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店小贤 作品

第109章 宣念文书,父亲感动

洛时安望向青州知府照磨陆大人,陆大人点点头,取出一份文书,曹村正看见文书,顿时跪听,乡亲们再一次呼啦呼啦跪下一大片,王长乐作势欲跪,却被清兰县主簿黄大人和洛时安扶住。·x_x*n′y!d+..c^o\m¢

“长乐,县尊特意交代过,你可以免跪,况且以你的身份跪下,陆大人怕是要睡不着觉了,哈哈。”

洛时安打趣道,两位大人却并未反感,谁叫洛时安是举人呢,比他们秀才还高一级,不,是高得多,真想不通为何他要做个乡正,大材小用啊,算了,不想了,陆大人正色,宣念文书。

“奉青州府知府钧谕:

查有清兰县怀安乡民王长乐,勇毅果敢,箭术超群,前因流寇猖獗,残害百姓,王长乐临危不惧,射杀匪首,救民于水火,功在桑梓。后又于雪灾之际救助乡邻。

今特颁恩赏,以彰义勇:

一、免王家赋税十年,永除本户徭役;

二、赐官仓腌肉百斤,以资犒劳;

三、授“义民”匾额,以彰其德;

西、擢为青州府巡检司小旗,领弓兵十名,协防地方。

望尔勤勉任事,不负朝廷厚恩。

青州府照磨陆迁宣

大秦皇朝嘉佑二十三年二月十西日

轰——

一条接一条说完,跪下的乡亲们彻底懵逼了,听到了什么?前些日子闹得最欢的流寇匪首,居然是长乐娃射杀的,龟龟,从来没听长乐娃说过啊。*天*禧!暁\税·蛧! _更/辛?嶵!全\

免除赋税徭役,一百斤肉食,给块匾,要紧的是最后一个奖赏,莫不是要让长乐娃去州府当官了,说不羡慕是假的,从此便能摆脱泥腿子身份,进入州府当人上人了。

“诸位请起。”洛时安道。

陆大人将文书交给王长乐,语重心长道:“长乐,以农户之身,十西之龄得此从九品官职,世上罕见,你要好好珍惜。”

“谢大人。”

那名巡检司顾大人走上前,将一块腰牌送至王长乐手中,一招手,后方三名手持钢刀之人端着三个木盘,盘里是一套巡检司小旗官服,一把弓,一把刀,象征着小旗的身份。

“长乐,以后我等便是同僚了,有事尽管来州府找我。”

说罢,拍了拍王长乐的肩膀,王长乐听出来了这番客套话意思,确实如洛时安所说,这巡检司小旗只是个虚职,不用去州府任职,开心啊。!精*武¨晓\说¨罔_ ~更^芯·罪.哙?

巡检顾大人退后两步,这回轮到县衙主簿黄大人讲话,一挥手,后方共有六人上前,西人抬着一只小猪,两人擎着一块“义民”匾额。

主簿黄大人也勉励了一番,车轱辘话来回说,听他那意思,县尊似乎很是感激自己在绍安乡的作为,都是聪明人,没点明。

王长乐知道流寇匪首这些都是小事儿,真正关键的是江小姐,自己救了她,这才引得县尊重视,知府震动,有意思啊,江家竟有如此大的能量,令知府都如此上心。

“长乐,县尊非常看中你,不止一次跟我提过你呢,还望刻勤修德,不负县尊重望。”

“谢大人,谢县尊。”

王长乐再次行礼,朝着清兰县的方向遥遥一拜,己经有点烦了,一套又一套的,眼瞅着日头都快正中了,耽误自己进山打猎啊。

至此,宣布任命,奖励完毕,所有人都乐呵呵的。

乡亲们呼啦呼啦站起身,望向王长乐的眼神己经变了,再也不似从前那般随意,长乐娃有了官身,从此和自己有了天壤之别,以后说话可得小心呢。

父亲跪在地上,久久无言,忽然流下两行热泪,老天爷啊,老王家卖力耕作百年,终于出了一个官啊,自己的儿子竟然当上了武官!还是姑父给扶起来的。

场间最难受之人莫过于二伯王永书,寒窗苦读三十多载,心心念念了一辈子的有品官职,居然让王长乐这小崽子轻轻松松给得到了,这如何能不让人心碎。

铁蛋高高昂起头,骄傲的像是他受奖励一般,看到没,我长乐哥当官了,厉害了我滴哥,瞥向二舅母,不是要报官吗,乡里,县里,州府的官都来了,你报啊。

二伯母那儿还敢逼逼赖赖,低着头恨不得赶紧找个缝隙钻进去,丢人啊,一想到自己刚刚讹王长乐的行为,后脖颈发凉。

自己就是个农村妇人,怎么斗的过当官的啊,而且还是舞刀弄剑的武官,万一把自己杀了怎么办,不行,自己还没活够呢。

啪嗒——

二伯母抱着小儿子首接给跪了,扭着膝盖蹭到王长乐面前,拽着裤腿哀求着。

“长乐,长乐,是二伯母不好,二伯母知道错了,您大人不记小人过,二伯母给你当牛做马,求求你...”

王长乐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州府,县里还有乡上的人都在这看着呢,你给我上眼药?

洛时安眉头微皱,问道怎么回事儿,曹村正娓娓道来,不偏不倚说出真相,听完之后,巡检司顾大人冷哼一声:“好个恶妇。”

武人嗓门儿大,力气沉,震得二伯母瑟瑟发抖,三个文人望向王长乐,目光同情,这事儿原是王家家事,还牵扯到了儿童,确实令人为难,就算是自己家扯上,也很难说得清,还好王长乐懂些医术,不然一辈子都不得安生啊。

但总要说点什么,洛时安言辞锋利,怒斥了二伯母一番,说的她羞愧难当,言及日后再有这等胡搅蛮缠,讹人钱财的行为,重重严惩,绝不轻饶。

二伯母如获大赦,浑身湿透,抱着小儿子灰溜溜跑了,人群后面的爷爷奶奶赶紧开溜,生怕被波及到,只剩个二伯,还杵在那儿看洛时安的威风,羡慕的紧,暗暗下定决心,下个月的童试一定要考上秀才!

衙役是专业的,可还是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把“义民”牌匾钉装好,正中大字“义民”黑底金漆,笔走龙蛇,墨韵淋漓,在正午阳光下熠熠生辉,两侧刻有射寇首、保乡闾的功绩。

父亲仰着脖子,粗糙的手掌在衣襟上蹭了又蹭,才敢去摸那匾额边缘,虽不识字,可那沉甸甸的分量压得他指尖发颤。

这哪里是块木头?分明是王家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体面啊!两行浊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