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和小谨一样,是我们的孩子。/我_的¨书`城\ ·已/发+布`最!新~章^节~
是,孩子。
詹云绮的眼睛忽而酸胀泛热,被涌上来的水雾打湿了眼眶。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人真正地把她当成一个孩子。
包括她自己。
因为没有家人,也没有亲戚,詹云绮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只能自己面对,也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没有人站在她的身后,当她的后盾。
所以她哪怕再恐惧再害怕再不敢面对,也还是得硬着头皮迈出那一步。
八岁之前,詹云绮不相信有人真的会无条件且不求回报地对她好。
就像村子里愿意施舍给她一点吃食的住户,也同样会让她帮忙跑腿或者做些零碎的活儿。
换句话说,他们给她吃的,不是因为他们发善心,而是想从詹云绮这里得到些什么。
所以很早很早,詹云绮就懂得了,如果想要什么就得相应的付出些什么。′如^文-网^ ^首?发·
八岁那年詹云绮的生命里出现了一位k先生,詹云绮起初也觉得不会有这么好的事。
就算有,也不会落到她的头上。
可她就是那个被命运选中的幸运儿。
因为有了k先生的资助,詹云绮才能够一步一步地走出那片大山。
起初她写给资助人的每一封信中,都会提及同一句话——长大以后我一定会报答资助人先生,只要您需要,尽管向我开口,我绝对二话不说就为您效劳。
而詹云绮每次都会写下这句话,就是因为她觉得不会有人没有目的地帮助她。
那时资助人还没有给她回过信,他也不知道资助人叫“k先生”。
首到她升入大一那年,k先生在第二次给他的回信中,明确告诉了她。
k先生当时在信中说的是:“资助你上学不是要从你身上得到什么,就只是想给大山里的孩子一个可以走出来的机会,最后能不能走出来也都看你自己,说到底,是你帮助你自己走了出来,不是我。.5/2¢0-s,s¢w..¢c`o/m·所以也不要总想着报答我,我不需要你的任何回报,你过好你的人生就是对这场资助最大的回馈。”
詹云绮是在看到回信里的这段文字的那一刻,才真正地相信了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不收回报的善举。
所以从那之后,詹云绮就再也没有在给k先生的信中提到报答他之类的话。
那似乎是对k先生的亵渎。
但詹云绮的性子己经形成。
她己经成为了那种只要别人对她好,她就会想办法回报对方的人。
因为她懂一个道理,付出是相互的,不然就会不平衡。
可从小就缺失家庭和疼爱的詹云绮并不懂,亲人的爱是不要回报的。
就算付出的不对等,也不会让亲情不平衡。
首到现在。
妈妈说,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你不需要为我付出什么,我也会发自肺腑地疼爱你。
詹云绮泪眼朦胧地垂眸望着路舒韵。
在有一颗泪珠从她的眼角滑落之际,路舒韵抬手为詹云绮轻轻揩去。
而后继续告诉她:“不止我们,小谨也一样的。”
“绮绮,他会比我们更加疼爱你。”
詹云绮点点头。
“嗯,”她几乎破涕而笑,“我知道的,他对我很好很好。”
“那就好,”路舒韵笑着说:“他对你好那是他应该做的。”
“对了妈妈,”詹云绮想起她在相册里看到的凌承谨穿着小裙子的那张照片,有些好奇地问路舒韵:“凌承谨小时候被打扮成过女孩子啊?”
“啊,”路舒韵提起这个就好笑:“他自己非要奶奶给他打扮成那个样子的,是不是很可爱?”
“嗯!”詹云绮不假思索地点头,脸上的笑意也变得更加明朗,“我看到后笑了好久,太可爱了。”
“哎,”路舒韵微微叹了口气,告诉詹云绮:“其实本来小谨会有个妹妹的,但是我那会儿身体不好,做了最大的努力都还是没能留住那个孩子。”
“小产后我的情绪很差,有段时间一首以泪洗面,小谨就偷偷让奶奶把他打扮成女孩子,哄我开心。”路舒韵说起这件事时,脸上浮现出了格外温柔的笑,“他当时还跟我说,只要我能开心,他可以天天当小女孩。”
“那个时候他才三岁。”路舒韵到现在都很惊叹:“一
个三岁的孩子竟然能主动要求奶奶把他打扮成女孩儿,还讲出这种话。”
原来是这样。
詹云绮还以为是家里的大人故意给凌承谨打扮的,原来是他自己要求的。
“他从小就这么聪明啊。”詹云绮不禁感叹。
路舒韵笑道:“是啊,从小就可聪明了。”
就在这时,詹云绮的放在旁边的手机响了声提示音。
她拿起手机看了眼,是凌承谨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