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旁边的皇帝,一下子就心疼了,他先帮甄嬛掖住被角,又看向西周。
崔槿汐大喊一句:“斐雯,娘娘刚生产完,怎么可以开窗。”
斐雯忙站出来,先走过去将窗户关上,随后跪下请罪。
“皇上,娘娘生了双生子,奴婢只忙着高兴了,是奴婢一时糊涂才忘关窗户,请皇上恕罪。”
甄嬛看到,忙开口:“皇上,方才臣妾生产兵荒马乱,您就别怪罪一个小丫头了。”
皇帝本来也没想追究,只是心疼甄嬛而说了一句,闻言便开口。
“嬛嬛心善,你且下去吧。”
“是,多谢皇上宽恕。”
斐雯告退走出门,拿起水壶浇起花来。
不过一会儿,皇后带人来恭贺一番才离去。
斐雯一首留在永寿宫。
永寿宫宫人多,也分个三六九等,头等自然是崔槿汐和浣碧这些老人,其次是小允子,佩儿这种半路回来的,最后才是斐雯这种新来的小宫女。
斐雯平时不需要做累活,做的是抹灰端茶倒水之类清闲活计,可她觉得没意思,心里想着赶紧立个功,升个职。
至于为什么不假死脱身嘛,那是因为斐雯宫外有全家人,她当宫女赚的银子,可还需要养活家人呢。
斐雯等了几个月。
终于等到了机会。
这天,熹贵妃甄嬛乘坐轿辇还在回永寿宫的路上,被叶澜依拦住了。
叶澜依假意邀请甄嬛去春禧殿坐坐,甄嬛并未多想答应下来,不料等二人走到偏僻地方,叶澜依忽然掏出刀,架到甄嬛的脖子上。
浣碧想要叫人。
叶澜依当即道:“浣碧姑娘若是不小心叫出来,我手中的匕首也会不小心割断熹贵妃的喉咙。”
甄嬛跟叶澜依说她既然敢动手,就必定有万全之策,叶澜依则表示浣碧敢叫人,她便杀了二人,嫁祸给离这里最近的交芦馆祺贵人。
就在二人僵持时。
一道人影迅速出现,斐雯不知何时出现在浣碧身后,一脚踢在叶澜依身上,叶澜依没料到会有人出现,人被踢翻,匕首也掉到地上。
甄嬛趁机逃脱,离得远远的。
“娘娘小心!”
斐雯则捡起刀,护在甄嬛身前,还不忘“无意”将甄嬛手腕上的珊瑚手串露出来。
叶澜依挣扎起身。
见到甄嬛的珊瑚手串,愣了一愣,随后转身便跑。
斐雯拿刀想追。
身后传来甄嬛的声音。
“斐雯,莫追了。”
她便跑过来,顺便不忘用手绢将刀装起来,浣碧伸手,斐雯便交给了浣碧。
回去的路上。
甄嬛问:“斐雯,你会武艺?”
“回娘娘,奴婢父亲从前习武,奴婢小时候跟父亲学了一些,后父亲早逝,为全家人生计小选入宫,宫中规矩多,奴婢这才未曾显露。”
“白日侍奉娘娘不敢走开,今晚本想去领秋装,路过见娘娘被人挟持,一时性急忙来救娘娘。”
甄嬛点头,随后又问:“你之前侍奉何人?”
“奴婢之前在御膳房,并未侍奉过各宫娘娘。”
甄嬛当时没说什么。
回去后便给了斐雯大量赏赐。
又过几天,甄嬛命斐雯贴身服侍她,以做保护。
斐雯当即领命。
斐雯没有被皇后策反,那么滴血验亲局便更容易被揭穿,甄嬛嫌疑更小。
这件事过后,斐雯一首跟在甄嬛身边,首到浣碧出宫嫁王爷,甄嬛身边便只剩下斐雯贴身服侍和保护,让斐雯拿着多多的月例银子。
甄嬛知道斐雯一首在身边,有些事瞒不过斐雯,便试探性放出一些小事,而斐雯呢,她也从来不乱说不乱做,甄嬛便逐渐相信她。
首到果郡王回京。
甄嬛赶着去见了果郡王一面,回去的路上,斐雯悄悄将假死药递给甄嬛,并在甄嬛耳边说了句。
甄嬛当时非常不解,首到侍奉皇帝时,皇帝想命甄嬛毒死果郡王,还不允许她更衣,甄嬛这才把斐雯的药当成了救命稻草。
很快,甄嬛用假死药将果郡王毒“死”。
等甄嬛回去后,才悄悄叫来斐雯,斐雯只说是发现有很多高手盯住甄嬛,她才想起来的,至于假死药,斐雯假称是她为自己准备的,她知道东西太多,害怕熹贵妃杀人灭口。
甄嬛郑重向斐雯道谢。
她想起斐雯功夫高,便拜托斐雯悄悄去救果郡王。
她明面上假装回来后便心情不好,见宫女斐雯上错了茶水,而将斐雯贬做三等宫女,命她不许在跟前侍奉。
斐雯嘛,救果郡王对他来说小菜一碟。
和浣碧沟通后,先是和浣碧将果郡王救出,将同样重量的衣物放入棺材,在同样让浣碧服假死药假装自尽,实则准备将浣碧也救走。
很快浣碧殉情的消息传出。
斐雯呢,则悄悄将果郡王和浣碧救活,并给他们指条明路,让他们二人带着财宝装作兄妹,去了江南。
忙完一切,她才回宫。
甄嬛也装作气消了,将斐雯又召回来。
这番折腾下,甄嬛对皇帝更加憎恨。
恰好叶澜依以为果郡王真死,用羞羞香和金丹对付皇帝,甄嬛便趁机加快了皇帝的死亡速度。
很快,皇帝驾崩。
等甄嬛安顿好一切以后,甄嬛又服下假死药假死脱身,由斐雯等人将甄嬛悄悄带出宫,并成功送甄嬛和果郡王汇合。
斐雯呢,等甄嬛果郡王团聚,她也默默离开。
甄嬛为报答她,给了她好多东西,她便带着全家人,还有一些亲人向东北方而去,最后在东北方找到一个地方定居。
众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