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猫猫 作品

第1331章 川流不息

第1331章川流不息

静静地,布莱尔就这样静静地注视大屏幕,目不转睛,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她好奇着,也期待着,故事会如何收尾。

然而,没有。

什么都没有。

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天乱坠,没有心灵鸡汤,没有醒世名言,甚至没有你拉我扯,什么都没有。

他说,好。

她也说,好。

事情,就是如此简单。

爱就爱了,不爱……也就不爱了。哪里有那么多复杂的事情。

也许,他们会重蹈覆辙,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最后终究还是以伤害彼此的方式收场,没有什么吃一堑长一智的说法。

也许,他们会一次又一次陷入相同的轮回,如同被困在笼子里的仓鼠,竭尽全力狂奔却还是在原地踏步。

所以呢

因为害怕受伤而拒绝开始,因为害怕承认而拒绝面对——

这不恰恰就是乔尔最为羞耻最为遗憾的事情吗这不恰恰就是乔尔一直埋葬在别墅里隐藏起来的秘密吗

然而,这次,乔尔没有放手。

尽管他不知道理由,也不明白原因,但他就是不希望克莱门汀离开。甚至于记忆里别墅的那段故事已经被彻底抹去,然而眼前似曾相识的情节再次发生的时候,乔尔终究开始迈开脚步做出了改变。

一切,看似没有变化,一模一样;但事实上,细节已经在悄然改变。

大屏幕里,乔尔和克莱门汀都不知道他们的记忆里发生了什么,嘴角的笑容轻盈地上扬起来。

大屏幕外,观众们清清楚楚地知道发生了什么,此时此刻无法控制地热泪盈眶,嘴角也跟着上扬起来。

画面一转,乔尔和克莱门汀在冰天雪地的蒙托克沙滩里奔跑着追逐着,他们在小腿深的积雪里嬉戏打闹,如同没有长大的孩子,无忧无虑地打雪仗,仿佛这就是全世界最快乐最幸福的事情,笑容完全绽放。

旋律,响起。

悠扬而哀伤,尽管没有撕心裂肺的沉重,却能够在沧桑苦涩的哼唱之中感受到悲伤的氤氲,整个世界浸透在忧伤的蓝色里;这让他们的嬉笑和打闹越发显得格格不入起来,冰天雪地的刺骨寒冷穿透屏幕,一点一点地顺着皮肤渗透进入血液。

沸沸扬扬、纷纷扰扰的思绪徐徐沉淀下来。

电影,结束了。

正如同没头没脑的开始一样,在观众完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时候落下帷幕,为电影画上最后的句号。

但冷静下来认真想想,故事已经说完,就没有必要再继续哼哼唧唧下去了,不是吗

然而,安洁莉卡电影中心现场依旧一片安宁。

没有动静,没有声响,全场观众静静地坐在原地,放任思绪蔓延,就连座椅周围或站立或席地而坐的观众也没有移动,全部保持原样,乖乖地看着字幕的出现,一直到此时,他们才终于有时间思考。

查理-考夫曼,一贯如此。

不仅天马行空脑洞大开,而且信息量巨大,根本不给观众喘息时间,一波接着一波往观众脑子里塞——最后,引爆。

电影,真的那么简单吗

电影,讲述的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吗仅仅只是乔尔和克莱门汀的爱情故事

细细想来,思绪汹涌,整部电影没有闲笔,看似简单的故事实则包罗万象,信息量远远超出想象。

当字幕出现的时候,在温柔而苦涩的旋律里,他们终于能够穿一口气。

在大屏幕那并不明亮的昏暗观影里,宛若一个窗口般,从现实通往电影世界,尽管电影已经落下帷幕,但他们依旧遗留了一缕思绪在大屏幕里,在那个充满想象力充满可能性却又完全和现实接轨的世界里,放任自己浮浮沉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也许,唯一能够肯定的就是,在乔尔和克莱门汀两位主角之外,每一位登场人物每一个故事情节都值得推敲并且经得起推敲。

霍华德医生和玛丽。

一个倾慕权威的“学生”,这个学生可能是玛丽这样的女孩,偶尔也可能是年少无知的男孩,仰望那些权威的存在,他们的知识、权力、地位、专业等等远远超过金钱和外表等等肤浅条件所带来的吸引力。

于是,像玛丽这样的学生,飞蛾扑火地,一次又一次燃烧自己粉身碎骨。

而霍华德医生看似拒绝,却总是欲拒还迎,既要又要,他们看似权威的外表底下,其实是一个没有成熟的孩子——从医生在斯坦面前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自己的反应就能够看的出来,他们只是试图从那些仰慕倾佩的目光里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能量。

霍华德医生真的“爱”玛丽吗

未必。

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享受玛丽一心一意关注自己的目光,享受玛丽完完全全推崇自己乃至于崇拜自己的目光,他的骄傲和自尊在这样的视线里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然后,渴望更多、更多,因为这是他在家里在自己的生活里所残缺的东西。

毫无疑问,这段爱情是电影里费最多笔墨描绘的一条支线,和乔尔、克莱门汀形成互文,因为玛丽删除了记忆却还是踏入同一条河流,重蹈覆辙,不仅再次让自己出丑,而且再次心碎,最后狼狈逃跑。

最最重要的是,查理-考夫曼通过玛丽和霍华德医生的这段情感,完成点题。

在乔尔公寓里,斯坦离开之后,玛丽一直在试图让霍华德医生对自己刮目相看,滔滔不绝地展现自己。

其中,就包括亚历山大-蒲柏一首诗。

“纯洁善良之人如此幸福,世人忘却、忘却世人,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祈祷应验,愿望成真。”

简单来说,点题。

查理-考夫曼没有选择乔尔和克莱门汀,而是选择玛丽之口阐述自己的观点,毫无疑问又是一个惊喜:

人们,总是向往完美,完美象征永恒、完美代表坚不可摧、完美代表心想事成;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错误、遗憾、伤害、残缺,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人们可以选择逃避,人们可以选择遗忘,但人们还是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辙,陷入自己性格缺陷的窠臼里。

某种程度来说,玛丽和霍华德医生的结局,那才是查理-考夫曼相信的现实。

在电影里,查理-考夫曼仅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段关系的全貌,并且和乔尔、克莱门汀形成呼应,这一份控制和布局的笔力,当之无愧鬼才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