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治听的入神,长孙无忌接着感慨道:“这些日子,老夫在大牢里想了很多,觉得事情原本不该是这样发展的。”</p>
“若是当初是老夫推动陛下荣登太子之位,结果绝不是现在这样。”</p>
“老夫本就是陛下的舅舅,一定会一心一意的辅佐陛下,更不会因为担心家族命运而起了异心。”</p>
“那时候起了异心只怕就是房遗爱!”</p>
李治沉声道:“你若真的忠于父皇,忠于朕,你就不会谋反!说到底,在你心里,你的忠诚终究比不过家族前程。”</p>
“你们谋逆之后,朕怕刺激到父皇,并没有谋逆之事禀告父皇。你知道吗?父皇在回光返照之时仍然放心不下你们长孙家。”</p>
“殷殷嘱咐朕,一定要善待长孙家,不可让房家和长孙家相互攻讦而没落!你知道朕当时心里是什么滋味吗?”</p>
长孙无忌听了也不禁怔住了,随即老泪纵横,仰天长叹:“老夫这一生追随先帝,备受先帝的礼遇,自忖也对得起先帝的恩德,最后却做了一件对不起先帝的事!”</p>
看着长孙无忌老泪纵横,李治面无表情,心中毫无波澜,父皇如此对待长孙家,长孙无忌起了谋逆之心,愧疚也是应该的。</p>
抹了抹眼泪,长孙无忌不禁叹息道:</p>
“当年房遗爱不过是个浑浑噩噩的傻子,他若是没有开窍就好了,若他没有开窍就不会退婚,就应该是他娶高阳公主,是他沦落为长安的笑柄。”</p>
“房玄龄也早就一命呜呼,老夫也不会谋逆,陛下也不会担惊受怕,一切都会十分顺利。”</p>
这是长孙无忌发自内心的感慨,然而李治听了却霍然变色,冷声道:“若房遗爱没有开窍,晋阳和长乐焉有命在?”</p>
长孙无忌一家老小的性命又岂能跟晋阳和长乐的性命相提并论?</p>
所以,对于这个如果,李治一点都不想要。</p>
长孙无忌闻言不由苦笑,他心里想的是,房遗爱没有开窍长孙家如今依然是长安最显赫的家族,反而房家人会被打进大牢。</p>
却忘了,对于李治而言,晋阳公主和长乐公主的性命可比长孙家一家老小的性命珍贵多了。</p>
“是啊,房遗爱到底是救了长乐公主和晋阳公主的性命。”</p>
说完之后,长孙无忌终于屈身跪倒在了地上。</p>
“老夫身份谋逆大罪,不求陛下赦免,甘愿领死赎罪!”</p>
“老夫愧对先帝和皇后,不日就将亲赴九泉之下向陛下和皇后请罪忏悔。”</p>
“老夫只求陛下一件事,求陛下能让长孙家留后,不至断绝了香火,老夫的幼子对谋逆毫不知情,肯定陛下能饶他一命!”</p>
“老夫不只是为自己求,也是代陛下的母后求情!”</p>
“陛下可还记得自己母后?如今她就在九泉之下看着陛下,她会希望长孙家就此断绝了香火吗?”</p>
李治听了不禁心中剧震,猛然后退了两步。</p>
若是长孙无忌自己求情,他是无论如何都置之不理。</p>
但是,长孙无忌却提到了他的母后!</p>
虽然他对长孙家有诸多怨念,但是对自己的母后,他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怨念,有的只是无尽的思念和感激。</p>
仿佛母后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了眼前,母后的眼神永远是那么慈爱,怀抱永远是那么温柔。</p>
李治长出了一口气,沉声道:“看在母后的份上,朕给你留个后!”</p>
“臣拜谢陛下!”</p>
李治说完之后再也不看长孙无忌,当即就一甩袖子走出了牢房。</p>
然后他大步流星的朝前走去,一阵却又停了下来。</p>
薛仁贵依然亦步亦趋的跟在皇帝身边,或许外面的侍卫没有听清楚里面的对话,但是他却听的清清楚楚。</p>
直到此刻,他才知道,原来当初竟然是房遗爱一举推动皇帝登上了太子之位!</p>
这个功劳可厉害大发了!</p>
甚至比救驾的功劳还要大!</p>
不过,他也听出来了,长孙无忌今天的这一番话明显不怀好意。</p>
薛仁贵低声道:“陛下相信长孙无忌所说的话吗?”</p>
李治微微摇头道:“不过是些挑拨之言而已。”</p>
初听长孙无忌说的那些话,他确实心中震动,但是冷静下来之后,他才觉得长孙无忌说的都是些屁话。</p>
长孙无忌说的那些是真还是假也难说的很。</p>
即便长孙无忌说的是真的,当初真的想推动他坐上太子之位,长孙无忌也动机不纯,是为了攫取更大的权势罢了。</p>
而房遗爱就不同了,房遗爱当初还只是因为他与兕子相伴长大感情深厚,所以才冒险劝他一试。</p>
这世上没有假如,结果才是最重要的!</p>
结果就是他在房遗爱的帮助下登基为帝了!</p>
长孙无忌现在说那些,不过就是想化解房遗爱的功劳,挑拨离间他与房遗爱的关系罢了。</p>
长孙无忌说了那么多都没有在他的内心引起多大的波澜,但是一句母后却让他心神激荡。</p>
长孙无忌的谋逆确实会让九泉之下的母后难过,但是李泰的谋逆会更让母后难过。</p>
李治深吸一口气,缓缓踱步到了李泰的牢门前。</p>
他才突然发现,这间牢房竟然就是当初房遗爱蹲过的牢房。</p>
这是大牢里最好的一间牢房,给了李泰这个曾经的亲王倒也正常。</p>
李泰也早就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不过他依然坐在茅草墩子上,哪怕看到李治来到了牢门前,他也没有起身。</p>
一立,一坐,兄弟二人就这么隔着牢门相望。</p>
牢门外的李治身穿天子冠服,已经有了些皇帝气势与模样,而牢门内的李泰胡子拉碴,身上还沾着稻草,坐在茅草上,已经完全没有了天潢贵胄的气度。</p>
“你是作为胜利者来嘲讽我的吗?”</p>
“不顾牢房里的酸臭,不怕肮脏的牢房玷污了你的鞋履,也要摆一摆你皇帝的威风?”</p>
李泰挺直了背,依然安坐在茅草墩子上。</p>
仿佛这个茅草墩子就是他的龙椅一般。</p>
李治轻声道:“我来看你的!”</p>
李泰仿佛听到了一个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话,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