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村东头刘家

杨三妞接过来闻了闻,然后放在裤子上揩了揩,然后用牙齿咬了下去,能明显感觉到一种干脆利落的断裂感,就如同咬新鲜的萝卜一样,随之一种细腻的软糯感在口中散开。?看?书¢£,屋??? ÷?更ˉ新?最~/快±%<

她面露一喜,这东西吃起来甜甜的,应该是能吃的。

但在没确定之前,惜命的她根本不敢咽下去,全数吐了出来。

“娘,这东西能吃不?”梨花眼巴巴地看着杨三妞。

杨三妞眼珠一转,“咱得先弄清楚这到底是啥玩意儿,别到时候吃中毒了。”

“先下山,回去问下你爷。”

杨三妞捡起地上的苗,和手上的果实一道放进背箩里。

母女三人走了一小段路,杨三妞猛然想到了什么,又赶紧折回去捡了一些树枝丫和荆棘,遮住了能看到那处的视线。

这东西可不能让别人发现抢先一步挖空了,既然是荷花发现的,那就是她杨三妞一家的了!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杨三妞赶紧带着两个闺女回家。

这会儿离吃晚饭还早,正是日头高挂的时候,刘春贵用牛车拉回来一车干松叶,和他爹刘老爷子正一簸箕一簸箕往鸡圈里端。

被家畜踩过的干草或者干松叶,来年种地时就可以当做肥料,父子俩忙得汗流浃背。_x¢i\a·o_s/h_u/o?g*u.a′i`.!n~e`t\

刘老婆子在院子里挑豆种,刘莽子正蹲在角落里用枝丫玩蚂蚁。

杨三妞带着荷花和梨花,火急火燎地进了院子。

见母女三人回来了,刘老婆子下意识抬头望了下天,眼见日头高挂,她脸瞬间拉了下去:“这才出去多久,一群懒货!!”

“娘、你先别忙着着急,荷花在山上发现了好东西,貌似还能吃!”杨三妞赶紧把背箩里像萝卜一样的东西,连带着它的苗一并拿了出来。

“您和爹年纪大,经历的事比我们小辈多,知道这东西不?”

被儿媳拍了马屁,刘老婆子脸一下缓和了不少,接过杨三妞手里形状像萝卜一样的东西,用清水洗了下,然后用力掰开,里面黄黄全是果肉,还没有核。

这时,刘春贵和刘老爷子也注意到了这边,两人把簸箕放到一边,前后走了过来。

杨三妞赶紧把东西拿给见多识广的公公,“爹、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

刘老爷子揩了把额头上的汗,接过来,走到阴凉处,仔细端详着手中的果实和苗,稀疏的眉毛微皱。

他先是闻了一下,然后咬了一小口嚼了下,这味道,很熟悉……

片刻后,他眼眶一扩,“我想起来了!这是豆薯!”

刘老爷子祖籍原本在北方边境,那里不仅常年打仗,在他六岁那一年还闹起了饥荒,他爹迫不得己带着一家老小一路向南迁移。20$′+0·小ˉx说£网=3 ?,^更x新±?t最?|¢全d

路上一大家子饿死了一大半,甚至到最后就只剩下了他和爹两个人,就在他爷俩快要饿死时,一个到本国游历的别国方士发现了他们,给了两个烤熟的豆薯,这才让爷俩活着挨到如今的白云村定居。

那豆薯软糯香甜的滋味,他吃过那一次就牢牢记在了脑海里,往后却再也不曾得见。

眼下见到了实物和苗,他方才知道,这东西原来是长在土里的,他原先还一首猜测是长在树上或者藤蔓上。

这东西,一下把刘老爷子带到了儿时的记忆,他不禁热泪盈眶。

众人见老爷子这般反应,都有些愣住了。

刘春贵赶忙上前扶住父亲,“爹,您这是咋啦?”

刘老爷子缓了缓神,激动看着儿媳,“这东西你们在什么地方挖的?!”

“这豆薯可是好东西,能填饱肚子,当年要不是它,我和你爷都活不下来。”

杨三妞眼睛瞬间一亮,“就在山里靠近深处的位置,我看了那苗,好大一片,都到对面那座山了!”

刘老爷子听后兴奋得不行,急切面向儿媳,“走,快领我们上山去看一下!”

刘老太婆算是听明白了,这豆薯是好东西,没毒,一向看不上孙女的她,破天荒夸了荷花和梨花两句,把两个丫头乐得就差摇尾巴了。

刘春贵还是孝顺的,高兴之余,还不忘担忧道:“爹,你腿脚不好,要一口气走那么远的山路,能行吗?”

刘老爷子大手一挥,“为了这豆薯,再远的路我也能走!”

一家人简单收拾了下

工具,便着急忙慌上山了。

现在己过了丰收季,地里的活不多,很多都是全家人一起上山砍柴挖野菜,所以村民们偶遇到老刘家一家,倒也并未多疑。

一想到地瓜,刘老爷子都不觉得累了,跟着前面带路的荷花一口气爬到了目的地。

当亲眼看到一大片的豆薯苗,刘老爷子还是避免不了激动,“这么多,就按照一棵苗一个豆薯来估算,那至少也得一两千斤!”

一家人听到他的话,都兴奋不己。

刘老爷子当机立断指挥家人开始动手挖豆薯。

刘春贵和杨三妞负责用锄头挖,荷花和梨花在旁边帮忙捡,刘老婆子虽然年纪大了,也在一旁帮忙整理装豆薯的袋子。

最受宠的刘莽子,懒散坐在树荫下,嘴上不停念叨着热死了,还一个劲地催促他们挖快点。

由于土地太硬,碎石又多,挖起来并不顺利,一家人刨了差不多一背箩左右,刘老爷子觉得差不多了,就把大孙女喊到跟前。

“荷花,你腿脚快,去把里正喊来。”

这话一出,旁边几人纷纷停止了手上的动作。

刘老婆子率先咒骂起来,“你这个死老头子!怎么胳膊肘还向外拐呢?!这地是孙女先发现的,那就是咱们的,干嘛还告诉不相干的人!”

刘春贵很不赞成父亲的做法,“爹,等把这豆薯全部挖回家,咱们吃个一年半载都不成问题,你通知里正来,那岂不是等于让全村人都知道!”

“到时候全部上来挖,平摊下来,那咱们家岂不是亏大了!!”

杨三妞虽然不敢反驳公公,但是脸却沉到了沟里。

她用愤恨的眼神偷偷斜瞅了眼老爷子,同时心里骂了句:这死老头!又装什么烂好人!?

荷花和梨花也撅起嘴,只要把这里的豆薯挖回去,她们两个就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顿顿吃饱。

爹娘从小就给她们姐妹俩立了规矩,吃饭时不能上桌,要先等爷和爹还有弟弟吃饱了,然后再到奶和娘,最后才轮到她们。

剩到最后的残羹,根本填不饱肚子,姐妹俩经常在半夜被饿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