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念回家拿了一条披肩出来递给陈鱼,并往她的腰部看了一眼,“围着点吧!”
陈鱼顺着林念的视线看向自己,下意识转身往自己身后看去。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因为角度看不到,还急的她翘着屁股左右转着圈儿的看。
“我,不会吧?”
林念“嗯”了一声。
陈鱼今天穿了一身粉色运动套装,此刻裤子上殷红的一片格外的扎眼。
“哎呀,丢死人了。”
陈鱼的脸都臊红了,“我就说这个用纸不合适,我妈非说可以。”
林念笑了笑,又从兜里掏出了半包卫生巾递给她。
这回陈鱼却摇了摇头,“这个太贵重,我不要了,你自己留着,披肩我改天洗干净还给你。”
说完,她快速将披肩围在腰间,没等林念回话,抬脚“噔噔噔”的快速逃离了社死现场。
林念看着她的背影,忍不住“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真是个有趣的人。
想到前世在月经期的时候有多难熬,林念再次庆幸这一世能够有能力对自己好一点。
救援队在所有人的千盼万盼之下,终于再次上门。
这次来的是一队军人。
他们带来了物资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消息。
由于这次天灾的受灾面广,救灾难度太大,官方的物资储备不足,暂时无法给百姓足额供应,只能先加大治安管理力度,呼吁民众在安全的范围内自力更生。
此消息一出,人群中立马就炸了。
“这是什么意思?不再给我们提供物资了?我们门都出不去,怎么自力更生?”
“就是啊,国家这是要不管我们了么?”
“就是,就这几包方便面能吃几天啊?”
“这可是天灾啊,说不定就是末世了,国家不能不管我们啊!”
“呜呜呜~”
有的人据理力争,有的人甚至绝望的哭了出来。
但跟上次街道和物业发放物资的情形不同,这次是军方上门,楼里的人虽然不满,倒也没人敢叫嚣,只是一味的哭诉。
“大家稍安勿躁,听我说。”
为首的高队长抬了抬手,控制住现场的秩序,声音洪亮的说道:
“国家是不会放弃百姓的,这只是事急从权的安排,而且锦城己经建立了五个大型避难所和十多个小型避难所,具体地址我们等下发放给你们。”
他指挥着身后的军人拿出了一摞印好的纸张,随机发放到人群中。
“锦城不仅有避难所,还有一些物资交易所,地址也在宣传单上,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打捞一些非生存物资,去交易所换成生存物资。”
“什么是非生存物资?”有人提出疑问。
高队长道:“比如说砖瓦、钢筋、铁器、甚至是被泡水的粮食等等,交易所都有对应的生存物资可兑换。”
这个所谓的好消息并没有给民众带来惊喜,大家反而有些嗤之以鼻。
现在的问题是在于能不能换物资么?
大门都出不去,还谈什么钢筋砖瓦的,有那能力,首接去找吃的不是更好么?
还是说避难所不给随便进?
兴许是看出了大家的情绪,高队长给大家解释道:
“避难所可以让受困群众暂时脱困,但人数众多,我们也无法保证能有好的生活环境,所以希望大家能自力更生的尽量自力更生,如若实在艰难的,可以去往避难所。”
“环境再不好也不至于饿死吧?我们去避难所。”
“对,我们也去,实在活不下去了。”
人群中的声音又转悲为安。
高队长让手下清点了下他们运送物资空出来的救生船位置,表示这次可以先顺便转移五十人。
其他人得继续等待转移,或者自行前往。
听闻这个数字,人群中立马沸腾了,纷纷上前抢占位置。
最终因为报名的人太多,高队长只好重新定义,先转移住在楼道里的住户。
刘黎抱着臂站在角落里,用胳膊肘怼了怼林念,“你说,我们去不去避难所?”
根据高队长所传递的信息,不难听出这次天灾绝对不简单,刘黎心里有些惴惴不安。
林念挑了挑眉,迟疑了一会儿,小声的说道:
“先不去吧,这时候避难所肯定人巨多,我们这么多物资去了,就等着被抢吧。”
但后续还是得离开这里才行。
这个考量她没说出口,后续得找找合适的理由。
“也对!”刘黎深深的吐了口气,神情微舒。
她觉得现在的生活还算不错。
“避难所”三个字听着就很艰苦,而且上次在工厂的时候,大家都己经预判过了。
若非到万不得己,她是真不想去。
待军人们讲解完官方的安排,又安抚完民众的情绪后,开始分发物资。
这次发到手里的看着应该是军备物资。
都是些压缩饼干,罐头,净水片,急救包一类的实用的东西。
这次的分发方式跟前一次的情形也不同。
不是按房号发放,而是要本人带着身份证排队领物资,领过的会在手上盖个戳,一下子洗不掉的那种。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军人们会亲自送到老人的手中。
这样做的目的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因为现在的家人,大多都不再是一家人,为了口吃的,很可能都散成了一个个的个体。
更有甚者,家庭成员都消失了不少。
官方对这种情况也无可奈何,只能先尽量满足个体需求。
对于那些违法乱纪行为,也只能选择性的忽略。
不然能怎样,抓回去关起来还得供饭。
所以在刘芬哭天抢地的上前来哭诉自己的遭遇时,兵哥们无可奈何的以“需等待”为由安抚了她。
等天灾过去,都会好的。
闹哄哄了一上午,楼道内的住户大多都去了避难所,整栋楼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留下的住户此时也都认清了一个现实,这场灾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
想活下去,就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还得出去寻找物资。
可要出门,交通工具仍然是个大麻烦。
在这种局势下,又被一些有资源的人抓住了商机,高价租赁皮划艇席位,价格一度上涨到两千块每人每次。
还傻乎乎的只要现金。
刘黎得到消息后,回到家里各种哀嚎,“亏了亏了,我们才一百块的价值一个位置,他们竟然两千块,不行,我们也要两千块的。”
姚斌摇头笑,“我们的皮划艇也就17楼用,你好意思开这个口么?”
刘黎撇了撇嘴,“那就往外出租,我们现在又不出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他们的食物坐吃三个月都没问题,没有必要再出门去冒这个险。
姚斌道:“就不说赵建业那好不好说了,你有没有想过,出去的人恐怕九死一生,可能压根就还不回来。”
姚斌看似很随意的一句话,让刘黎僵愣在原地。
正如姚斌所料,赵建业当天下午带出去的一队人,只回来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