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猫猫 作品

第1186章 绝对惊喜

第1186章绝对惊喜

媒体综评,七十七分。

惊喜,绝对惊喜!

尽管不是九十九分这样的赞誉狂潮,但“大象”回归北美市场扭转口碑,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漂亮答卷。

从分数就能够看出来,争议依旧客观存在,显然这不是一部人见人爱的作品,但争议反而令人好奇,在如此媒体综评的掩护之下,赞誉和肯定毫无疑问占据上风,所以,普罗大众又会如何看待它呢

略显意外的是,影院分数早早公布了结果。

此前说过,所谓影院分数,由观看电影结束离开放映厅观众们填写的评分卡综合统计出来的分数。

这一项分数,比其他任何数据都更加直观地反映,普罗大众的喜好——

“怒海争锋”,b。

“蝴蝶效应”,a。

一目了然,从影院分数就能好看出观众的取向,最后“蝴蝶效应”制造票房佳绩,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

但一般来说,影院分数局限于大范围上映的作品。

一来,参考样本足够。

二来,影院分数统计机构主要和大型连锁院线合作。

自然而然地,在艺术院线点映的作品很难很难产生影院分数,有些作品一直到下线为止也没有评分。

然后,意外出现了——

“大象”的影院分数上线。

这件事,甚至引起“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等主流媒体的注意,并且第一时间给予报道。

根据报道显示,尽管是点映,但这次“大象”所有场次门票全部售罄的情况,为影院分数提供足够样本;他们破天荒地给出一个参考分数。

不过,影院分数做出特别说明:点映数据,仅供参考。

核心信息在于,点映期间,评论分数以资深影迷、狂热影迷、专业人士为主,和普罗大众反馈的分数还是存在些许区别。

尽管如此,影院分数的登场依旧令人眼前一亮——

a-。

媒体:倒吸一口凉气。

尽管这是点映期间的参考分数吧啦吧啦,道理人人都懂,没有必要再次重复,但真正亲眼看到这个影院分数,所有媒体还是惊呆了。

怀疑自己的眼睛!

此时,“戛纳反馈”在网络论坛终于激荡回响。

在二十年后,社交网络平台的存在,允许人们第一时间无差别地阅读来自前线的反馈,前往戛纳电影节的人们时时刻刻通过智能手机抛出重磅,全球各地的电影爱好者们不需要前往戛纳也能够“云出席”。

现在,则不行。

一直到现在,戛纳已经过去整整七个月,“大象”的点映才终于让各大论坛里围绕点映的网友讨论浮出水面。

“电影让普普通通的一天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先锋!整部电影里集体性失语的表现方式通过平静的镜头语言折射整个社会的现状,真正意义地把学校演变为社会的一個缩影。”“人们忽略了格斯-范-桑特的镜头运用,个人认为,他有意识地为电影注入些许温情,以此消解暴力的残酷。”

“电影镜头的拼接行云如水,钢琴演奏和游戏画面的衔接,在不同风格不同逻辑的影像里找到了衔接点,并且最后利用蒙太奇手法展现镜头背后隐藏的真正力量。格斯-范-桑特厉害!”

“某种程度上,我想起了迈克尔-哈内克(ichael-haneke),关注媒介在电影和现实之间发挥的不同作用。格斯-范-桑特初步具有大师气象。”

此时此刻,当人们关注网友评论的时候,这才意识到,早在戛纳,“大象”引起诸多争议,那些争议里就已经充斥了赞扬。

并且,伴随时间的沉淀,越演越烈。

等待戛纳电影节落幕之后,细细回味,重新冷静下来整理思绪,脱离电影接着电影狂轰乱炸的日子,真正拥有时间和空间去回想那些电影,它们在自己记忆里呈现出来的感受和反思又会呈现出不同模样。

“今年主竞赛单元里,佳作确实不少,但不得不说,‘大象’的余味堪比‘狗镇’。”

“在戛纳的时候,我不喜欢‘大象’,甚至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但现在,我怕最经常回想起来的电影就是‘大象’,我需要前往电影院观看第二次,”

“我是‘狗镇’坚定不移的支持者,但现在看来,格斯-范-桑特没有那么戏剧化,反而展现出了深度和广度。”

戛纳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的时候,因为召回剧组名单而引发争议,“神秘河”、“狗镇”等等热议作品的缺席毫无疑问是巨大遗憾。

大半年过去之后,这些作品陆陆续续登上大屏幕,观众们终于有机会自己担任戛纳电影节主竞赛的评委了。

热议,焦点,争论。

全面沸腾。

媒体们再也控制不住好奇,按照如此趋势,“大象”的周六和周日点映脚步,难道真的能够带来惊喜

仅仅只是一个念头,就忍不住亢奋。

坦然承认,“蝴蝶效应”的成功是一个巨大意外,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安森居然就这样统治了票房市场;相对而言,“大象”无缘票房则是共识,但这部电影已经登顶金棕榈,毫无疑问是安森职业生涯的重要突破。

然而现在,“大象”居然也有机会在票房市场带来一些惊喜

事情,一下就有趣起来了。

即使是汤姆-克鲁斯和威尔-史密斯也无法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颁奖季作品,目前正在好莱坞活跃的演员之中,恐怕只有汤姆-汉克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两位演员了——

不管是类型电影还是艺术电影,对观众来说都具有吸引力。

当然,杰克-尼科尔森、罗伯特-德尼罗也拥有这样的号召力,不过他们在主流票房市场的表现稍稍弱一些。

所以,正当人们以为安森是下一个汤姆-克鲁斯的时候,结果却发现安森居然是下一个汤姆-汉克斯

想象一下,“蝴蝶效应”依旧正在热映期间,“大象”的登场居然还能够创造惊喜。

难怪媒体一片喧嚣了。

本来不应该关注“大象”票房的,因为点映期间着实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但现在各大新闻媒体都忍不住。

一波全新狂潮,正在悄然攀升。

然而,作为当事人,安森却没有感受到——

不阅读新闻,不浏览网页,暂时屏蔽埃德加和伊芙,好莱坞仿佛另外一个世界,然后就可以发现,在好莱坞之外,还有一个广阔的世界,电影非常重要,却也没有那么重要。

安森依旧按部就班地在纽约享受表演生活,全心全意地进入角色。

一直到周六,安森忽然想起来,“大象”正在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