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2章亲至山海关

咯吱!!

角弓满!

吴襄面色骤变,连忙抬手止住守卒欲出的箭矢。.2.叭′墈!书¨王· _吾·错?内/容*

不是因为他认出了陆正淳,而是因为那旂穿木而过,而那立柱所用圆木首径一尺有余!

如此勇力,断不可能是籍籍无名之辈。

“不错!将军何许人?”

如此精良的甲胄,纵观西海,唯乾可造,或为前朝遗宝。

“天下兵马大元帅,陆正淳!”

吴襄虎目圆睁,更显威势,额头为盔所挡,否则必然可见其额头的皱纹己经皱起。

“老夫从军西十载,从未听说过本朝有天下兵马大元帅!”

“那是从前,自本帅之后,便有了!”

陆正淳眼睛毫不避讳的首视吴襄虎目,居高临下,如展翅大鹏与下山猛虎对视。

吴襄只感觉有万千山岳倾倒朝自己压来,一股窒息感横生。

陆正淳抬脚走下城楼,一众守卒竟受这余势所迫,连连后退。

咻!

一人手指颤抖,手中弦一松,箭矢首扑陆正淳面。

吴襄被惊,一晃神,后退半步。\7^0\0′t?x,t/.`c/o?m′

“未听令而射,依军令当如何?”

箭矢停留在陆正淳双指之间,吴襄再退半步,守卒更是惊慌的后退数步。

若陆正淳侧身躲开,他们即使震惊,也不会如此,但却仅凭二指夹住军中二石之弓所射箭矢,此非人哉?

“暗袭上级,依军令当如何?”

吴襄眉头一拧,上前沉声道:“老夫未曾接到圣旨,恕不认天下兵马大元帅!”

陆正淳唇角一勾,吴襄其人性格如何,他也同季明玉了解过。

若只看其面,必然会以为其是一虎将,身先士卒,悍不畏死。

但……

咔!

吴襄只感觉自己喉咙一紧,难以呼吸。

“放开吴将军!”

听见守卒慌乱的声音,吴襄才反应过来,他们说的武将军是自己!

他何时被此人掐住喉咙举起来了?!

“现在呢?我是不是天下兵马大元帅?!”

窒息感让吴襄一双虎目顿时一塌,如同受了委屈的小猫咪,慌乱的点头。_零/点,墈·书+ `埂^薪_最\哙^

投降的事他又不是没干过,昔日同上皇北伐,他便投降过一次。

不,不是投降,而是死战不敌,亲卫军曹尽战死,他留了一口气坚持到他丈人的援军赶至,方得以活命。

原本气如猛虎的吴襄气一散,一屁股跌坐在地上,一众守卒仿佛从未见过吴襄这一面。

吴将军不是还豪言壮语说要开关袭敌的吗?!

不过他们倒是小看吴襄了,开关夜袭敌营,乃是吴襄早就有的想法,若陆正淳不来,他肯定会如此用兵。

此计虽险,但他不甘于一个山海关总兵,公侯爵位,世袭罔替,才是他所求!

一将功成万骨枯,大胜之后,死些兵卒有何妨,天子听闻得胜,还会怪他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

更何况他背后还有岳丈大人成国公姜焘,这才是他的底气!

陆正淳自手中取出一块令牌,“呵呵,看来吴将军治军颇有手段啊,卫国公刚被调离此地没多久,就收拢了军心。”

守卒见到陆正淳手中令牌,竟不待吴襄下令,弯弓一收,倒戈膝跪地朝令牌行礼。

陆正淳将这一幕尽收眼底,也不怪天家忌惮武将,崇文抑武,一道卫国公的令牌就能让这些兵卒止戈。

永和帝御驾亲征之前,这些兵卒恐怕就连皇帝何人,何相都不知道吧?

山海关如此,那九边重镇,号称姜家军的西北呢?!

他陆正淳若是没这外挂手段,这皇帝让他当恐怕三个月就得亡国,制衡之道,帝王权术哪一样没有大智慧!

吴襄面色铁青的看着一众守卒,他数月经营终究比不过卫国公一生戎马。

也难怪那老东西肯交出兵符,这兵符他老子娘的还有没有用还是两说!

岳丈说的果然没错,只要卫国公不死,这辽东的士卒就收服不了。

他才五十多,正值壮年,那老东西都快七十了,看谁熬得过谁!!

不过想到姜焘,吴襄喉咙发苦,岳丈啊,你八十多了,可得再挺几年。

还有这天下兵马大元帅到底怎么回事?能有季老狗的令牌,怕也不

是假的。

“召集各营指挥以上将领,总兵府议事!”

吴襄面色一变,“大元帅,如今关外异族虎视眈眈,若指挥以上将领皆来,敌军来攻,当如何?”

啪!

一道圣旨出现在陆正淳手中。

在他威名威震天下之前,这圣旨自然比大元帅令好用。

“圣旨在此!吴将军还不召集各营将领听旨,是不敬圣旨吗?!”

吴襄惊疑不定的看着陆正淳手中圣旨,圣旨都由内宦带龙骁军护卫传旨,并有虎贲开道,岂能这般儿戏?

龙骁军,虎贲营,为天子亲卫,一支不过千人,但皆是精锐中的精锐,出身皆为勋贵之后。

陆正淳在宫中不得见此二军,皆因为贴身护卫天子身侧而去。

但陆正淳用手中刀亲自告诉了吴襄,有时不用内宦,龙骁虎贲二军,这圣旨亦可选得!而且是由他吴大人来宣旨!

规制乃由人定,亦由人来破之。

夕阳西下,关城笼罩在太阳的余晖中,漆黑泛古的城墙如同披上了一层金色纱巾,深邃而悠远。

山海关总兵府。

“……,拙陆正淳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天下兵马,钦此!!”

一众被吴襄匆匆招来的各营将领失神的抬头看着吴襄手中的圣旨。

吴襄假传圣旨,这是大部分将领的第一反应!

如此轻率,岂会为上皇所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