直接就是让开关投降,否则王师入关之后,管杀不管埋。

苏晟这一份战书,并没有真的指望能够靠这种恫吓,把潼关硬生生给吓开。

但事实上,他的战书进了潼关,被潼关守军接收之后,立刻就是在潼关守军里,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甚至,有不少驻守潼关的朔方军,是真的打算开城投降的。

毕竟,李皇帝登基已经大半年时间了,哪怕关中的消息再封闭,他们这些驻守潼关的将士们,也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而且他们还知道,新朝廷迟早要来进攻关中。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这大半年时间,都是处于恐惧之中的,哪怕潼关之外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都会如同惊弓之鸟。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识,那就是…

朔方军,几乎不可能是新朝廷的对手。

道理很简单。

关中连年大乱,韦氏父子又不会经营这八百里秦川,这么长时间,最基础的耕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更糟糕的是,前不久关中还失去了来自剑南道的补给。

现在的朔方军,连维持十万兵力,都已经不太能做得到了。

哪怕是这种规模的兵力,也是在高压之下才能够持续,否则还会更难。

而新朝廷的兵力有多少呢?

撇开一些驻守地方的兵力不提,新朝廷能够调动的自由兵力,此时已经逼近三十万人。

这还是在没有强征兵的前提下。_删′8*墈+书~罔¢ ,免~费·越\读¨

虽然这些潼关守军,并不太可能知道新朝廷的兵力数目,但是他们多少能够猜到一些。

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远比己方要多。

一旦新朝廷进攻,关中守下来的可能性不大。

有了这种认知,军心士气自然就会低落,再加上此时苏晟送到潼关的战书,更让潼关守军人心惶惶。

不少人,真的打算投降新朝,还能逃得性命。

不过朔方军毕竟也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直到现在,朔方军的单位战斗力,还是不逊色于新唐军队的。

接到战书之后,不管军中如何议论,潼关的守将还是第一时间,把消息送往关中京城,请求韦大将军的支援。

潼关距离关中京城并不算太远,不到一天的时间,这封战书,就已经送到了少将军韦遥手中。

韦遥见到这份战书之后,翻来覆去看了许多遍,这才起身去寻父亲。

此时的韦全忠,正在京城的温泉里,与一群美人儿嬉戏玩乐。

其实到了韦全忠这个年纪,身体的欲望已经并不会特别影响他了,甚至他同这些美人儿一起玩耍,很多时候也不一定会有真刀真枪的身体接触。

更多的,是一种感觉。

一种心理上的感觉。

这种纵情声色的感觉,可以让他暂时忘却烦恼,沉湎于享乐之中,忘记关中以及朔方军眼下正面临的困局。

一直到韦遥大步走进温泉池中,吓跑那些美人儿的时候,韦大将军才起身披上衣裳,有些不悦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不是把事情都交给你办了吗,怎么还来打扰为父?”

韦大将军背着手,皱眉道:“怎么?掌了权,连享乐也不许为父享乐了?”

少将军气的不轻,怒视了一眼自己的父亲,咬牙切齿:“爹,您扪心自问,若朔方军一切都好,您老人家会许我主事吗?”

他从怀里,取出那份战书,递给韦全忠,咬牙道:“李二终于忍不住,要打关中了。·搜*嗖·小/说?王′ ·勉¢沸-悦/渎!”

“这么快?”

韦大将军一边伸手接过战书,一边开口说道:“那小子这么沉得住气,我本来还以为,能继续在这京城里,逍遥快活个一两年。”

接过战书看了一眼之后,韦大将军捋了捋下颌的胡须,开口说道:“要是明年这个时候,他们来打关中,咱们直接北上从箫关离开,一点也不犹豫,不过此时新朝初建不足一年,他们又免了一半税,到今天,第一年的秋粮都未必收上来了。”

“即便他们来攻,也必然长久不了。”

他把战书递还给韦遥,淡淡的说道:“正常应对就是了。”

韦遥认认真真的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开口说道:“爹,这已经不是战事上的问题了。”

少将军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声道:“军心浮荡!”

“箫关那里,还有人来报,说隐约见到了箫关附近,有李唐的军队。”

“此时,他们攻潼关,焉知道他们不会再从别的地方进攻关中?”

说到这里,

韦遥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说道:“爹,我觉得我们应当离开关中,撤回朔方去。”

“回到灵州,才是安全的。”

灵州地处西北,远离中原王朝,即便那里有一股割据势力,只要名义上向中原王朝称臣,中原王朝一般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而且,朔方军的主力将士们,俱是朔方,也就是灵州附近的将士,回到了灵州之后,一来是熟悉地形,二来回到故土之后,他们的战意也会有一些回升。

总而言之,只要回到灵州,韦遥就有把握应对李唐军队。

但是在关中,他就全然没有什么信心了。

韦大将军闻言,大皱眉头:“打都还没有打,苏家小辈一纸文书,就把我们父子给吓跑了?”

“传将出去,你我的面子搁在哪里?”

韦遥还要再说话,被韦大将军一口回绝,他看着韦遥,沉声道:“你不敢打,为父来打,我们坐拥四关,总要先拼上一拼,才知道胜负雌雄。”

说完这句话,韦大将军犹豫了一下,又看向韦遥,问道:“关中的好东西,运了多少出去了?”

韦遥低声道:“京城里的宝贝,已经运了三成出去了,运到灵州的,也有一两成了。”

“好。”

韦大将军抚掌笑道:“李二再如何凶,大不了你我父子,到时候躲回灵州去,我不信李唐这个初生的王朝,还有本事到西北去,跟我们厮杀。”

想到这里,韦大将军有些高兴,笑着说道:“真要是在西北打上几仗,咱们给李二一些厉害看看,到时候他说不定,还要捏着鼻子,给咱们家封个王。”

韦遥闻言,也是目光闪烁,他问道:“爹,你打算怎么打?”

韦大将军背着手,开口说道:“三天之后,为父亲自带兵,去潼关看一看。”

“看一看这个李唐军队,到底是什么成色。”

韦遥立刻低头。

“好,孩儿这就去准备。”

…………

潼关之外。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到了第四天上午,在苏大将军的指挥下,潼关之外的将士们,开始对潼关发起进攻。

但都是比较常规的进攻,用投石车之类的攻城器械。

进攻的烈度,也不是很猛,只能算是常规攻城。

可即便如此,潼关守军依旧出现了不少伤亡。

苏大将军观战了一整天,忍不住大皱眉头:“这些朔方军,怎么守得这么勉强?”

他在心里思索许久,最终下了判断。

“多半有诈。”

想到这里,他叫来了随军的九司官员,吩咐道。

“劳烦九司协同李槲李将军所部。”

“以及剑南陈大陈将军所部,和他们说。”

苏大将军背着手,缓缓说道:“按约定行事。”

九司的官员立刻低头,应了声是,然后整个九司的情报体系,立刻开始运作起来。

……

而此时,剑南道唐军大营之中,一身文官袍服的黄朝,正在帅帐之中,与陈大对峙。

他看着陈大,看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陈将军,陛下曾经吩咐将军,帮助下官。”

陈大瞥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这杀星,都给了你快两个都尉营了,难道还不算帮你?”

黄朝低头拱手,恳求道:“陈将军。”

“再借给下官一个都尉营,下官只借一个半月。”

黄朝抬头,缓缓说道。

“一个半月之后,下官至少可以再平定三家土司,到时候剑南道后面的事情。”

“就好办多了。”

陈大闻言,看了看黄朝,还是忍不住回了一句嘴。

“你那是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