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能把东西射出去的玩意都用上了,朝着绿皮的脑袋疯狂开火。
受北方议会雇佣的,几名憨厚的大角兽人推着车,将几门轻型火炮送上了高地,居高临下,黑黢黢的炮管正对着绿皮的上方。
开火!
......
最后一锤定音,彻底决定战局的是三百名忽然出现在平原东北方向的丘陵里骑马乘风而出的骑士发起的冲锋。
他们一路势如破竹,碾过了因主攻中路导致实力相对薄弱的绿皮左翼,黯淡盔甲,战马嘶鸣,默行肃杀的骑士像是一具具不知疲惫、恐惧、犹豫为何物的机器,他们已和身下的坐骑心意合一,驾驭马匹如臂使指,高速,高效的摧毁着绿皮的阵线和士气,很快就抵达了绿皮中路大军的侧翼。
这支北方军团的指挥官将头顶的红色卷边毡帽取了下来,捏在手中,俯望着战局:
居高临下列阵,经过加强训练的枪戟手已经证明了,完全有能力抵御住绿皮的正面冲锋,在交换比上也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位于枪阵后方,使用长短火枪和弓弩对敌人进行中近距离远程杀伤的战术也非常有效果,对绿皮这种主近身肉搏战的种族来说,贴近了打好过远远地射击然后箭矢或弹丸被那怪异的“waaaagh”能量偏移到不知哪去,白白消耗体力和弹药来的好。
盖伦·基尔希斯,观察着战局,他心里已经有了决断,即是对眼下的这场战事,也是对未来的决断。
他将毡帽往下一压,沉声道:
“让小伙子们用最快的速度,把弹药都打到绿皮的头上去!我要看到子弹掀翻这些野兽的头盖骨!”
“然后,准备进攻!”
参谋们忠实,且合格的去执行将军———同时也是一位正儿八经的比尔巴利大贵族(富商)家庭出身,属于出身就在罗马市中心(更类似魔都市中心)的地道上流人,家族财富如果全部砸入舰队,甚至号称能再弄出支无敌舰队来的:
盖伦·基尔希斯。
外表是一个中年男人的模样,不算英俊,也谈不上丑陋,只能说相貌平平略微往上。
眉毛似乎永远都是向上的,皱着眉,给人一种不好相处,很较真,做事一板一眼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眼睛,不大,炯炯有神,永远闪着精光,使那张脸看上去如此的严肃敏锐,他的部下们都非常坚决的服从这位领袖的指挥。
一是盖伦·基尔希斯是目前为数不多,手底下有对绿皮正面胜利战绩的埃斯塔利亚人“名将”。
没错,现在能打赢绿皮的,哪怕是中小规模团战———充其量,应该也只是野区冲突的将领,都已经可以享受到这个曾经独属于那些受米尔米迪亚女神钟爱幸运儿的头衔称谓。
二是盖伦会带队。
他进入军营的第一天就狠狠惩罚了数十名在没有通告部队解散,只是驻扎在城外修整,闲着无聊偷跑出去找乐子的老兵。
当着三千多人的面,把这些家伙的衣服都扒光了然后按在凳子上打,打完后又能自讨腰包,帮助手下的士兵们更新,添置武器盔甲。
主动拜访,慰问战士的亲属,对军官严格,倒是对底下的士兵就很好,甚至愿意自己贴钱去帮助士兵,能够收买人心,加上能力和背后的财力等多方面,一直是属于将领最受欢迎的那种。
当然最最最主要的还是,他能打胜仗,光这一点就将大部分自战争爆发以来表现不佳的统帅筛了下去。
毕竟跟着能打赢的统帅,才更容易活命。
尽管这次南下盖伦·基尔希斯手里接到的是一支新部队,完全陌生,但后者在比尔巴利训练整编期间,已经有了足够的训练和配合,欠缺的不过是实打实的战争经验,经过了今天的一战,以后这个缺点也差不多可以消去了。
在盖伦的组织下,北方军团以不到一半的人数差距,硬生生在绝大部分平原的地形上,扛住了敌人的正面冲击,稳住了己方的战线。
如果那支骑士不来,盖伦也有把握缓缓绞杀敌人的中军,然后平推过去。
第二章:萨麦尔
盖伦这支军队的士官参谋里,其中大部分是他的旧班底,追随盖伦在著名的“北方之火”军团只能服役,参战。
还有一些则是基尔希斯的家臣下属,是为死忠。
也是依靠这些同样很有能力,诚心实意辅佐他的人,盖伦才能快速地控制住军队,在“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下不仅完成了领兵权的更替掌握,同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还能超常发挥出部队的战斗力。
战况的发展倒向了对北方人有利的一方,绿皮的中军主力在承受着巨大伤亡的同时,又迟迟无法在阵线上取得突破,被居高临下列阵,严防死守的戟枪矛盾给死死的挡在内线以外,在侧翼溃败,骑士们冲势不减的杀向它们的后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