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新手 作品

第111章 震惊棒子,指着财阀的鼻子骂

追悼会现场居然有人在鼓掌,还是文夫人带头鼓掌。免费看书搜索: 阅读地

可见来参加追悼的人到底有多喜爱这首诗。

双重生死观的精彩辩论,跨越地域跨越种族的普世价值观,穿透文化的精神共鸣,让这首《有的人》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同。

文夫人不是傻子,她知道这首诗对于文华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青史留名,名垂千古。

这本来就是文华生的梦想,无论是当律师还是当记者,他一直追求的就是为人民发声,这首诗,在很长很长时间里,都会跟他联系在一起。

生前没能名留青史,死后却在许清风的追悼词里实现了这个梦想。

文夫人并不恨许清风,她很清楚自己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今天不骂财阀,明天也一定会骂,无非早晚而已。

久久的掌声过后,现场终于平静下来,追悼会继续进行。

而网络上,《有的人》迅速传播开来。

《有的人》实在是太经典了,诗词,小道儿,然而就是这种没什么用的诗词,给了棒子财阀狠狠一巴掌。

“文华生的正义和财阀的丑恶对比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应该加进教科书里。”

“强烈支持,写的太好了。”

“让财阀给文华生偿命!”

“打倒财阀!”

“从今天开始,文华生流传千古,而害死他的财阀们必将遗臭万年。”

在《有的人》的传播下,财阀的所作所为惹怒了大众,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财阀都干过什么,但是没关系,他们能够看懂这首诗,能够领会诗里的含义,这就够了。

这就是文学的作用。

有句话叫得罪谁也不能得罪文人,别看这些人手无缚鸡之力,然而他们用手中的笔杆子,往往能让得罪他们的人付出巨大的代价。

西门庆、陈世美、武大郎都是典型的例子,因为得罪文人,导致这场报复持续了上千年。

只要有文字记载,只要有人还在看这首诗,他们就会被反复处决,无法幸免。

这类人掌握着“话语权”,他们不能决定人的生死,却可以决定一个人生前身后的名声。

从《春秋》到《史记》再到微博,这种构建历史,判定道德的话语权始终存在,现在许清风也掌握了这种权力。

他杀不死人,审判不了财阀的罪恶,但他可以把财阀定在耻辱柱上。

几百万上千万网友的围观和传播,《有的人》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神作!”

“卧槽,真踏马勇啊,在棒子国当着财阀的面指着鼻子骂,勇士!”

“所以说防弹衣很有必要啊。”

“笑死,一想到二十多个保镖全方位保护风神的画面就想笑。”

“难绷,在勇猛和怂之间选择了怂着勇。”

《有的人》很快就被好事网友们翻译成了多种语言,棒子们看完之后深有感触,纷纷开始转发。

小日子网友一看,卧槽,这不就是说的我们吗?转发了。

霉国网友仔细一琢磨,妈的,好像他们也没好到哪去,华尔街的每一分钱,都带着鲜血的腥味。

《有的人》一发不可收拾,像一道闪电一样划过了天空。

一首诗让一个人名垂青史,也让一群人臭不可闻。

追悼会现场,文夫人在追悼会结束后走到许清风身前,忽然对着他深深鞠躬。

“谢谢您,华生泉下有知,一定会十分欣慰。”

许清风沉默了一下,“我想他应该不会在意这些。”

如果文华生在意这些,他就不会死。

像他这样的,本来就是财阀要极力拉拢的对象,一千个一万个水军,也比不上文华生一句赞美。

这就是口碑的作用。

胡同串为什么能够呼风唤雨操纵舆论?就是因为他高举大旗,打出了自己的口碑,只要口碑不倒,他就能一直吃这碗饭。

文华生死了,盖棺定论,他的口碑定格在了最闪耀的那一刻。

追悼会结束,许清风又一次上了新闻。

网上到处都在报道这件事。

《许清风:真正的勇士!》

《跨越千山万水,只会怀念一个志同道合的陌生人》

《他是英雄!》

《棒子财阀的十八宗罪!》

《财阀的末日将至!》

由于是国外发生的事,抨击的也是国外的财阀,记者们和网友们毫无心理压力,肆意发泄愤怒。

许清风走出灵堂就收到了菠萝蜜的消息。

“你就逞能吧!”

“早点回来!”

许清风回了一个收到。

但他还有事要做,悼念文华生只是其一,他还要去给金锈嫌还有财阀们上上强度。

二十四个保镖,360度无死角保护,许清风走出了灵堂,走到最前面,然后看着外面人山人海的记者和群众。

闪光灯疯狂闪烁,原本有些阴暗的天空亮如白昼。

所有人都看着从保镖包围中走出来的许清风,期待着他说点什么。

许清风看着众人,“我要走了。”

众人大失所望。

许清风抬手像机关枪一样扫过众人,“你们给我当心点!”

记者们精神了,要放狠话了吗?

多来点!

“别逼我回来弄死你们。”

记者们一片哗然,狂妄,太狂妄了,居然敢在财阀大本营扬言要弄死这些财阀。

不要命了吗?

然而很多人却琢磨出味道来了,许清风不是文华生,他现在可谓是万众瞩目,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

财阀再嚣张,真的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暗杀许清风吗?

用脚指头都能想明白,财阀不敢这么做。

他们可以逼死明星,也可以悄悄弄死文华生,但不敢在大街上悍然刺杀许清风,道理很简单,他们是财阀,不是恐怖分子。

一千八百年前,有人曾经在大街上当众杀死一人,导致一个人遗臭万年。

死的人叫曹髦,后世评价他为“曹魏最后的风骨”,哪怕他昏庸无能。

活着的人叫司马昭,他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叛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让他遗臭万年,也为西晋覆灭埋下了祸根。

所以许清风越是高调,越是嚣张,财阀们越不敢轻举妄动。

参加完追悼会后,许清风在众目睽睽之下,去往了江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