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阻止终焉灭世的这个大方向上,万物牧神是值得信任的,她的存在本身和这个世界息息相关,作为从“复苏”之力中诞生的人格化新神,即便作为其存在根本的“世界复苏”阶段结束,只要这场影响整个中古世界的气候复苏影响依然存在,那么万物牧神也仍可以作为一位属于自然领域的神明长久的存在下去。
而如果终焉之刻秩序方救世失败,中古被混沌所灭,那万物牧神的结局也会和那许多名字埋没在浩瀚历史尘埃中,曾经尊贵无比的神祇一样。
要知道光是凡人所能把量的,在世界以内的时间尺度,就已经磨灭了多少伟大的存在,何况世界的灭亡与新生,轮回这般发生在更宏观维度下的事,牧神的存在将和中古世界一同死去,也许会有少数遗产被旧世界的幸存者所继承,而这些上个轮回的死剩种们也许会在新世界,成为新的神明。
但那也是一次全新的轮回,和已经灭亡出局的没有任何关系。
......
牧神的力量很强,也很弱,并且还在可持续性的衰弱下去。
她代表的复苏之力很强,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是作为中古世界当下的自然之“理”中作为“大势”,“天命”存在,是一种斗转星移,潮涨潮落的自然伟力,理论上,她如果能完全掌握这股力量,那么塔尔“自然之神”的头衔也将轻易被其夺取,但作为“规则”存在的复苏之力本身是不会被任何外力所完全控制的,哪怕这个操控者是诞生于其存在本身的神明,也不可能。
牧神就像是一辆沿着既定轨道奔跑的列车诞生了自己的灵智,她可以推动复苏加速减缓,可以让火车在某些“站台”多做停留———比如对匹娜森林,对艾尔治下南方王国的特别关照,但却不可能扭转列车的轨迹,跑到另一条道上,也不可能变成火车人,跳起来暴揍敌人,牧神只能动用这股力量所代表的“势”中的部分,去做自己的事,但“列车”注定是要抵达终点的。
她的力量在复苏阶段,在艾尔降临之前达到过顶峰,但随后就缓慢而坚定的步入衰弱,复苏之力就像地震、海啸一般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存在,那么有其鼎盛,自然也就有平复的时候。
在全知者曾向艾尔展示过的一些对未来的推演、预案中,他们曾经有提前结束复苏阶段,让列车提前停车,尽可能保留复苏之力的计划,让万物牧神以身为刃,化作一位超越了凯恩之剑的强大“武器”,由一个被选中的人执拿,进入纳垢花园,劈开慈父的坩埚,然后给胖爷爷狠狠来上一下,让其中的复苏之力和瘟疫之神的力量相碰撞。
自然的复苏之力和纳垢所象征的万物之腐一体两面,相生相克,如果一切顺利,那这一记伤害不仅将会重创邪神中的最古老者,甚至还能够“杀死”纳垢,把不生不死的瘟疫之神,腐败之神短暂的送入“死亡”。
而这个“短暂”是以神灵的尺度来看,以凡人的生命长短来看,哪怕最最悲观———对纳垢信徒来说乐观的预计,瘟疫之神也要以凡世尺度中的几千年才能回归领域。
而在这之前,混沌阵营缺失了最重要的一角,纳垢的陨落导致其“缺席”将会让混沌阵营无法再“完整”,其他的三位邪神也不会放过这种侵蚀纳垢领域的机会,这一博浪沙之击的计划,虽然成功的概率渺茫,但如果功成,却至少能为凡世延续数千年的寿命。
但持握武器的人至少也要有拔出凯恩之剑的,艾纳瑞欧的水平,此计才有十一的成功可能,最终也没为四母采取,慈母作为牧神的“老大姐”表示了坚决反对。
但由此也可见得,万物牧神在五印阵营中地位比较低,在那四个女人的后面只作为小跟班,在全知妈和血母的眼中甚至干脆和“武器”“工具”一档。
现在的牧神是算上四母和莉莉丝,六个“女人”中最弱的一位神明,在艾尔建国后,有意的扶持尊崇自然宁和、万物共存、均衡之道等信条的牧神教派扩张,让“第三方”作为辅助制衡现在或许稳定,但等到混沌重来后就不定会出多少问题的被五印主导的联盟社会。
四母和四神的信仰都是推崇感性的,哪怕看起来最为“理性”,理科思维的全知信徒中也有这类问题,自然宁和———万物均衡之道,能够作为很好的制衡,防范措施。
战争教会的遗产也被艾尔分了一部分给牧神信徒,让万物牧神的信仰在联盟这个本土人口近千万的国度中扎根发芽,神明也得到了来自信仰的注入,这样也能保证即便复苏之势终结,万物牧神也不会一蹶不振,尽管作为自然神明而非四神(母)那样的存在,信仰的辉煌并非直接决定牧神神力强大的根本因素,但有好过无。
牧神的力量弱小,存在感也一直很低,四母要和艾尔发“通告”或是“秘信”,都是直接到他本人耳边,而牧神则需要通过一些辅助手段,比如这次通过祭司、法场来和艾尔达成“面对面沟通”的效果。
是的。
当面。
......
艾尔抬起头,看着鹿女,后者腼腆一笑,目光中泛着如秋水般的温柔,将他拥入怀中。
【基石,厚土,承载一切之人......我永远在你的身后】
艾尔感受着祭司的体温,她的柔软,以及那种萦绕在他心头的奇妙触感。
他和一位成熟,温柔,纯洁的神灵祭司在神祇的图腾前相拥,亲密的宛如恋人、母子。
而那位神祇却并非高高在上的旁观,怒视或是默许。
她切切实实的来到了现世,来到了艾尔的面前,就在她的这具化身,这具躯壳的体内,和艾尔相拥。
“你的温柔抚慰了我。”艾尔贴在牧神的耳边喃喃自语,目光似乎看到了那充满战火、杀戮、血腥斗争作为主旋律的虚幻未来。
“但愿我们彼此都能互不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