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不就几本破书嘛

江知一到家,便听见江鸿运在和江静玉说厂里的事儿。¨b/x/k\a~n.s`h*u_.¨c.o\www.

说他和楚梁打得如何激烈,他从习武开始,就没打得这么痛快过。

江静玉无语脸,“你以前在村里跟人打架,对方都是单方面挨打,当然不痛快。”

江鸿运嘿嘿笑了起来,“那倒也是。”

“大妹,不用太破费,明天我就回食堂吃。”

江知走进屋,“大舅。”

“江知回来啦,饿了吧,大舅上外头买了个肘子,晚上你多吃点。”

刚好江正崇也带着唐颖回来了,兄弟俩喝两杯。

“大舅,你头一天去厂里上班咋样?见着我爸的大哥了吗?”

江鸿运又开始和江知吹嘘了一遍自己和楚梁切磋的事,讲得绘声绘色,比说书还生动。

江知捧着下巴,听得津津有味。

“大舅,这么好的机会,你咋不揍他一顿!”

“我倒是想,可他不跟我打。”

江鸿运知道她说的是陆盛华,他也盯着人呢。

可陆盛华是个怂蛋,软脚蟹一个。

“不过我们副科长说了,以后每天都要集训,我总能找着机会揍他,你放心。”

江静玉啐了声,“大哥你可别乱来!这是在厂里,不是在村里,打人是要负责的!你才刚上任,真出了事儿,可没人给你兜着。”

江鸿运拍拍胸脯,“你放心,我不会惹事儿的。\x.i?a*o+s·h~u_o¢h·o/u_.`c^o?m-”

这工作得之不易,他还想把媳妇儿孩子一起接过来呢。

不多时,江正崇和唐颖过来了,给他们说起村里的事。

“大伯跟咱爸吵了一架,转头就撺掇咱村里的人继续搭建大棚,根本不听劝。”

不少人都被他说动了,今天一大早就行动起来,生怕迟一步就赚不到钱了。

“大妹,你说下个月真会下雪啊?”江鸿运问道。

江静玉摇摇头,她心里自然是不确定的。

“我也是听说的,但天气的事儿哪里说得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江鸿运点点头,“反正咱爸说了,甭管别人家如何,咱家是不搭的,要赚钱也不差这点时间。”

江正崇揉揉眉心,一脸的惆怅。

“大伯这性子,我也是拿他没办法,我听说他为了把江老西弄进运输队,把家底都掏给庄彬了。”

村里人都在说庄彬不能生,骂江德良没良心,为了钱把孙女儿推进火坑。

江德良为了澄清谣言,非说庄彬是个好女婿,能给江老西安排工作。

江知歪着脑袋,“小舅,运输队不是在裁员吗?”

江正崇嗤笑,“何止啊,运输队新来个领导,先是提出裁员,后来还想降薪,现在不少人都喊着罢工,再这样搞下去,迟早得散。”

从里到外都乱了,不想办法调整,提高收入,反而先搞内讧,能长久才怪。?*天/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3

“正崇,你现在打算怎么办?”江鸿运心里有些不得劲。

他一首觉得如果不是自己,保卫科这位置应该是江正崇的。

江正崇道:“我再往济东走两趟,然后回家里找个地儿开养鸡场。”

江鸿运点点头,“你大嫂还在家里,有啥要帮忙的,你和她说一声。”

江正崇笑了笑,“大哥放心,都是一家人,我不会跟你们客气的。”

“那弟妹呢?也回去吗?”

唐颖摇摇头,“我暂时不回。”

等江正崇那边有了起色,需要她帮忙,她再考虑回村里。

江鸿运和江正崇走后,江知趴在书桌上沉思起来。

江静玉泡了一杯奶,端进屋。

这是她听人说了,喝牛奶能长高。

她和陆志远都不矮,也不知怎么,江知一首不见高。

“想什么呢?”

江知乖乖捧着牛奶喝了,打了个嗝。

“我在想运输队如果解散了,岂不是有好多人要失业。”

那些人都是江正崇的朋友兄弟,昨儿还来家里吃喜酒了。

酒桌上说说笑笑,还真没看出他们即将面临待业。

不过想想也是,谁会在人大好日子说这种话。

江静玉摸了下她的脑袋,“年纪小小,就别想这么多了。”

过好自己的

日子就够了,哪里管得了这许多。

然而第二天放学,江知便首奔废品站,问鲁阳关于运输队的事儿。

“你咋知道的?”

“我小舅说的呗。”

鲁阳点点头,“新来那个运输队领导整天挑毛病,要裁员就算了,还全体降薪。我师父跟着一起抗议罢工,结果这些罢工的全被裁了。”

“你师父也被裁了?”

“昂,都搁家里待业呢。”

不过被裁了,他们也没回去和领导低头,都是硬骨头。

“那咋办?”

鲁阳耸耸肩,“又不是你待业,你关心这个干啥。”

江知努努嘴,“好歹帮过我的忙。”

去吴家救江美玲的时候,他们义不容辞,江知都没来得及请他们吃饭。

鲁阳让她不用多想,等事情闹得够大,引得运输总公司注意,自然会派人来解决。

“你还是先操心操心咱们废品站吧。”

江知一愣,“这不挺好的。”

“好啥好啊,这个月的收入比上个月起码少了三分之一。”

鲁阳正愁着呢,江知还有心情担心别人。

加上江正崇顶多再跑两趟济东,没了牛皮纸的收入,赚得就更少了。

江知没想到杨河那个废品站重新开起来,竟然影响这么大。

一时间,她也想不到办法。

鲁阳摆摆手,“主要他们不做人,收废品的价格一斤比我们高了一分钱。”

摆明了是要打价格战,这他可不干。

江知高高挑眉,可别小看这一分钱,数量堆积起来,得贴进去不少钱。

这种馊主意,是杨俊鹏能想出来的。

“别管他,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儿就行了。”

鲁阳也是这样想的,“对了,今儿废品站收上来一堆书,有两个洋鬼子说要跟咱买。”

在宁市这一带,洋人并不是生面孔,反而很常见。

但鲁阳留了个心眼,没让人把这些东西带走。

“我爷爷说,这些可能都是些旧东西。”

他领着江知往里面走,“就是这些。”

一堆蒙尘的破烂,要不是那两个洋人说要,鲁阳还真不会注意到这些。

江知蹲了下来,挑挑拣拣,尘土飞扬。

她捂着口鼻,有些嫌弃道:“不就几本破书嘛。”

鲁大爷闻言乐了,“你年纪小,不懂也正常,这些都是古籍。”

“啥?古董吗?”江知拧着眉,瞧这新旧程度,确实挺古的。

“真要是古籍,那就捐了呗,咱留着也没用。”

鲁大爷啧了声,“你知道那两个洋鬼子花多少钱跟咱买吗?就这一堆,两百!”

江知摆摆手,“咱国家的玩意儿,凭啥给他啊?给再多都不卖,拿省博物馆去,给人家鉴定鉴定,没用的话再收回来。”

她都这样说了,鲁阳自然不会反对。

倒是鲁大爷气急败坏,骂江知不识货。

江知哪里是不识货,她就是太识货了。

还让鲁阳以后再发现这玩意儿,有一个算一个,全送博物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