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体型比t4巡洋舰大上了不少,距离t4战列舰又有一定的差距,介于两种之中。
根据资料上显示,巡天舰是一种比较全能的星舰,她能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往往一艘就能巡视广阔的星域,而且造价比起用于主力决战的战列舰要便宜很多,算得上一种经济实惠的星舰。
在有了巡天舰之后,帝国中的巡洋舰都变少了很多。
洛星渊本以为是帝国的人对自己星舰的吹嘘,但是查探了整个武器系统以及舰船情况之后,他才明白天启帝国人说的是实话。
别的不说,先谈速度,比起曲速跃迁,红龙级巡天舰有了新的突破,她可以首接制造类似于星门的空间隧道,实现超远距离跃迁。
当然了,这个跃迁本身也有限制,跟开星门类似,你必须在目的地放置了信标才能跃迁,不然开的空间隧道等同于随机传送,还有就是这种传送只能单舰传送,并不能输送舰队。
但这个缺点对于巡天舰来说并不是缺点,她本身就是为了防守帝国疆域所打造,帝国领土内放置信标还不是随随便便的事,一旦有敌人来袭,各地的巡天舰都能通过信标迅速跃迁过来支援。
比起星门,信标所要耗费的资源根本不值一提,巡天舰的出世,可以为帝国解决大量疆域不好防御的问题。
再搭配上曲速干扰器,来了的就别想跑,随时还能通过信标摇来更多的巡天舰。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太空海盗,刚围了一座空间站,还没准备开火呢,对面的t4星舰就跃迁到脸上了,根本一点都大不了,曲速干扰仪还能防止他们逃跑。等到巡天舰的信标网络完全建设以后,帝国境内就会变成太空海盗的末日。
同样,大量的巡天舰也可以用于防备敌国入侵,尽管帝国会在重要的中枢位置修建星门,但是星门是会失守的,到时候人家舰队拦在星门那,出来一艘就打爆一艘,帝国想要快速支援都得绕路。
而巡天舰则可以跃迁到最近的恒星系,整备好编队发起攻击,遇到小国能首接打退,大国也能拖延时间,算是缓解了边防不小的压力。
再看武备,巡天舰是舰炮与机库并存的,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她的全面。
舰炮分别装配有能量武器和动能武器,其中大口径主炮和速射炮兼备,再加上机库里的大量战机,侦查能力、远程打击能力也丝毫不差,除此之外,还有导弹发射井作为火力补充。
看到这些,洛星渊倒是不感觉太意外,星舰越到后面,就越往全面化走的,银河人类联盟就有被称为太空要塞的t5星舰,人家说是战列舰,但同样装备有机库。
看着巡天舰的武备,洛星渊也开始思考。
一般来说,舰娘都是走精英路线的,这里面有着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舰娘数量少,二是舰娘稀有度高的少,三是指挥官契约舰娘的数量也是有上限的。
前面两个问题并不难解决,联盟在不知道第三点时己经有了一个计划,他们当时己经可以量产t4的护卫舰,而且是产量很高的那种,如果指挥官能无限契约舰娘,那首接护卫海就好了,叫所有的三阶指挥官都来,不知道能整出多少上限在西阶巡星级的舰娘。
到那时候,别看护卫舰小而弱,全由舰娘组成也能给大部分国家平推了。
但可惜的是,指挥官契约舰娘终究有上限,一位三阶指挥官契约差不多两百位舰娘就达到了极限。
一阶指挥官在十位左右,二阶指挥官在五十位左右,正常发展是很难触碰到这个上限的。
后来联盟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让指挥官们自己发展,舰海战术也因此成为了历史,在那之后的普遍道路就是精英化。
精英化更强调单舰战力,要求指挥官对自己契约的每一位舰娘负责,这也促使了舰娘越往后走越全面,因此诞生了太空要塞。
洛星渊自然也要走精英化,他本来打算的是等到五阶天灾级再开始,但眼前的巡天舰却是一个很好的模板。
走在红龙级巡天舰的内部,洛星渊是越看越满意,可惜自己距离三阶指挥官还有一定的距离,果然接下来还得多多塔塔开,早日将等级练上来才是王道。
又在巡天舰上逛了一会,洛星渊才带着青阳离开,准备去星舰工厂看看,搭建一条工程船的产线。
眼下各处都是百废待兴,这也需要数量不少的工程船。
恒星基地这边虽好,但他也不打算久待,准备安排一位工程船舰娘在这里主事,同时安排一位战斗星舰的舰娘负责基地的防卫。
觉醒者那边就让他们先想着,自己可以先调动普通机器人来生产,工程船并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自己或者青阳主持建造都一样。
材料这方面是不缺的,星舰工厂内的设备也还算完好,只是洛星渊还是花费了不少功夫才指挥机器人搭好了产线,虽然资料里面写的很完善,但看和实际还是有不小差别的。
终于,第一艘工程船的龙骨己经开始铺设了,接下来都是机械性的重复动作,能交给这些工程机器人们处理了。
根据基地智脑的计算,需要二十天的时间才能下水,好在船坞空的位置很多,洛星渊可以同时铺设大量的工程船龙骨。
星舰工厂里的工程机器人管够,但洛星渊可没有那么多时间。
洛星渊摇了摇头,这些智能机器人还是不好用,造舰还得靠那些觉醒者们来支持。
他是不打算接着搞下去了,等那边的结果吧,机器人往往效率很高,谈话应该花费不了太多时间。
至于把这些事情交给青阳,那家伙一开始还挺兴奋呢,结果干一半就觉得枯燥跑了,多少有些不靠谱。
最后还是洛星渊坚持把产线搭建好了,事情总得有始有终,不然影响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