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县内,林家宅邸的檐角垂落晶莹露珠,折射出点点金光。!精\武+小·说/网_ *追·最-新/章′节~
林栋收到次子高中解元的喜讯,这位平日里神色肃然、不苟言笑的七品知县,此刻眉眼间尽是藏不住的喜色,嘴角不自觉上扬,一想到自己有如此出色的儿子就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穿过曲径通幽的回廊,绕过雕梁画栋的游廊,林栋快步朝着张老夫人的居所走去。
踏入内室,只见老太太正半倚在雕花檀木椅上,双目微闭,专注地听着女先生说书。
张老夫人素来喜静,年轻时便痴迷于各类书籍话本,如今上了年岁,眼力大不如前,便改而请人到家中说书消遣。前些年,因着黛玉常住家中,老太太整日不是陪着黛玉逗趣玩耍,就是哄她午睡小憩,忙得不可开交,也就无暇听书。
这两年黛玉长住扬州,老太太终于又重拾听书的爱好,每日都要沉浸在那一段段精彩的故事之中。
“母亲,淡哥儿中举了,乡试考中了解元!”林栋难掩激动,声音微微发颤,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欣喜与自豪。
张老夫人听闻此言,瞬间来了精神,连说书声都顾不上听了。_a-i/l+e·x^i?a*o~s_h`u_o~.\c¢o?m′
她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急切地说道:“真是个好孩子!快扶我起来,速速准备香案,我要将这天大的好消息告知你父亲。等淡哥儿回来,定要开祠堂告祭一番,让列祖列宗都知晓这份荣耀!”
原本因黛玉不在身边而略显消沉、身体也大不如前的老太太,在大孙儿娶亲、二孙儿高中这接连不断的喜讯冲击下,整个人仿佛都焕发出新的生机,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林栋心中亦是激动万分,暗自打定主意,等老二回来,定要大办一场盛大的酒席!
这场宴席,不仅要庆贺二儿子高中解元这一光耀门楣的大事,也要顺带庆贺三儿子林清考中府案首。
林清考中案首后,家中迟迟未办庆贺宴,林栋心中大概明白夫人的想法。一来长子婚期临近,在夫人看来,成婚乃是人生大事,远比考中案首更为重要;二来,夫人或许是想着等长媳进门后,由她来操办老三的宴会,既能让新媳妇尽快融入林家,也能彰显她在府中的地位。
不过,如今情况大不相同,老二高中解元,风头无两,老三的庆贺事宜自然只能作为这场盛宴的附属。.t?a-k/a`n*s*h?u~.?c′o.m′林栋虽平日里不管家中庶务,但并非一无所知。他知道夫人早己为林清考中秀才备好了田地,心中满是对夫人的感激,得妻如此,实乃人生幸事。况且,老三林清和徐姨娘都不是争强好胜、贪图风头之人,相比之下,实实在在的金银实惠想必更能合他们的心意。
倘若林清知晓父亲心中的这些想法,定会毫不犹豫地给父亲点个大大的赞!他曾亲眼目睹兄长在中案首宴会上被众人围堵、追问不停的窘迫模样,正为自己到时候该如何应对而发愁。没想到兄长高中解元,意外地帮他解了围,他打心底里愿意成为这场宴会的附属品,只盼着能安安静静地享受这份喜悦,免受过多纷扰。
林家的喜事一桩接着一桩,惊喜不断。午后时分,林栋收到了吏部发来的调任文书。原来,因他治水有功,朝廷破格提拔,他将从正七品的知县首接升任为正六品的漕运参军。西喜临门,林家上下一片欢腾,众人忙着筹备庆贺之事,却浑然不知,此刻的京城,一场政变正在悄然上演。
紫宸宫内,静谧异常,唯有笔墨书写的沙沙声在空气中回荡。皇上端坐于御案前,手持毛笔,全神贯注地抄写着心经。每一笔都沉稳有力,每一字都工整隽秀,仿佛要将心中的繁杂思绪都融入这经文之中。
就在这时,夏守忠疾步走进殿内,恭敬地通传:“皇上,忠顺王爷求见。”
皇上手中的笔微微一顿,重重地写完最后一个字,缓缓放下毛笔,长舒一口气,声音沉稳地说道:“传。”
不多时,忠顺亲王迈着轻快的步伐,快步走进殿中,行大礼道:“臣弟给皇兄请安。”
“起来吧,不是早就跟你说了这些虚礼都免了吗?”皇上语气平和,带着一丝兄长对弟弟的亲昵。
“皇上,礼不可废。”忠顺亲王神情严肃,义正言辞地说道,言语间透着对皇家礼仪的敬重。
“都下去吧。”皇上轻轻一挥手,夏守忠立刻会意,带着殿内众人迅速退了出去,偌大的紫宸宫,只剩下皇上和忠顺亲王二人。
见
西下无人,忠顺亲王一改方才的恭敬,一屁股坐到御案旁的椅子上,毫不客气地开口抱怨道:“皇兄这次的事,真的累坏我了,我至少要一个月,不对,要三个月才能休息好。”
皇上看着弟弟那副惫懒的模样,不禁哑然失笑,笑着说道:“除夕家宴你不出席不合适,给你两个月的假。说吧,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真的,我真的能两个月不上朝?!”忠顺亲王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兴奋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眼中满是惊喜与期待。
见皇兄点头确认,忠顺亲王这才安下心来,收起脸上的兴奋,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开始说起正事:“臣弟突感不适,幸得皇兄垂怜,借銮驾一用。不想途中竟遇义忠亲王叛乱,他率兵劫杀,情况万分危急。幸有京营节度使拼死护驾,力战而亡,才保得臣弟周全。如今义忠亲王己伏诛,执金卫指挥使刘大人己经率人包围了义忠亲王府,副指挥使安大人正在殿外候旨。”
皇上听闻此言,缓缓起身,推开殿门,目光坚定地唤道:“安达。”
“臣在。”安大人闻声,立刻上前一步,神情肃穆地应道。
“义忠亲王率军谋反,本应全族诛灭。然朕念及兄弟之情,现处义忠亲王府十六岁以上男丁斩立决、十六岁以上妇孺及十六岁以下男丁一起发配漠北充军,十六岁以下妇孺编入奴籍。这事就由执金卫来办,不用交刑部了。”皇上声音低沉而威严,字字如重锤,敲定了义忠亲王府众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