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出于芯 作品

第39 章 霉运缠身的女知青(3)

看两人的争吵吸引了不少人过来,许昕玥继续对毛小静道:“毛小静,我自问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你的事,可你却总是针对我。e(2白?£+马a¥书$?=院; ?无?+t错=@内u,容°a*

以前我想着大家天南地北的凑一块也是缘分,也就不跟你多计较。

哪知道有的人就是欺软怕硬,别人让着她还以为别人好欺负,连污人清白的话都能说得出来。”

毛小静看知青大院的人都回来了,村里人听到动静的也围在外面,急了,“我说啥了,我就污你清白了?”

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起哄道:“许知青,毛知青说你啥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呗。”

“是啊,说说呗。”

郑梅急得团团转,拉着两人劝:“算了,都少说两句,大家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何必闹这么僵。”

许昕玥歉意的看了眼郑梅,温声道:“郑梅姐,你别急,听着就好,今天这事必须说明白,否则有人天天在身边阴阳怪气的太恶心人。”

说罢,许昕玥又看向毛小静,“毛知青,刚才是不是你说我天天吃鸡蛋是大小姐作风,是不是你说我家里经常给我寄钱,钱的来路不正?”

毛小静理所当然的说:“本来就是,谁家月月给下乡的女儿寄钱寄物,一股子资本家作风,肯定是钱财来的轻松才这么舍得。^s^a?n?g_b/o\o+k!.`c?o·m?”

“也是,要是我肯定舍不得。”

“对对,丫头片子而己,在乡下又不是没饭吃,干嘛寄这么些钱给她。”

看自己带节奏很成功,毛小静笑得开心,哼!看你怎么说。

许昕玥笑了,出声道:“是,我家里是月月给我寄钱寄物,难道疼女儿就说明钱的来路不正?

我告诉你,我爸爸十六岁参军,在战场上打过鬼子,又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在战场上受伤后才转业进了派出所,如今任派出所所长一职。

我妈妈也是一名上过战场的老兵,转业后成为街道办干部。

大哥也是一名军人,如今任副营长一职,二哥是海城机械厂的大货车司机,两个嫂子也都有工作。

而且他们工资也都不低,家里就我一个不赚钱的女儿,他们愿意多补贴我不行吗?

我父母为国为民奉献了几十年,如今却被你诋毁成来路不正之人,说成资本家作风,你这是想毁了两名老战士吗?”

听到许昕玥说出家里的条件,毛小静就心知坏事了。

都怪许昕玥这个死丫头,家里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说成是普通职工家庭?要不自己也不会乱说了。\5′4^看+书/ ¨无*错-内^容?

这时,大队长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

“怎么回事,围在这里干嘛?都不用吃饭了?”

“大队长,是这样的…”有人把事情从头到尾告诉了宋长青。

宋长青也是一名老兵,和许爸爸一样,从抗日战争一路打到解放才回的乡,如今听到自己的战友被人恶意诋毁,看向毛小静时眼神带着丝不喜。

这人平常做事偷奸耍滑倒也罢了,居然还想毁了一同下乡的知青,污蔑人钱财来路不正也是能随意说的?

此时,不止是大队长对毛小静不喜,围观的村民和知青们也都对她有些厌恶。

张口就冤枉人,还说别人是资本家作风,这样的人也太可怕了,还是个姑娘家呢,谁家敢要这种媳妇?

宋长青皱眉看向毛小静,“毛知青,以后没事管好自己的嘴,小姑娘家家的怎么跟个长舌妇似的。”

然后温声道:“许知青,有我在以后没人敢拿这事对付你,大家都散了吧过几天就开始忙起来了,这几天好好休息。”

看大队长要离开,许昕玥连忙叫住他,“大队长,咱们知青院后面的那两间房能出租吗?我想搬出去住。

我从小练武,吃得比一般人要多,还是自己开火比较好,省得每天加餐别人看不惯。

而且我跟毛知青真的没办法天天住一起了,不如分开,这样对大家都好。”

宋长青深深看了许昕玥一眼,点头道:“可以,一个月租金两块钱,交了钱随时可以搬进去。”

“诶好,谢谢大队长,我先交一年的房租。”

许昕玥连忙从身上拿出二十西块钱,递到宋长青手里。

宋长青接过钱,让她去大队部拿钥匙。

拿回钥匙后,在几个知青的帮助下,很快便搬到后面的小院。

两间屋子是之前一个女知青盖的,这名女知青的丈夫是名军人,前几个月丈夫升职,她就随军去了。

两间屋子不大,加一起也就不到西十平,盖的土坯瓦房,有一个五六十平的院子,石头砌的围墙近两米高,许昕玥一个人住这里既宽敞又安全。

之前的女知青才搬走不久,稍稍打扫一下就很干净。

许昕玥转了转,表示很满意,之前院子里应该种过菜,除了中间留的过道,两边各两垄地。

她之后可以继续种些菜,正好空间还有一些菜种子,不够的拿点东西问村里人换就是了。

来到七十年代的第一个晚上,许昕玥睡得十分香甜。

单独住的第三天,也就是三月初一,许昕玥早早便起了床,按原主的习惯练了会拳,煮了碗鸡蛋青菜面疙瘩汤,填饱肚子后就准备去镇上。

昨天邮递员就送来了信,信里照常装着十块钱,两斤肉票,十斤粮票,以及一张一斤的红糖票。

另外,邮递员还带来两张取包裹的通知单,应该是两个哥哥都给寄了东西过来。

村里有辆牛车,只要大集时都会拉村里人赶集,不过一个人得给一毛钱。

一毛钱对现在的人来说还是蛮多的,能买一个大肉包,十颗水果糖,或者两个鸡蛋。

所以牛车上除了三个知青,就还有两个老太太,及两个看着家庭条件应该不差的年轻女人。

郑梅看许昕玥上车,笑着问:“昕玥,你也去镇上吗?”

许昕玥点头,“嗯,郑梅姐,我家里包裹到了。”

人称菊花婶的老太太羡慕的开口,“啧啧啧,许知青,你家里人可真疼你,一下子寄两个包裹过来。”

许昕玥听了对她笑笑,没说什么。

另一个名叫刘根妹的老太太撇撇嘴,说:“这城里人就是奇怪,有钱不晓得留给儿子,对一个丫头片子这么好干嘛。

都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早晚都是别人家的人,不饿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