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压梁宝

下晌散了活之后,帮工的全都各回各家,而所有的匠人都被赵老八留了下来。′w¨o!d^e?b~o-o!k/s_._c_o/m*

“堂屋己经动了土,按照现在的进度,大概也就一个礼拜的事情。”

东偏房的炕上,李越山爷俩和几个大师傅围在炕桌前面,赵老八拿着铅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竖梁和起角的石材都己经弄好了,就等着垫基后落活了,尺寸啥的都没问题,我这边还备了一些。”

石材匠人接过赵老八的话,开口说道。

“水泥还差一些,山子你得催一催,其他的倒是没什么问题。”

泥瓦匠也咂吧着烟卷说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堂屋的进程都大概的说了一遍。

“老爷子,上梁的事是你来还是我去请人?”说到最后,赵老八看向一旁没有插话的老李头问道。

老李头磕了磕烟锅子回道:“起土不看自家的事,还是按规矩请人吧。”

堂屋大梁是农村建房子最为关键的一步,除了亲人上梁之外,还有很多特殊的仪式。

比如请风水先生,蒸上梁馒头,开梁槽等等。

过去几年,风水先生虽然被打成了封建迷信,可在农村遇到什么大的事,还是会偷偷摸摸的请。_三¢叶^屋_ +已,发~布,嶵′芯!漳¨截?

村里的队长支书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太过计较。

这几年虽然好了很多,但这请风水先生看日子的活,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来。

“成。”

赵老八点了点头,随即再次看向李越山说道:“山子,压梁宝的事情你得上点心,看看城里镇上的朋友那边有没有门路,这事情可马虎不得。”

“我想想办法。”

李越山闻言一阵龇牙咧嘴,可也只能硬着头皮先答应下来。

这所谓压梁宝,是在堂屋上主梁的时候,木匠会在主梁上开个火柴盒大小的槽子。

主家会拿出一些铜钱或者银元之类值钱的东西放进去,然后再由木匠用楔子封上。

可他李越山就一个村里混饭吃的泥腿子,上哪捣鼓那些玩意去?

不过既然有这一茬,李越山还真就得上上心了。

“看咱们这进度,可能上梁盖顶就凑上二月二了……”

商量的差不多了,赵老八看着匠人们给出的时间,对着李越山说道。

意思很明显,该准备的东西就需要提前准备好了。

……

接下来的七八天,除了中间去了一趟镇上接云秀之外,这段时间一首忙活着宅子的事。,w,z,s^k′b*o.o!k..¨c′o¨m/

正堂和偏房以及灶房都己经被拆,垫基的石子也都夯实,后墙也冒着头的有了轮廓。

之所以这么快,除了现有的人手之外,东尧的一群半大小子也都赶来帮忙。

人一多,吃喝消耗的也就多了。不过宅子的进程也跟着快了不少。

尤其是一些琐碎的小活,这帮小子干起来那是相当的麻利。

“行了,手上的活都放一放,先过来吃饭!”

这天晌午,李越山端着一大盆白皮面从临时搭建的灶房走了出来,对着忙的热火朝天的众人喊道。

所有人闻言都放下了手中的活,简单的洗了手和脸后端着碗筷围了上来。

众人也不客气,肉浇头加白面条管饱造。

之前东尧来的几个小子吃饭还有些放不开,毕竟这么好的东西,就是过年都不多见。

可李越山却变了脸的放下话来,吃饭就紧饱了吃,谁要是放不开肚子,老李家人还跟人急。

这事传开之后,村里很多人都没少骂老李家。

这也难怪,毕竟你这样搞,以后旁人家起活了,这饭还怎么做?!

可李越山才懒得管这些,但凡进了李家门帮活的,三顿饭肯定怎么畅快怎么造。

“山子,在家没?”

就在李越山端着碗和众人蹲在院子里吸溜面条的时候,赵红旗提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走了进来。

赵小军等几个北尧的后生赶紧端着碗站起来。

不管老李家再怎么熊大房的这哥仨,可毕竟人家一来是长辈,二来除了老大之外,俩兄弟还在村里管事呢。

“三叔。”

几人端着碗,看向赵红旗问好道。

“你们这伙食不错啊!”

赵红旗笑着看向赵小军等人,随即说道

:“吃喝不亏你们,干活可不准偷奸耍滑,知道没?”

“知道了,放心吧三叔。”北尧的几个后生赶紧点头应道。

“嗯。”

赵红旗点了点头,这才转身朝着院子里面走来。

“支书,这是又出啥事了?”

看着提着公文包的赵红旗,李越山将碗里最后一口面条扒拉进嘴里,这才起身道。

“别紧张,这一回是好事。”

赵红旗说着,将公文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两张印着红星标的纸来。

“报道?”

李越山接过纸来,看清了上面写着的内容和下方的红印子。

这是林业管理和县武装部联合下发的文件,让李越山去县城林业管理部门报到的。

“这段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除了北尧和东尧之外,其余的几个村子也受到了野猪和狼的祸害,上面着急将情况稳定下来,这才提前让各村定好名额的护猎员去报道。”

赵红旗看向李越山,出声解释道。

“芍药也去?”

李越山翻开另外一张纸,一样的格式,不过却是林业后勤部门发来的。

“肯定啊!”

赵红旗指了指李越山手中的纸说道:“你们护猎员不在编,所以只是登记报道,而芍药是林业后勤的正式编,除了报道之外,还要在县城学习一段时间。”

“你们俩时间上也正好凑的巧,索性这介绍信我也就开一起了。”

说着,赵红旗又从手中的包里抽出一张信纸来,赫然是己经开好并盖了公社章的介绍信。

“收拾收拾,明天一早出发,这事可别耽搁了。”

赵红旗说完,又和老李头打了声招呼之后,这才离开了李家院子。

等赵红旗离开之后,院里的众人不管是帮工还是匠人,都端着碗围了上来。

看着李越山手中上面单位下发的文件,眼神里遮掩不住的羡慕。

一个汉水镇护猎队长,虽然没编,可这里面的油水大了去了。

再加上一个所有人都默认的准儿媳,还是在编的八大员。

这一回老李家,可算是真的要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