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三 作品

第八百零九章 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这是那些和此事有些牵连,但关系确实不深的人,听到的警告。

而那些与煤窑关系极深,几乎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权贵呢?

京城,一处三进三出的豪宅门口。

忽然间,锦衣卫高举火把,将其团团包围住。

守门的家丁双腿发抖,赶紧哭爹喊娘地逃进府里,去向老爷报信。

为首的锦衣卫千户抬头看了看门上的匾额。

“没错,就是这里,动手,抄家!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无论哪个朝代,一旦手中有了权、有了钱,权贵们总会想方设法将这些权力或金钱,转化为巩固自己地位的暴力力量。

在大明,也不例外。

京城之内,不知有多少权贵,表面上干干净净,暗地里却以收养义子义女为名,笼络大批仆人和家丁。

这些人中,一部分只是普通的仆人,做些修剪花木、清理夜壶、洗少爷衣物之类的活儿。

另一部分虽然名义上是老爷的义子义女,但实际上不过是老爷亲生儿女的玩物,任人打骂取乐。

还有一部分则被好吃好喝供着,常年训练,练得一身肌肉,成了高级打手。

能私下开煤窑的人家,自然不会缺这种打手。否则他们就算把煤窑开起来,也会很快被人抢走。

但即便如此,面对锦衣卫抄家,这些权贵人家依旧毫无还手之力。

私底下训练的几十个壮汉,跟训练有素的锦衣卫比起来,差距实在太大了。

无论是装备还是专业素养,两者的差距简直令人无法直视。

而在抄家这件事上,锦衣卫更是经验丰富,堪称行家里手。

几方面一结合,这些权贵人家几乎没怎么挣扎,就被押进了大牢。

他们养的家丁,一部分直接找个借口杀了,免得节外生枝。

另一部分则作为人证,先让他们指证主家罪行累累。

接着再找一个理由,把这些人都一并清理掉。

干了这么久的抄家活,锦衣卫心里都清楚,像这样的豪门权贵,从上到下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就连看似卑微的仆人,也只是在主人面前低头罢了。一旦到了外面……

呵呵,狗和狗之间还有高低之分呢。

那些有资格伺候主子的狗,自然看不起野狗,在主子那儿受的气,当然要往野狗身上撒。

久而久之,就算进门时再善良,只要在这环境里待久了,原本纯白的也都会染成黑色。

所以,这几家权贵,说到底,都是坏人。

锦衣卫动起手来,毫不含糊。

这几户人家的下场,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

不少人心里发怵,开始悄悄处理自己名下的灰色资产。

也有人不以为意:

“往上数三代,皇上可是咱们家的亲戚,怎么会动咱们家呢?”

“要我说啊,这次清算反而是个机会,不少人低价抛售盘子,咱们不如去找他们谈谈,把价格再压低一点,把他们的盘子接过来。”

“慢的话一两年,快的话几个月,早晚都能回本。等陛下想起来要清算的时候,咱们这些亲戚,总能提前得到消息,及时收手。”

还真别说,抱着占便宜心思的人还真不少。

一时间,许多权贵人家频繁走动,锦衣卫还以为他们要串通起来搞大动作,仔细查探后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也是哭笑不得。

卢忠想起朱钰曾经在他面前说过的话,更是感慨万千。

“在足够高的利润面前,杀头的风险根本不值一提。”

“只要有50%的利润,人们就会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强行忽略那些可能存在的风险。”

“除非杀得血流成河,否则根本无法遏制人们对利润的追求,甚至还会助长疯狂的贪婪。”

“而就算杀得血流成河,用不了几年十几年,一切都会被遗忘,疯狂依旧,贪婪依旧,永不磨灭。”

有了这些被抄家灭族的人作为前车之鉴,部分权贵终于痛痛快快地交出了他们在煤窑中获得的收益。

也有人还想挣扎一下,试图通过文武两道向皇帝施压,希望得到一个好一点的结果。

朱钰当天收到奏疏,直接丢进火盆里烧了。

卢忠有些拿不准皇帝的态度,便来询问,结果得到的答复很简单:

“这些人连欠朕的东西都不还,还能指望他们干什么?”

“想要钱是吧,就给他们钱!”

“朕要的是他们的命!”

这些人真是给脸不要。

皇帝最后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却丝毫不珍惜,反倒以为这是皇帝心软,以为自己还有机会再挣扎一下,或许能少花点钱。

像这种人,都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货色。

留着没用,不如干脆杀了,抄家灭族,多少还能赚点钱填补开销。

最近皇室内帑一直在大笔花钱,却很少赚钱,这样下去,早晚坐吃山空。

灭了这些权贵,抄了他们的家,正好能赚一笔收入!

收到皇帝命令,卢忠兴奋不已,论起抄家,他们锦衣卫可是专业的!

当天晚上,火把连成一串,宛如一条条火龙,将这些权贵的豪宅包围起来。

等到第二天清晨,人去楼空,豪宅里但凡有点价值的东西,全都被清算带走,大门贴上封条,一家老小要么被杀,要么被押进大牢。

灭门锦衣卫的大名一时传遍京城,人人自危,惶恐不安。

朱钰把握得恰到好处,从不冤枉无辜。按理说,不至于造成这么大影响。

可惜,当今大明经过正统十几年的折腾,从上到下,早已烂到根子里了!

有问题的,占大多数,没问题的,反而是少数!

这样一来,不过是抓了几个无法无天的权贵,奏折竟然像雪花一样,堆满了郕王府书房的书桌!

“这些人,当真厚颜无耻!”朱钰暴怒无比,当场将这些奏折扫到桌底。

冷静下来后,叮嘱成敬,将这些奏折的书写者,都记在灰名单上,日后再清算不迟。

成敬闻言,稍稍松了口气,皇帝有三份名单,一份白名单,一份灰名单,一份黑名单。

白名单上,名字寥寥几个,于谦名列其中,是陛下信赖的人。

黑名单则被太监们称为砍头目录,朱钰隔三差五就找理由杀几个,都是皇帝极为憎恶的人。

而灰名单,置于两者之间,不黑.不白,皇帝对这份名单上的人的态度,相对缓和许多,不会动不动就杀人。

朱钰没有理会奏折,选择了沉默,这其实也是一种态度。

当皇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支持锦衣卫的行动,很快就再也没人敢在这方面发言了。

随着几个刺头被打掉,次日中午,锦衣卫镇抚司门口人满为患。

到处是马车,到处是满头大汗的管家,乃至权贵本人亲自出马,想以最快的速度把罚金交纳清楚。

不然,那些被灭了满门的倒霉鬼,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啊!

有此前车之鉴,没人敢再为这点小钱和皇帝对着干。

一个个的,都是玩了命地交钱,直接导致锦衣卫镇抚司大门堵塞,附近的交通更是当场瘫痪。

得知此消息后,朱钰心情大好,略微想了想,决定亲自出门看看。

皇帝又要微服私访,立即惊动了锦衣卫,成千上万的锦衣卫散开来,将大致路线给控制起来。

一如既往,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以求万无一失。

朱钰身边更是跟着几十个锦衣卫,有的跟在近处,有的跟在远处,负责保护他的安全。

这一层层一套套,将皇帝牢牢地保护起来,朱钰一声令下,不到十个呼吸,就能调出一百个彪形大汉!

这回,朱钰经过深思熟虑后,不再像以前那样,穿着一套仆人穿的破衣服就出门去了。

他不打算伪装得太过分,于是换上一身白衣,腰上还挂了块玉佩,手里拿着把扇子,让人一看就觉得是哪家的公子哥出来逛街了。

放在地方,像这样的装扮,肯定是相当刺眼的。

可放在京城,反而是如鱼得水,不让人觉得半点显眼。毕竟像这种打扮的人,满大街都是!

和他们相比,朱钰也就是帅了亿点点,威武了亿点点,气质好了亿点点,仅此而已罢了。

“行,就这样出门吧。”

打量了一下镜子里的自己,朱钰笑呵呵地大步走了出去。

想了想,这次没有骑自己标志性的白马,而是特意换了一匹普通的棕马,借此来混淆视听,避免暴露身份。

沿着路边一路向前,很快便离开了郕王府区域,来到了繁华热闹的大街上。

每次来到这里,朱钰脸上都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这种人间烟火气,让他仿佛又回到了前世。

不过……

“百姓们的脸上,还是没几两肉啊。”

朱钰目光扫过街道两侧,所见之处,真正的平民大多骨瘦如柴,皮肤黝黑,模样凄惨。

他们大多数人穿着棉布衣服,这倒是让人眼前一亮,不像春夏时节,大多穿麻布衣,看着更惨。

倒是有些穷书生,穿着一身棉布长袍,在街边冷得直发抖,令人看了忍不住想笑。

继续往前走,街道上人来人往,越发热闹起来。

朱钰骑着马,身边还跟着十几个身材魁梧的大汉,身份显赫,自然没人敢招惹,一路畅通无阻。

很快便走出了这条街道,正准备朝锦衣卫镇抚司方向拐去,忽然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

“这是出了什么事?”

朱钰眉头一挑,好奇地凑了过去,成敬在一旁小声说道:“陛下,前面应该是英国公府。”

这样一来,皇帝就更加好奇了,张輗、张軏这两个家伙,又在搞什么名堂?

众人刚靠近,就听到一阵叫骂声。定睛一看,原来是几个衙役正在驱赶围观的百姓。

“看什么看?天天没事看热闹,晚上走路小心摔死!”

“真有这闲工夫,干点啥不好,天天看什么热闹?赶紧滚!赶紧滚!”

见有人过来,为首的衙役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竟大胆地喝道:“你们,看什么看?说的就是你们!快滚!”

“的东西,老天爷给你一双眼睛,可不是让你来……”

话还没说完。

只见一道寒光闪过,旁边的锦衣卫实在忍无可忍,抽出刀就劈了过去!

刹那间,衙役的喉咙上出现一道细长的血痕。

锦衣卫面无表情,缓缓收刀入鞘。

“冒犯至尊,罪该万死,杀无赦!”

旁边的几个锦衣卫也纷纷出手,身形如飞鸟般从马上跃下,腰间绣春刀寒光凛冽,将剩下的几个衙役砍倒在地。

直到这时,最先被割喉的衙役脖子上的血渐渐渗出,才缓缓倒下,脑袋也滚到了一边。

朱钰不由惊叹道:“好刀法!”

倒是没有打算阻止锦衣卫。

毕竟这些衙役,明摆着已经被权贵们训练成了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