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苑宁 作品

第7章 前途最重要

知县大人合上眼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浮现过他的前半生。·`?咸ˉ鱼e?看[书?;网? ?1最t÷?新=章$#节±e:更\??新¢^快£=;

他本出生在小富之家,可一夕之间他祖父、父亲因病相继去世,只留下他和他娘孤儿寡母两个人。举目无亲不说,族人更是对他家的家业虎视眈眈。

他娘偷偷哭了一夜,第二天狠下心,敲开了苏州富商钱家的门。

他娘央求钱老爷庇佑他们母子二人,许诺除了供他读书和生活必须的银子,田产、商铺的其他收成都归钱老爷。

没想到钱老爷并没有趁人之危,什么都没有要就答应庇佑他们母子二人。

后来他也算争气,不及弱冠之年就中了秀才。钱老爷有意将女儿许给他,他和他娘商量了一下就同意了,这时他需要的银子更多了,岳父慷慨解囊,他自然需要对妻子一心一意,加上要努力科考,更是没有其他心思。

后来他终于考上了进士,只是排在二甲末尾的他,被派去了荒蛮之地做县令,也就是这个时候,妻子生慕儿伤了身子。

尽管有了儿子,可谁又会嫌孩子多,他自然也有了纳个小妾的心思,他说与了母亲,母亲问他想一辈子都呆在这蛮荒之地吗?他自然不想。*a\i′t^i~n/g+x^i^a`o^s·h¢u~o^.^c\o!m*

他懂了,想要调到富庶的地方不止需要他好看的政绩,还需要他岳父的银子,于是他放下了纳妾的心思勤勤恳恳做政绩。

终于凭借着上等的政绩,和他岳父的金钱开路,他顺利回了苏州做官,虽然是平调,他也很满足了。

做了元和县的知县,他依旧勤勤恳恳,可时间长了他明白了,他上面没人,岳父也没有,他做的再好可能都不升不上去了,因为有钱都没处使。

看着林大人的西个儿子,他又有点眼热,纳妾的心思又隐隐冒头,没想到他的仕途竟然又隐隐有了希望。

还是前途最重要,纳妾还是再等等吧,知县大人这样想着进入了梦乡。

知县夫人的手脚还是很快的,三天后,就以赏花的名义遍邀元和县大户人家夫人小姐。

一大早,知县夫人就去了女儿唐蔓的西厢房。

“哎呀,不好不好,换个颜色,这颜色岂不是和桃花撞了。”知县夫人看着女儿穿了身桃红色的衣裙很是不赞同。

唐蔓闻言又换了身水烟紫色的。

知县夫人又是摇头,“不好不好,平白显得大上许多。?萝~拉(§?小e#说??/ |§更§新e?>最\~全#”

唐蔓一连换了三身衣服,知县夫人都摇头,终于忍不住道,“娘,不过是个赏花宴,不必这么费心吧。”

知县夫人没有理女儿,自顾自的在女儿的衣柜里挑选衣服,最后挑中了一套前不久刚着人裁制的嫩黄色衣裙。

看女儿穿上俏生生的样子,知县夫人终于满意的笑了,一边给女儿比划着头花一边小声道,“傻孩子,娘今日办这个宴会,就是为了给你想看这好人家。”

唐蔓听的小脸一红,随即道,“娘,我舍不得你和爹爹。”

知县夫人摸了摸女儿的头,“娘也舍不得你这么早出嫁,只是婚事还是要早早相看,要不好人家都没了。”

唐蔓红着脸点头,“都听娘的。”

唐府的花园,桃花开得正好。

按理说知县是应该住在县衙的,因为县衙二堂后面的三堂里设有知县内宅,但事实上是,极少真的有知县住在县衙中。

元和县的知县大人就没有住在县衙里。

因为真的太小了,说是知县内宅,不过三间正房而己,家眷多的根本住不开。知县内宅基本都是做办公的临时休息场所用了,除非这个知县穷到没钱买房,或者妻儿不跟在身边,才会常住县衙。

唐知县不仅妻儿,老母亲也一起住,所以来到元和县之后火速买了房,只是他并不算宽裕,因此买的房子并不大,好在他家里人口简单到也够住。

这房子最好的一点就是有一个景致十分不错的小花园。这两年有知县夫人精心打理,就更赏心悦目了。

崔夫人进来的时候,园中早有人到了,对比之下,只带了一个丫鬟的崔夫人显得形单影只。

赏花宴是专属夫人小姐的宴会,崔夫人的婆婆不爱出门,从不参与这样的宴会,她又没有女儿。

知县夫人看见崔夫人到了,连忙带着女儿迎上来寒暄。

知县夫人笑着道,“怎么

来的这样迟,再晚些蔓儿亲手做的鲜花饼可就没了。”

崔夫人笑着回道,“别提了,今日书院休沐,小西缠了我好半晌,幸好没太晚,还能赶上鲜花饼。”

崔夫人又打量唐蔓夸道,“蔓儿真是出落的愈发标致了。”

“我正说呢,不知道谁家有福气能将这么贤惠的姑娘娶回去做媳妇。”旁边的一位夫人道。

“不急。”知县夫人飞快扫了一眼崔夫人,然后笑着对刚才说话的妇人道,“他爹和我都舍不得,要多留两年才好。”

“那也要相看相看了,相看好了再过六礼也要个一两年。”又一位夫人道。

知县夫人叹气,“我正因此事烦心呢,平日里看着这家孩子好,那家孩子也好,如今有需要了,竟是一个也不见了。”

夫人们闻言都笑了,遂有好几位夫人自荐了家中的子侄。

知县夫人一一笑着应下,然后又对崔夫人道,“妹妹可要早些为大公子打算,别像我似的,蔓儿都及笄了才开始打算。”

崔夫人听了知县夫人的话,面上虽然不显,但心里很是疑惑,她儿子不过13岁,现在打算是不是有点太早了?不过知县夫人肯定不可能平白无故说这么一句话,突然崔夫人脑中灵光一闪。

“姐姐说的是,只是我觉得婚嫁之事也要问问孩子的意思。”崔夫人笑着说。

知县夫人明白崔夫人懂了她的意思,“妹妹说的正是,要孩子们喜欢才好。”

明白了知县夫人的心思,崔夫人有意识的观察了一下唐小姐,端庄稳重,长的也标致,是个好孩子,年纪比泽儿大了两岁但也不碍事,若真的与唐知县结亲,也是一段好姻缘。

就怕泽儿那个皮小子不喜欢这种端庄贤惠的姑娘!还是要找个机会让两个孩子见一见。

“下月初一我要去静安寺为淡儿还愿,姐姐可要同行?”崔夫人问道。

“要的要的。”

知县夫人笑着说,“二公子第一次下场就中了县案首,想来静安寺极为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