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寒 作品

第一八一:马托卡反正和米尔米登陷落

经过莱茵等人和海门关的洽谈之后,远征军顺利通行。

虽然说是帮忙,然后还没帮上什么就放鸽子的事多少会让人有点难堪,但知道作为统帅的塞蕾斯汀、莱茵等人没有决断权,海门关矮人还是尊重并祝福了他们的新征程。

毕竟帝国朝边境亲王领增兵,同样能够分担矮人过去面对绿皮的压力,以及遏制搞毛亮正在围攻米尔米登的大军。

黑岩堡的战事在艾尔率军前往后倒也不急先锋军现在这七千人了。

并且出于对盟友的责任,海门关还调动了黑水湾舰队配合了帝国人的这次行动,将先锋军直接运到马托卡,借助绿皮在海权上的脆弱,直接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

本来就不甘心臣服于搞毛亮的马托卡人私下一直在做着各种小准备,最后他们选择直接“哭秦庭”,请帝国援兵也是无可奈何的举动。

毕竟矮人肯定不会在自己家的事解决完之前就来帮边境亲王领的诸公国。

而想要依靠马托卡人自身的力量去完成“茅塞顿开拨云见日”———“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奉义讨贼”这一系列计划多多少少有点嫌自己脖子硬,毕竟以边境普遍松弛的武备,和南边那支绿皮战斗力上多少存在一定的差距。

不依靠外部支援,搞毛亮如果真的打下了米尔米登,搞它那一套野蛮王国的设想,等到将来帝国的远征军来,在边境亲王领的地盘上和绿皮大开杀戒,遭罪的是这片土地,马托卡作为准前线之一,以及第一个开投降带路先河的边境公国,免不了要遭清算。

于是思来索去,眼瞅着北边帝国天兵天将似乎随时可能南下,到那个时候阵前倒戈,且不说那位聪慧不似绿皮的大军阀有无防备,就说这样能不能免去责罚也是另说。

马托卡人干脆决定赌一把,当初他们也是在搞毛亮的威胁下被逼着赌了一把,相信大军阀的承诺,于是侥幸得以保全,现在无非是再赌一把,就赌衰落,落后,还和几百上千年前没什么区别的绿皮不是老大哥的对手。

这样也算在关键时刻跳反———起义,看着马托卡人摇来了帝国援兵的功劳下,之前的那些行为完全都可以归结为“忍辱负重”“保全百姓”,不仅没错,反而有功!

于是他们决定冒险一搏。

为了摇动帝国,他们干脆咬着牙把建城宣言和亲王佩剑,这两件最能象征马托卡这个边境“亲王”国统治权力的东西给使者捎去了阿尔道夫宫廷,献给当今的奥托·弗兰茨陛下。

边境这一大块肥沃的,从东到西加起来甚至不逊于南方王国的土地如果能通过这个机会被纳入帝国的控制之下,哪怕只是自治度较高的“疆外自治领”的形式,对御座的威望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加强,要知道过去因为这片土地主要人口都是人类,又和矮人关系亲近,加上和南方王国又有传承血缘上的联系,属于三头都讨好,都有利的那种,强如伟大者查士丁尼陛下携大胜之威,也只是逼迫诸多大小亲王们“去王号”,并没有说直接吞并这里。

如果奥托皇帝能够做到这一步,毫无疑问是一桩可以流誉后世的伟业。

马托卡人赌的没错,御前会议确实非常动心。

边境亲王领广阔的,但依然欠缺开发的土地能够极大的缓解帝国如今境内的人口压力,广袤的平原能够开垦出不计其数的良田,北边的黑色山脉、西边的南方山脉,矿产丰富,更最南方的阿尔加利斯出海更是直接就能航向阿拉比、露丝契亚,如果能将东西边境领纳入帝国的疆域,之前皇帝想要在埃斯塔利亚建立殖民前哨加强在新世界影响的章程立刻就取得了迟来的巨大成功,一个哨站如何比得了一整片随时可以通过黑水湾、盗匪海进入浩瀚洋的良港土地来的高效有用呢?

商人们会支持,因为有了边境亲王领的地盘,他们从帝国腹地通往震旦、南方王国(联盟)、阿拉比新世界矮人等地方的距离就缩短了许多;军队和勋贵天然就支持一切开疆扩土的事业,只要打仗,他们就有军功,有晋升的机会;国教也会支持“名正言顺”的扩张神皇信仰的行为,让信仰“混乱”了几千年的边境亲王领投入帝国的治下,皈依西格玛正信,这无疑会加强大公会议的权威,弥合当下越来越严重的分裂;

连遭受压迫最严重的工人、农民们也会支持扩张国家利益的行为,这样他们或许还有机会前往这片据说很广袤,人口却远比国内稀薄的肥沃土地上成为丰衣足食的自耕农.....

于是在马托卡的“献土”行为利诱下,帝国或者说皇帝本人很早就有了向这片土地扩张的打算,当前的奥托·弗兰茨陛下并不甘于做一个守成,碌碌无为的君王,继位以来一直在努力做事,也许有的事情因为其手腕和能力的不足起到了负面效果,但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他不甘平庸,接受犯错,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这也是帝国宁愿面对趁盟友打仗自己偷摸发育的负面指责,也要要求先锋军转向去“收复,守护马托卡”的原因。

在阿尔道夫得到了满意的,面上要做出“感恩戴德”的答复之后,马托卡人立刻就开始加紧为“喜迎王师”做准备。

先锋军虽然只有七千人,但其中大部分都有教会背景,属于职业武士,平均水平放到边境亲王领来已经可以说是“精锐”,击败那留守的三千绿皮不是问题,但关键问题在于那三千名作为人质的妇孺上面。

在大军阀一路打到米尔米登之前,为了表示自己信守承诺,同时对马托卡人“顺从”的嘉奖,大军阀授意马托卡的驻军释放了一千名人质回去自己的家庭。

这行为不管如何,整体来说还是搞毛亮信守承诺的一个表现。

不过决定了要反正,做了第一个投降派,也要做投降派里第一个“首义”之国的马托卡人自然不会因为大军阀的一些“小恩小惠”就被收买。

在确定了帝国会下场,并且和海门关的先锋军联络上之后,他们就安排好了一切。

在搞毛亮打到边境亲王领之前就为它主动效力的非绿皮数量不多,也就几百人,这点人显然不足以替大军阀控制它打下来的大片“领土”,只能靠以大人奸管理小人奸的方式,比如一个老资格的人类效忠者,下面管十个本地主动或被迫为绿皮服务的效力者,这些人下面再管一部分以此类推的方式。

但地方的主要权利还是在各个城邦、公国自己人的手里,实际上和独立自治也没什么区别。

过去或许这其中有部分自甘堕落,或是单纯畏惧绿皮报复的人会遵循搞毛亮的命令,但现在既然帝国援兵不日就将抵达,这些人也不是什么铁了心要给绿皮当奴才的走狗,搞毛亮没那么大的利益给他们,因为绿皮攻伐的迅速,这些人也没在为绿皮效力的时候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行,所以轻易就被策动“反正”。

他们一旦开始心怀二意,绿皮留下监视地方的,更可靠的那些效忠者无疑就成了聋子瞎子。

先锋军趁着一个能见度极低的夜晚悄悄在马托卡人的接应下悄悄自一处野外的天然港口上岸,暂且埋伏起来。

在确定了部队抵达的时间之前,马托卡人就在给城外驻军绿皮和作为人质的妇孺们送去物资的时候,悄悄捎带去了一些武器工具,同时留下了一些精干的士兵藏入妇孺之中。

绿皮并不怎么在意这些,只要那些带小虾米的母虾米们不走,城里虾米稀稀拉拉来人它们也不管,至于管事的指挥也只当是妇孺的亲人按耐不住思念前来相会。

在先锋军确定发起进攻的时间后,马托卡人以运送物资为由,将五百名精锐的本地战士伪装成运送的劳工,又将两千名先锋军士兵藏在了木桶、麻袋中,称是要一次送够物资,借助他们搬运卸货的时候,为了防止冲突发生,绿皮一般不会靠近周边的机会,抓准时机解开伪装,直接杀奔人质们居住的镇中。

而已经得到了消息的女人们也即刻在约定好的,面向绿皮的那一面通道、房屋各处开始放火阻碍敌人穿行,又取出提前运入的武器分发下去,将女人们武装为士兵抵抗绿皮。

塞蕾斯汀亲自领着精锐的护教武士冲杀,没有一头绿皮是她的一合之敌,这场里应外合的奇袭很快就打崩了绿皮的士气,它们见事不可为之后遵照了大军阀的旨意,也不恋战,打算直接西奔而去,但为了尽可能的延缓大军阀知道消息速度的先锋军早已埋伏在了敌人逃遁的方向上,半数骑兵的先锋军不管是冲阵还是追逃能力都十分强悍,很快就在马托卡城外轻易击破了这支留下来的绿皮驻军,统计斩俘后共有两千三百余,也就是说敌人几乎十不存一。

这种比例的伤亡,绿皮很容易被打崩之后晕头转向,开始流窜作乱。

马托卡人因解放者的到来欢呼雀跃,但塞蕾斯汀和莱茵可不会因为这场简单的胜利就感到满意。

他们知道更严峻的挑战肯定还在后面。

因为一则坏消息也在他们替帝国“收复”马托卡的第三天从南方传来:

在经过了长达两月的围攻后,米尔米登陷落。

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米尔米登的失陷并非力所不及,而是面对强压下的暂避锋芒。

南方联盟的摄政米莎向米尔米登人提出了这个建议,矮人也表示支持,于是在敌人的进攻越来越迅猛的情况下,米尔米登人最终做出了转进的决定。

通过联盟和矮人船只昼夜不停的运载,最终留下来守城的军民大半都被运到了阿尔加利斯境内,米莎亲自率领大军接应这些邻居家的难民,并且一路护送他们撤入卢西尼境内。

而绿皮在夺取了这座边境亲王领唯一一座挡在它们面前的硬骨头之后,南边也是避战被搬空了的阿尔加利斯,放眼望去,只有东部的阿肯多夫以及......

降而后叛的马托卡两座城市,还不顺从大军阀的“野蛮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