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猫猫 作品

第1293章 酣畅淋漓

第1293章 酣畅淋漓

丝滑,顺畅,行云流水,堪称完美——

一切的一切,全部顺利归位,没有异常也没有磕绊。

混乱,消失;颠簸,平复。

秩序,重新恢复井然。

难以置信。

静静地,科迪不由闭上眼睛聆听旋律享受安宁,思绪在涓涓细流地摇摆之中轻轻摇晃,沉浸其中,心脏跳动的声响悄悄融入弦音的撞击里消失不见。

一切,顺利地不敢相信。

过去这两周以来,剧组里里外外多么混乱多么狼狈,此时此刻的震撼和冲击就多么汹涌多么疯狂。

那些意外那些状况那些碰撞,那些烦躁那些痛苦那些不安,最后居然全部演变为眼前这一刻的燃料,一股语言无法描述的满足感在胸口持续膨胀。

似梦似幻。

因为太美好也太流畅,以至于科迪产生些许怀疑——

一点真实感都没有。

这,不会是一个梦境吧

睁开眼睛,日上三竿,然后发现刚刚的一切全部都是一个梦,只是自己因为心力交瘁而昏昏沉沉睡过头,猛地从梦境里惊喜,宛若自由落地撞入地面般心脏炸裂开来,一身冷汗,惶惶不可终日。

否则,还有什么更好的解释呢

安森那么善良那么亲切混乱和意外如此顺利得到解决围观群众以及博物馆游客如此温顺听从安排

怎么可能!

深呼吸一口气,科迪强迫自己睁开眼睛,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还不如早死早超生。

光亮,进入眼帘,但科迪很快意识到:

这,难道是现实

科迪转头看向一旁:亨特,狂热歌迷,一个麻烦。

信息自动出现在脑海里,验证眼前一切都在真实发生。

还有导演曼高德也是如此。

曼高德全神贯注地盯着监视器屏幕,似乎被卷入屏幕里,浑然忘我。

明明剧本上的这一场戏已经拍摄完毕,但曼高德也不曾中断拍摄,那模样那表情,完全沉浸其中,似乎从电影拍摄现场进入演唱会现场,空间和时间双双打破壁垒,无缝衔接,魔法正在发生。

终于,科迪意识到,他不是一个人。

然后,他也转头看向监视器屏幕——

约翰尼-卡什转身看向卢瑟和马歇尔,背对山姆,三个人互相交换视线,甚至暂时忘记了试镜,只是单纯地沉浸在音乐世界里,用手里的乐器完成交流形成共鸣,音符和音符碰撞出的旋律让身体放松下来,笨拙却自如地摇晃着,享受这一刻的演出。

甚至就连一向没有什么特别表情的马歇尔脸上也能够解读出眼睛和眉宇里的欢快,勾勒琴弦的指尖更是上下翻舞,眼缭乱的音符承载着幸福振翅高飞。

后面,静静注视着这一幕的山姆,肩膀和手臂的肌肉线条缓缓放松下来,眼神里的挑剔和苛刻也松懈下来,不再以审判的姿态欣赏演出,只是好好享受。

这一幕,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一直到整整一首歌表演完毕,田纳西三人组互相交换视线,手指不约而同地摁在琴弦上,为歌曲画上休止符,空气里残留着袅袅余韵在激荡在汹涌,三个人的脸上带着酣畅淋漓的笑容肆意绽放。 汗流浃背,面红耳赤。

短短一首歌而已,三分钟,但他们三个人却如同燃烧生命一般,那种燃烧殆尽的畅快和疲倦同时汹涌而来,眼神交错之间,不由自主地大笑出声。

然后,曼高德终于回过神来——“卡!”

一声号令,宛若解除魔法的咒语,灵魂回到身体里,下意识地拍打双手,没有想法没有感觉就只是一种本能,这是把灵魂深处能量宣泄出来的唯一办法,等意识到怎么回事的时候,雷鸣般的掌声已经浩浩荡荡地铺陈开来,席卷全场,没有例外。

掌声,雷动。

曼高德猛地一下站立起来,正准备开口说两句,却转眼被全场的滚滚声浪淹没,他瞠目结舌地转头环顾四周,那一张张写满喜悦和幸福的笑脸映入眼帘,比任何言语都更加直观,这让他也畅快地大笑起来——

满脸得意。

就在昨晚,曼高德和基彻还在剧组下榻的酒店里产生争执。

基彻认为曼高德正在纵容安森,允许安森为所欲为,允许安森凌驾在导演和制片人的权威之上,允许安森以演员的身份干涉剧组的拍摄,这是灾难的开端。

更何况,“他就是一名演员,他懂什么拍摄计划。”

这话,曼高德不爱听,基彻自己也是演员出身,对制片、导演工作一无所知,只是依仗约翰尼-卡什和琼-卡特的信赖牢牢把握传记电影拍摄版权罢了,结果基彻还在这里越俎代庖地指手画脚。

说白了,基彻只是不满卢卡斯的强势,截断基彻的干涉和骚扰,以绝对强硬的姿态把电影制作方面的专业发言权交给安森,所以基彻才在那里唧唧歪歪罢了。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而现在呢

眼前这一幕就是最好证明——

一曲“福尔松监狱布鲁斯”,堪称完美。

从技术层面来说,肯定不是,安森的演唱并不完美。

事实上,为了展现约翰尼-卡什的青涩和紧张以及首次公开自己创作的忐忑,安森前半段的清唱略显干涩、微微颤抖,节奏的掌控也出现偏差。

这些瑕疵全部客观存在,伴随表演的进行才慢慢进入状态;后来三个人的合奏也因为没有任何彩排,出现配合方面的些许失误,三个人都必须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在磨合之中寻找到正确的音符。

然而,瑕不掩瑜。

事实上,恰恰因为这些瑕疵,反而让听众感受到这一段表演里的真情实感,以及显而易见的弧光。

印象深刻。

曼高德不是专业音乐人,他对音乐的理解非常粗浅,安森能够通过演出让他这个门外汉感受到表演的层次和弧光,这已经堪称匪夷所思。

而曼高德作为导演,真正惊讶的却是安森的表演——

作为演员的表演。

一方面,眼神和肢体语言展现出来的细节点到为止却又准确无误地展现角色状态。

一方面,通过音乐表演和演奏带出角色的心理变化,短短一场戏能够感受到角色的天赋以及情感转变。

一切,正如曼高德的构想:

用音乐来展现角色,用演出来呈现情感,真正地把音乐融入角色和故事里,不是“芝加哥”等等音乐剧那样,而是展现音乐艺术创作背后的灵感。

如何从生活里汲取能量、又如何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生活和艺术如何纠缠在一起,艺术如何完成创作。

这,才是曼高德希望展现的。

而第一场戏,安森就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