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犹在 作品

148章 嬴政与燕丹(二)

嬴政突然站起身,他走到那幅巨大的帝国地图前,手指从咸阳划向东南:"方铭跟朕说过一个词,叫大势所趋。_晓¢税,C^m*s? !埂\新?醉/全+你觉得,这就是天下大势?"

燕丹也起身走到地图前,与嬴政并肩而立:"当年墨子主张兼爱,就是看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如今陛下一统天下,消弭战乱,不正与墨家初衷暗合吗?"

两人的影子投在地图上,恰好覆盖了整个中原。

"方铭还说了什么?"嬴政突然问道。

"他说..."燕丹深吸一口气,"陛下不仅是军事上的征服者,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建设者。书同文,车同轨,修驰道,通沟渠,这些都是功在千秋的事业。"

嬴政转身,锐利的目光首视燕丹的独眼:"所以你愿意放下燕国太子的身份?"

"不是助陛下,"燕丹坦然迎上那道目光,"是助这天下苍生。"

一阵风突然涌入殿内,吹动了地图,也吹散了燕丹束发的带子。黑白相见的头发披散而下,与嬴政的黑发在风中交织。

"陛下...恨我吗?"燕丹的声音很轻,却让侍立在殿角的赵高都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特别是荆轲那次。^2.八~墈^书¨蛧? ?首-发′"

嬴政的手停在半空,青铜酒爵中的琼浆映出他微微眯起的眼睛。殿外传来侍卫换岗时兵器碰撞的声响,清脆而冰冷。

"你问这个问题,"嬴政缓缓放下酒爵,嘴角勾起一个没有温度的微笑,"就说明你永远做不成真正的帝王。"

燕丹的眼睛收缩了一下,黑白相间的头发在透过窗棂的光线中显得愈发刺目。

"帝王不会问对错。"嬴政站起身,玄色深衣的下摆扫过案几上的竹简,"也不会问恨与不恨。帝王眼中只有该做与不该做。"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疆域图前,手指划过燕国的位置:"你派荆轲,是因为你那时是燕国太子。朕灭燕,是因为朕是秦王。这中间,需要掺杂个人情感吗?"

一只飞蛾扑向灯盏,翅膀在羊皮地图上投下晃动的阴影。

"但你说得对,"嬴政突然转身,目光如电,"朕确实不恨你。不是因为你不够可恨,而是因为——"他停顿了一下,"方铭说过,什么样的角色做什么样的事。"

"但你辜负了一样东西。"嬴政的声音忽然变得很轻,"如果你真把荆轲当成朋友,而不是可以利用的棋子的话。\e^x?i·a?o`s,.-c-o!m?"

殿角的铜漏滴答作响,燕丹的眼前突然浮现出那个雨夜——荆轲在出发前问他:"太子,若事不成..."而他回答:"那便是天不佑燕。"他记得荆轲眼中的光熄灭的样子,就像此刻窗外渐渐西沉的落日。

"陛下说得对。"燕丹的声音沙哑,"我确实...不配谈恨与不恨。"

嬴政走回案几前,衣袖带起一阵风,吹散了熏香的青烟:"知道朕为何同意方铭建学宫吗?因为他明白,真正的征服不在疆场。"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在这里。"

突然,嬴政好像想起来什么,问道:“"朕一首很好奇,当年你们是怎么把昌平君从朕的眼皮底下救走的。”

"陛下应该知道,"燕丹缓缓放下茶盏,"昌平君当时手里...掌握着近半的罗网。"

嬴政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个秘密即使在罗网内部,知道的人也不超过三个。

"继续说。"皇帝的声音冷了几分。

"那夜行动的几乎是墨家全部的力量,所有统领全部出动,前任巨子六指黑侠也有参与。"他顿了顿,"当然,最重要的是..."

"是什么?"

"昌平君手里有罗网的布防图。"燕丹首视嬴政的眼睛,

一阵穿堂风突然掀动殿内的帷帐,烛火剧烈摇晃。赵高不知何时己经退到了殿门口,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那么,"嬴政突然前倾身体,阴影笼罩了半个案几,"昌平君最后如何了?"

"据说,"燕丹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城破那日,有人看见他持剑站在楚王宫前,力战而亡。"

嬴政的手指轻轻敲击案几,节奏如同战鼓:"朕听到的版本可不太一样。"

燕丹的独眼微微眯起。他当然知道嬴政指的是什么——那个在北方边境流传的消息,说有人看见酷似昌平君的男子出现在匈奴单于的王帐中。

"陛下,"燕丹突然换了称呼,"您觉得以昌平君的骄傲,会向匈奴低头吗?"

嬴政站起身,玄色深衣的下摆扫过地上的月光。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骊山的轮廓:"方铭说过一句话,人都是会变的。"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就像你,曾经的燕国太子,如今不也站在朕的章台宫里?"

燕丹的掌心渗出冷汗。他想起最后一次见到昌平君时,那个曾经风度翩翩的公子眼中燃烧的疯狂火焰:"我要让嬴政知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你觉得,"嬴政的声音突然打断,"方铭这个人如何?"

燕丹的白发在穿堂风中微微拂动,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

"鬼谷文道传人,名不虚传。"燕丹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其才学之广博,政务之深远,实乃我生平仅见。"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苦涩,"若当年他去的是燕而非秦,或许——"

"不可能。"

嬴政突然打断,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他站起身,玄色深衣的下摆扫过案几上的竹简,带起一阵微风。

"就算他去了燕国,最终一统天下的依然是朕。"嬴政的声音低沉而笃定,"因为你们——"他的手指划过虚空,仿佛在点指六国君主,"没有那个胆量让他放手施为。"

"你们要的是苟延残喘的权术,而非改天换地的变革。"嬴政走到那幅巨大的疆域图前,"方铭在朕这里,可以重修律法,可以统一度量,可以建学宫、修驰道。"他突然转身,目光如炬,"在燕国,他能做什么?"

"陛下说得...不错。"良久,燕丹终于开口,声音干涩,"六国君主,确实无人有陛下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