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为民办事的好官。本文搜:33看书网 免费阅读”
“我们怎么就遇不到这样的好官。”
“韩公,百姓们都记得您的功绩。”被贬潮州的韩愈刚刚处理完鳄鱼之患和潮州官员共同观看天幕。
“我做这些并不是让百姓铭记于我,而是想让百姓们免于祸患,就心满意足。”
秦月第一次了解到韩愈的生平,以前上学的时候只是背过很多韩愈的文章,第一次以这种形式看到韩愈的生平。
秦月突然发现古文的魅力,“看来只有毕业以后才能欣赏古言的魅力。上学的时候只会死记硬背,从来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些诗人,文学家们的所表达的感情。”
秦月继续看下一集。
【三人组继续去探访唐宋八家大家的下一个欧阳修。】
【他们三人来到欧阳修的时代,听旁边的学子谈论欧阳修被贬。大三人打算去欧阳修的家中拜访欧阳修,不巧欧阳修不在家,他的母亲郑氏在家。】
【他欧阳修的母亲把三人引进家中,为他们讲述了欧阳修的故事。】
【欧阳修西岁丧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的母亲对他督教甚严。】
“通过这两个人大人物的视频,我发现了一件事,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就得自幼丧父,还有一个家教甚好的老母亲或嫂子。”一名年轻公子总结地说道。
“怎么?你在院,你不是过,所以你才无法成才是吗。”这名的公子的母亲听到他这么说,拿起棍子就朝他抡上去。
“不可否认,有一名好的母亲的教导,确实会让子女更容易成才,但是也要你有能力才行,像你这样的,要是你没有父母,你死在哪都不知道。还想成才呢。”
这这名公子一边跑一边大喊大叫“娘,我知道错了,别再打了。”
【郑氏在欧阳修小时候,就经常以笔杆做笔教导欧阳修识字读书。欧阳修偶然从邻居家的看到一本《昌黎先生文集》】
【郑氏见到欧阳修从身上掉出一本文集,以为是他偷到邻居家的书,就让欧阳修归还我,欧阳修解释道,这是邻居借给他的,郑氏就问欧阳修让他背的书背完了不。】
【郑氏拿起棍子就要打他。欧阳修跑了出去,正好遇到了同龄的小孩子,他们嘲笑欧阳修从小就用棍子学字读书。】
【正是看到自己的儿子被嘲讽,就安慰道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哦,欧阳修就用韩愈的一句诗回复了他的母亲,“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郑氏见欧阳修很喜欢韩愈的书,就问韩愈的书好在哪里,韩愈就回复母亲说,“李先生的书气势磅礴,和其他的书都不一样,有点像孟子。”】
【郑氏见欧阳修如此喜欢韩韩愈的书,就打算把这本昌黎先生文集韩愈买下来。】
【但是欧阳修却拒绝了,他说自己也可以抄下来。】
【在欧阳修年幼时认识韩愈文章的人并不多,欧阳修然所得的《昌黎先生文集》爱不释手,等到欧阳修成为文坛领袖之后,非常推崇韩愈文章,从而传出“学文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后辈学子竟然如此推崇我的文章,此生无憾也。”韩语非常欣喜有学子竟然有人如此喜欢自己的文章。
韩愈也看出来了,如果没有后世这名叫欧阳修的学子推崇自己的文章估计也不会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文章。
【之后,欧阳修高中进士被授为洛阳的推官。在这里,他认识了一批志向相同的文人们,使得欧阳修的才学更上一层楼。】
【欧阳修和洛阳的一批文人们相约在竹林探讨文章,偶然看见有匠人正在伐竹,便询问是怎么回事?便听到洛阳的留守说到中修缮需要伐尽洛阳竹子。欧欧阳修听到之后非常惊讶。】
【向钱公争论道,洛阳许多百姓都是靠青竹养家糊口。如今,朝廷要伐尽青竹,让百姓以后如何谋生。】
“宫中就是因为要修建,所以就要伐尽洛阳的青竹。这是要断了这里百姓摆活路啊。”
“这是哪个朝代?不会又是我的唐朝吧?”李世民民连忙询问道, 之前韩愈所处的时期的皇帝昏庸,己经把他气到了,他可不想又看见一个昏庸无能的还不顾百姓的皇帝。
“回陛下开始的时候,天幕有提到,这是北宋年间。”
“哦,宋朝那就没关系了。”李世民松了一口气。
李世民虽然松了一口气,但是赵匡胤却放不心不下来,虽然之前的视频己经说过靖康之耻,还说过宋朝就没有好皇帝,但是他还是不相信自皇家竟然没有一个有能力的。
这次又看到了皇帝,竟然为了自己享受不顾百姓的死活。
【但是钱公也有钱公的难处,欧阳修也明白他的难处,两日后欧阳修写了一篇《戕竹记》呈给钱公。】
【钱公看到欧阳修的文章,打算用欧阳修的文章向朝廷据理力争。】
【之后又回到了探访三人组讨论的阶段,他们打算再一次拜访欧阳修,而这次他们将会去军营拜访欧阳修。】
【这次他们
见到了范仲淹,范仲淹他们主张改革而遭到了贬斥,主张新政的各个人员都被贬到了各个地区。而范仲淹则为他们讲述了改革新政的故事。】
【由于范仲淹被贬,欧阳修上谏院找高司谏为争辩。最后,因为庆历新政触动了一大批人的利益,导致了新政的失败,欧阳修也被贬到滁州。】
【探访三人组再次打算前再次穿越到千年前的滁州去见欧阳修。】
【被贬滁州的欧阳修与母亲谈论起王太守的三次被贬。】
【欧阳修的母亲安慰欧阳修,不亲的话,又重新激起了欧阳修的斗志。】
【欧阳修在滁州重新实施自己的政策,使滁州的百姓都过得安居乐业。】
【探访的三人组在这次也终于见到了欧阳修。】
“有一个好的母亲真的很重要,在你迷茫的时候,重新把你在从迷茫中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