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 作品

第一七二:米尔米登保卫战(五)

第二天蒙蒙亮的时候,搞毛亮就命令部队发起了进攻,火炮、弩车,投石机再次发力。

这让昨晚因为激动消弭了精力,大多数是夜半时分才刚刚睡去的居民神经蒙受了极大的压力。

但搞毛亮并不着急攻城,作为非人种族,绿皮的体力和耐性要比普通人类更强,它已经围住了米尔米登,除了临海的西边以外,绿皮的军队已经在她的南北东三面形成了合围。

虽然这一次没有舰队在手,能够完全将这座城市给围起来,但这也断绝了米尔米登从陆地上和其他还在坚持抵抗的堡垒据点之间的联系,除了位于海岸,有着船只可以进行海上联络的一号堡垒外,其余的据点都随着绿皮的大军压境,围困米尔米登而暂时失去了联系。

它们是生是死,是沦陷还是成功守住暂时就不得而知了。

但到这一步,搞毛亮发现它如今面临一个有些艰难的局面:

放手武装平民的米尔米登人,在短时间内动员并武装起了超过十万的民兵“战士”起来,也许这些人能否成为合格的“战士”需要打上引号,但无法忽视的是,他们手里的长矛只要用力刺出,照样能够杀死一头凶悍的绿皮大只佬。

狭长的黑湾半岛上如今敌我双方聚集起了近百万人口。

出于防务的需要,以及让士兵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同时,万一最终城市沦陷,绿皮进行大屠杀可以让妇孺们逃出生天,在正式开战前米尔米登已经联系了矮人的舰队,联盟人,通过海运将大量的老弱妇孺给接走。

为了尽快将妇孺迁揍,他们将直接在阿尔加利斯的土地上下船,得知这个消息的米莎承诺将会由联盟军团接应这些老弱撤往联盟的境内,前往卢西尼周边进行安置。

在长女摄政和她父亲的角度下,包括米尔米登在内的边境亲王领(至少西部)在战后已经是联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们接受起来自然没有什么顾虑,反而表现得十分积极。

战争难民的到来还能促进国内的爱国热情,像是卢西尼这座“不太忠诚”的城市,因为源源不断的收容逃难而来的流亡者,如今从上到下都已经是坚定的支持长女摄政率军东征,抗击绿皮;支持艾尔陛下远征恶地,支援矮人的忠实拥护者了。

毕竟如果米莎不东征去“联防”阿尔加利斯,等到绿皮打过来,战火就会在卢西尼的领土上燃起,那时无家可归,沦为难民的就是他们了。

艾尔是个明君,虽然卢西尼人,或者说提利尔国内至今都还有人对提利尔在上次战争的失败,被迫遭到了吞并——或是被绑架进了联盟的事耿耿于怀,但大多数人,尤其是受到艾尔政策、制度主要惠及了的平民、中下层都不会否认这点。

而且除了外表稍微特别一点以外,“野”兽人可比“绿皮兽人”要亲切多了。

他们憨厚,诚实,信守承诺(艾尔强推这点),哪怕是对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也非常热情,艾尔在用自己的努力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类这一大多数对兽人这一少数群体的歧视和刻板印象,他是真的在努力创造一个“种族平等”的社会。

......

随着绿皮的抵达,战争的号角正式吹响,“大转移”之后的米尔米登全城也依然有着超过三十五万的人口,并且半数以上如今都已经编入了军事或是准军事序列,这个数字几乎和城外围城的绿皮相同甚至还要超过搞毛亮现在麾下的兵力。

纵然经过仓促训练的民兵在战场上或许需要三个打一个才能和一头绿皮大只佬形成均势,但城墙的防务极大的强化了他们在这片战场上所能发挥的作用。

搞毛亮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

以和守军几乎同等的兵力去进攻一座防备坚固的城市必然会遭受极大的伤亡。

但它又无法拖延。

因为每托一点时间,黑岩堡那边分出胜负的可能就大上一分,海门关、联盟,一北一南,一东一西,群山王国和联盟人将绿皮夹在了中间,并且随时有可能前来增援米尔米登的战事。

上一次没能拿下比尔巴利,最后统合了南方,扩军十万的艾尔北伐搅局,破坏了大军阀的计划。

这一次搞不好是联盟和矮人联军前来......那样的话,海岸线被封锁后,搞毛亮再想东山再起,或许只能朝内陆发展了。

不过那就不可能像它在恶地那样,呼啸间战帮云集了。

而且如果在米尔米登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战帮折损过半的话......联盟人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就算是马托卡这种已经在边境地“恶名昭著”的叛徒城市,或许也会按耐不住蠢蠢欲动,要趁着绿皮衰落的机会为自己洗刷耻辱......

思索间,大军阀最终还是做出了决断:

打!

即刻发起猛攻!

赶在其他变数入场之前!

就算拼光麾下的战帮,只要能攻陷米尔米迪亚,将这里屠戮一空,洗劫一番,也能极大的震慑整个边境亲王领。

哪怕这一次最后还是失败了,搞毛亮也完全可以带着战帮撤回恶地去,有了在矮人和边境亲王领身上刷到的名头和资源,它在恶地的发展只会比此前更快更加迅速,它还有下次,下下次,下下下次卷土重来的机会———如果旧大陆实在难打,不行它还可试着朝阿拉比发展?

绿皮不是只进不退的物种,相反这些野蛮,残暴,又狡诈的生物过去没少做这种“抢一把就跑”的卑劣行径,它们不是无脑朝着敌人发起自杀式攻击的蠢货(部分时间不是)。

哥巴德·铁爪和大肚王·咕噜在继续战争不可为的时候也会果断带着战帮撤退开溜,对绿皮来说只要它们取得过“成功”,那名头就已经拥有了,失败或许会使其受到打击,但哪怕是一无所有,强悍的军阀只要不死,依然能重新崛起。

和一号堡垒所经历的情况一样。

下定了决心的搞毛亮没有再搞试探之类的动作。

在连续炮击了半个周之后,工程器械已经打造完毕,在第六天的清晨,在晨雾和火药制造的硝烟掩护下,绿皮完成了进攻部队的集结,南北东三个方向的绿皮咆哮着发出震天动地的“waaaaaagh”!

它们对米尔米登发起了全面攻势。

从清晨一直到晌午,围绕城墙双方展开的血战就未停止过,每一分钟,敌我双方都会有大量的士卒倒在战场之上,米尔米登有着整个边境亲王领最强的武力,在获得矮人的援助后,光是单面城墙上的城防火炮就多达二十门以上。

这也是整个边境亲王领未曾出现过的火力,除了查士丁尼皇帝南征黑火隘口的时候帝国大军出动了三百二十七门火炮以外,米尔米登之战或许是上百年来在边境亲王领爆发过最激烈的一场战斗。

一天下来,光是消耗的炮弹就多达四千余枚,守军猛烈的火力打击一度造成了蚁附攻城的绿皮溃逃了数次,都被大军阀的督战队给镇压了下去。

激战一天,绿皮取得最好的战果也不过是成功的攻了上北面防线的第二道城墙,在上面短暂的控制了一块不超过十米的区域,但很快就被米尔米登的“米尔米迪亚之子”,也被称为“公民卫队”的精锐士兵使用长戟给赶了下去,重新保证了城墙的完整控制权掌握在米尔米登人手中。

这支公国的精锐军团顾名思义,信奉的是战争女神米尔米迪亚,他们信仰虔诚,战斗技艺精妙,虽然只有六千人,但每一个都是意志和武艺同样坚强的战士。

米尔米登是边境少数的,有明确的“官方信仰”的城市,或是说公国,这里的人大多信仰战争女神米尔米迪亚,后者在尝试升格为“南地的全能女神”时,也潜移默化的把边境亲王领也纳入了“南方”的这个地理概念,米尔米登人对此没什么异议,毕竟他们本来就在“帝国南方”,和传统意义上的南方王国,即埃斯塔利亚和提利尔关系又亲近,对做“概念上的一家人”没什么排斥的。

西起伊娜拉,东至黑色山脉,以黑火隘口和索尔要塞为分界线,此地以下为南。

和艾尔正在实施的那个,占有边境亲王领后建立“南方帝国”或者“大南方联盟”的规划相符合。

可见前者(双王国)和后者(新联盟)是一脉相传的继承关系,不是造谣污蔑所称的篡国、吞并......

因为处于四战之地,对战争胜利的渴望逐渐寄托在了米尔米迪亚这位战争女神的身上,于是这座城市过去弥漫着氛围浓厚的战争女神崇拜,公民喜好决斗、讨论兵事,那些狂热的士兵在退伍后甚至会转为神职,作为米尔米迪亚的牧师、祭司,当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些人就会热情无比的加入战场,激励士兵们的勇气和为了更大的利益而不惧牺牲。

他们过去可以使用来自米尔米迪亚的战争魔法,但在女神失踪后牧师们也失去了释放神术的能力,这让这座城市对女神的信仰稍稍有些衰退,不过米尔米迪亚的狂热信徒们依然能够抄起武器用肉搏的实力来证明自己信仰的牢固和强大。

那些退伍后“转业”进入神职人员领域的老兵们可不比南方那些已经享受太多安逸日子的同行,他们依然维持着神职者必然披甲持锤的优良传统。

“无有坚甲利兵,不能捍卫真信!”

他们穿着重甲,只在外面套上一身纯白带金的罩袍,胸前刻画着象征米尔米迪亚信仰的长矛图案,腰间用锁链拴着经文“圣矛录”,一手持盾,一手持锤,至少也是个精英单位。

比起享受和平太久以至于文恬武嬉太过颓废的埃斯塔利亚人、提利尔人来说,米尔米登人反而更像是真正的,合格的“米尔米迪亚战士”。

每一段防线上都有两位以上的的战斗神职驻守,他们能极大的鼓舞士兵的勇气,遇到顽敌的时候也会身先士卒,奋战在第一线。

即便是凶蛮的大只佬也不定能在面对这些狂热的战斗信徒时讨的了好。

在作为米尔米迪亚信仰的两个主要国家、圣地,埃斯塔利亚和提利尔先后“沦陷”于“异教徒”之手后,战争女神的信仰在旧大陆范围内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据说帝国的焰阳骑士团曾考虑过对联盟发动圣战远征,夺回“圣地”,但被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所迫使其打消了决议,但也有不少人因为对现状的失望而选择了“退团”......

但米尔米登人依然坚持着他们的旧信仰,并将这一切视为了女神对信徒和她自身的磨炼。

他们宣称:

米尔米迪亚曾经以女王之身重登神位,在她即将跃升为全能女神之前,也将有一场试炼等待着她,这就是米尔米迪亚为何会神隐的真相,女神已然降临到了凡间!她将重新走上伟大的封神之路,夺回自己失去的之后正式成为全南方的万能女神......

虽然夺回“失去的”是指什么没有明说,但大概都晓得是对某人和某个国家的敌视。

出于一种“为神明牺牲”的狂热思想,米尔米登的神职人员在战斗中展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他们将历战而死视为对女神的奉献,最终将促成米尔米迪亚的回归。

这种迎合了当下米尔米登面临的某种意义上“末日考验”的氛围,让这座城市逐渐蒙上了一层圣战、神圣牺牲的光环,军民的抵抗意志非常顽强,绿皮围城的进展十分缓慢。

在攻城这点上,绿皮一直较为弱项,虽然米尔米登的防御不比海门关,但同样不是那么好攻下的。

搞毛亮的军队在米尔米登的城墙上撞了个头破血流,但它们同样取得了不小的战果,连续三天的鏖战中,绿皮投石车向车内抛投来自恶地的“会流动火”,重现了绿皮在海门关使用过的战术。

搞毛巨像,这一搞毛二哥赐福的象征,会动的丑陋巨怪,由泥土和岩石,还有粪便组成的污秽之物。

也是搞毛亮被疯癫的绿皮萨满们认为是“搞毛二哥神选者”的重要象征,因为除了它以外,近些年来从未有过绿皮军阀能够制造出搞毛巨像在自己麾下效力。

在大地的震颤声中,两尊搞毛巨像从两个方向迈着缓慢的步伐移向米尔米登,这高过了城墙的怪物,顶着守军惊慌的炮火攻击,身体在进军的过程中不断破碎,却依然坚定的完成了自己的目的。

它一头“撞”上了城墙,将北城的外墙彻底压碎,和城墙上绝望的士兵一起轰然倒地。

而另一头搞毛巨像则毫不留情的踩着“战友”的躯体继续朝城内迈进。

在这种超越人类的怪物面前,长矛、刺刀,毫无意义。

守军没有想过城墙会被以这种方式攻破,虽然他们知晓绿皮之中存在“巨像”的消息,但毕竟未曾亲自见识过它们的存在,所以未有防备。

比尔巴利人当初应对绿皮的巨像措施就是设立隐蔽火力点,等到绿皮动用巨像的时候用最好的炮手进行集火,只要能打散它们的双脚或是双臂,威胁度就小了很多。

面对完整的巨像,普通的士兵即便再多也也没有意义,它甚至可以靠碾压和踩踏就能造成大量的杀伤,更勿论那些在搞毛巨像撞倒的城墙缺口处蜂拥入城的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