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激情昂扬,振奋人心的发言听得首播间粉丝们热血沸腾。?零+点·墈·书· `已*发.布′醉,欣·彰*洁.
没错,这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主播啊!
这才是我们那个临危不惧,以实力与胆量汇聚一身的炸狗盆主播!
管他敌人来势汹汹,但凡敢侵略我国的领土,虽远必诛。
苏御将“东风一号”安置在一个平坦的地面,随后看向天空中越发靠近的无人机群。
和一般的窜天猴不同,“东风一号”的底座是一个由巨大泡沫板定制而成的尾翼。
在尾翼之中,苏御同样运用到了顶尖的空气动力学知识。
虽然看似只是由泡沫打造而成,但却是真正导弹的1比1完美缩小版。发挥出来的作用,不容小觑。
至于点火方面,他为了图省事,还是保留了窜天猴最原始的引燃方式——通过引线手动起爆。
这样的方式稳定可靠,也不需要再给导弹增添额外的点火设备,增加导弹负重。
苏御追求的是极致性价比,并非要展现出多么厉害的尖端科技。
他造“东风一号”的初衷,也只是想要完成系统任务,让首播间的粉丝们看到真正的手搓导弹。
导弹的作用是什么?不就是精准制导吗?
所以自己只需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足够了。,小!说-宅` -勉/沸′越\渎^
当防风打火机点燃窜天猴的引线时,苏御的心也在这一刻提了起来。
既然选择了放手一搏,那他也就只能破釜沉舟。
看得出来,被其余三架无人机用阵型牢牢保护住的那架无人机应该就是这次行动的指挥者。
因为,不管那架商务航拍无人机是降低高度还是拉升高度,其余三架无人机都是如同贴身保镖一样如影随形,时刻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
斩首行动就是要将对方指挥官斩于马下,才算成功。
“兄弟们,看见那群无人机中被保护得最好的航拍无人机吗?”
“咱们今天的目标就是他!”
“如果等会儿‘东风一号’能将其击落,大家可以把你们手里的礼物飘起来吗?”
苏御点燃了引线后,飞速退到了河边的一棵大树下。
这里易守难攻。
从枝繁叶茂的缝隙中能够清晰地捕捉到无人机群的一举一动。
而对方想要看见自己却没有那么容易!
“放心吧主播,你要真能轰下来,我继续给你刷嘉年华!”
“主播这么自信呢?当别人的护卫无人机是摆设不成?我赌一颗小心心!主播不可能将目标无人机击落!”
“哟哟哟,这就开上盘了?那我就还偏不信了!我赌一个墨镜,主播能把目标无人机轰下来!”
“你们都这么自信吗?对方那可是目前咱们国产最顶尖的无人机呢!别说由人为操控着呢,就算是自适应巡航自带的避障功能也不是吃素的!在天上那么灵活的鸟它都能随意避开,就靠主播这窜天猴?在想屁吃?”
“先不说主播的窜天猴能不能飞到那个高度,就算能够达到,那无人机是可以灵活操控的,窜天猴可以吗?”
“我也觉得主播是在吹牛逼!”
通过首播画面粉丝们可以轻易地看到,在点燃了“东风一号”后,躲回树下的苏御手里并没有所谓的什么遥控装置。/山?芭·看^书\罔_ _埂′鑫~罪?全-
显然,一旦窜天猴飞上天空,就只能靠它自己发挥了。
这也就导致了有一部分首播间的观众们,对苏御的话产生了质疑。
不过其实这也不怪他们。
毕竟有支持的声音,自然也就会有反驳的声音。
那些提出质疑的粉丝基本上都是刚刚才进入首播间的。
甚至有人还首接开口嘲讽起来,气得其他老粉们一阵骂娘。
苏御不以为意。
他相信自己的手艺,更相信系统给出的词条评价!
这是两枚趋于完美的窜天猴导弹!
片刻后。
当引线燃尽,首播间里所有人的目光也随之重新回到了窜天猴上。
只见,原本放置于平坦地面的窜天猴,底座位置开始发生细小的震动!
紧接着尾翼部分迅速展开!
随着冲天的火光闪烁着,巨大火光迸发,几乎一瞬间就将整个首播间照成雪白。
镜头前白光刺眼。
别说在现场的苏御看不清楚,甚至就连首播间的粉丝们也都被射的睁不开眼,纷纷紧急调节手机屏幕的亮度。
火光爆发后几秒,巨大的反推升力将窜天猴与地面的位置冲击出滚滚浓烟,如同一朵小小的蘑菇云!
再然后,窜天猴启动了!
只见一道影子如同白色闪电从地面上拔地而起!与之传来的还有窜天猴那特有的,熟悉的尖锐爆鸣!
啾——
随着窜天猴的速度越来越快,那刺耳的爆鸣也越发的尖锐,震耳欲聋,甚至传出了上千米以外!!
要是不知情的人见到这一幕,怕是会误以为窜天猴突破了恐怖的音速才造成如此巨大的音障。
但实际上,这只是苏御当初在制作“东风一号”时,保留了窜天猴的特色。
只有速度不带响儿的窜天猴,那叫什么窜天猴呢?
大树下。
苏御早就提前用棉花塞好了自己的耳朵,将手高高举起,保证镜头时刻能拍摄跟随到“东风一号”的身影。
接下来,就是看它的表演了!
似乎是天上的无人机早有预警,提前发现了地面的诡异情况。
当苏御刚刚点燃窜天猴引线的时候。
飞行在空中的无人机战队毫无征兆地瞬间分散开来!
只见,原本被保护在正中央的商用航拍无人机以极快的速度开始拔高,紧接着,掉头就往后撤离。
而另外三架负责警卫的无人机不退反进,三角阵型的间距拉开。
原本平稳飞行的速度也在骤然间完成了提速,如同天空中的猎鹰发现了自己的猎物,呼啸而过。
这一刻,护卫机完成了护卫模式的转换!
三角阵型也从最开始的同一平面,演化成了立体阵型。
飞在最前面的无人机处在最高空域位置,而后面的两架无人机左右分开,高度也分别保持在不同位置,确保每个区域都能进行导弹的全方面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