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极的想法吗!”
会场一阵吵闹,艾尔依然坐在仲裁者的位置上默默倾听,同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男人板着脸,一言不发面对诸多责骂,哪怕他的同伴,同为柏莫兹军务议员的几人在听到扬说出的提议时,虽然免不了内里怦然心动,脸上也只能纷纷对四周叫苦告饶,心里埋怨臭脾气的海军老将,一番话把柏莫兹人立于众矢之的。
但艾尔听来,却觉得颇有几分道理。
在敌人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再大的努力也无法弥补这样的差距,处处设防,等于处处不防,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部落联军发起东征,要考虑的确实,主要还是柏莫兹——迦拉兹这两座格达兹河中下游的城市,只要握住了两座中的一座,部落军队都有退回河西,伺机北返森林的后路。
而西南三城市,诺斯·卡帕斯、纽迦、德苏亚,位于米拉玛丘陵东南西南两端,其实根本影响不到联军的退路问题,他将来就是打了败仗退兵,也肯定朝北边回匹娜森林,疯了才朝西南方向这几座完全处于绿皮海盗舰队威胁下的城市钻。
补给也是一样,硬要说的话,柏莫兹港是西南五城之首,以一城之力供应部落这数万大军,至少短期内是完全足够的,东征战役不会拖的太久,艾尔有这个估算。
所以单从军事观点来看,仅确保柏莫兹、确保格达兹河在我方掌握之中,确实就是部落最好的选择之一,省时省力。
海盗就算重新占去西南三城,也无非是让艾尔丢了一块才入手没多久的兵源地,从军事上来说,也威胁不到部落的退路,只要艾尔拿下玛格丽塔的时候柏莫兹还在部落一方,那丢掉的地盘无非就是再打几仗的问题,要是海盗怕死直接跑了,那连仗都不用打,传檄而定。
但军事是军事,底线归底线。
站在艾尔的角度上来看,他肯定不能真的这么做。
防务防务,抵挡的是敌人的枪炮,保护的是己方的民心啊!
第五十六章:东征准备
最后因这事议会上争论不休。
迦拉兹人一开始附和大众声讨扬·拜伦·威尔逊的方案,但又忽然跳反,选择支持后者,局势上就变成了3v2,但柏莫兹本身体量就大,所以双方真要论实力的话是差不多持平的样子。
最后事情还是需要艾尔做出裁决。
他肯定了扬·拜伦的设想,但又坚决驳斥对方“放弃西南三城,只重要道”的做法,三地的人民也是人民!也是联军保护的对象!
所以一个也不能落下,不存在放弃哪里,坐视他们又一次沦陷,被绿皮、海盗凌虐。
艾尔一面要求各地整修炮台、加强港口防御,设立瞭望塔,近海巡逻队以侦查敌人踪迹,做好提前应对,同时号召各城各地居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朝内陆迁移,只要忍耐几个月到东征战役结束就行。
另一方面,他对集中力量确保柏莫兹——迦拉兹——格达兹河控制权这条退路的提议也很赞同,但又不能过于厚此薄彼以免让其他几城的人心不满,便采取了折中的办法:
扩大征募,将原本的征兵计划加快进度,毕竟民兵虽然主动进攻拉胯,但一柄长矛,一顶头盔,半身皮甲,或配上剑盾、钉锤,守城打个不太难看的战损比还是没问题。
毕竟还有保家卫国的士气激励。
两万人,初始目标就奔着两万人去,西南这一块往最大了算,加上在林子里的三城难民,人口估计就在百万左右,毕竟被犁了一遍,又生拉硬拽被刮了一次名为民夫实为苦役、奴隶的人口。
两万人,相当于五十分之一的动员比例,其实以这世界的征战烈度来说并不是很夸张,毕竟中古世界可以全民皆兵的势力太多了,人类体量大相对之下已经算好的了。
艾尔这次出匹娜森林的时候,部落的凡人辅助军,新军几乎倾巢而出,达到了两万人的规模,包括先遣军,但对先遣军出于政治考虑,并不准备让对方打头阵,而是放在后续增援梯队里。
六千人一军,共三个兵团,共一万八千人,其中三千人留守森林,一万五千人随艾尔出征。
全是经过血母信仰鞭笞洗礼的人类信徒,也是艾尔计划中未来王国军队的骨干。
他一口气分出一军六千人留在柏莫兹港,做守备,也做练兵,以老带新,一带二带三,一个月怎么也能勉强成点样子了。
艾尔估计敌人不会等着他一路打到玛格丽塔,他也不想打攻城战,野兽人身强体健怪物兵种多这个优势对普通城市还好,蛮牛们砍碎城门,掀翻城墙对面多半也就崩了。
但一国王都这样的巨城,绿皮当初也是用困,硬生生把玛格丽塔困死,不得不出降。
部落要是想凭血勇,肉体之力去硬攻,估计伤亡不小,而每一头野兽人怒角兽的损失都是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