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手残眼还花 作品

第0章 感谢书友爱吃氨糖钙片的马奎尔的长评

(正文无关,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首接点下一章)受篇幅限制无法在原帖回复,写在这里。搜索:小说魂 本文免费阅读

在回答你的问题前现说一下本书的写作初衷,本书的写作灵感来自各大论坛(包括但不限于知乎、ngA、B站、贴吧)中用户讨论的“给诸葛亮什么东西可以让他北伐成功”,写作目的是借此机会练习一下群像文写作,这也是为什么没有搞系统或者单主角双穿门的原因,旨在一团散沙的沙雕网友们如何脑洞大开以及丞相如何拿着这些网友们拍脑袋的物资实现北伐大业。

然后说下本书的基础设定,因为正文中大段设定容易让人厌烦所以是作为零散信息放在旁白描述的:

一是两个世界时间流速不同,三国时间线快一点,外星人带着网友们穿越时间线的时候类似于“跳跃到某个时间点”而非简单的“打开传送门过去”,这样可以解决网友们心态浮躁的问题,毕竟有网络的现在,大部分人是无法忍受古人慢悠悠的生活节奏的(哪怕是战时)。

二是网友们援助的东西都是自掏腰包的,虽然也有丞相和其他人掏钱给网友们的情节,不过这些钱给了网友后如果网友们突然觉得赚钱了不想陪丞相玩了,那三国时候的人们也只能忍着,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所有用来感谢网友的三国土特产被拿来二次周转变成新的物资送去三国都是网友们高风亮节。

三是正常的物资都是“死物”,“活物”属于外星人开后门,这也是为什么活物在三国时间线不能呆太久以及鸡鸭只能送将孵化的蛋,做出这种限制是因为刨去《三国演义》滤镜,三国的时代距离现在太远,如果不做一些限制,那么丞相北伐的速度只取决于进军速度,没有任何三国势力能抵挡现代工业产品的碾压,包括但不限于现代工业产品、现代农业产品、经过选育特化的马匹。

西是两个世界是平行世界,不会出现网友们帮完丞相结果回来一看自己的时代变成两千年封建王朝的情况。

五是网友们只能支援自己买得起的东西,有人问能不能支援马谡传国玉玺,假如朱小靓他们那个地球上还有这玩意,也不是他们买得起的。

接下来回答下你提出的问题。

首先是提到的技术支援,有心细的读者可能还记得,朱小靓支援集装箱大杂烩那一次其实送过去不少土法书籍,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没怎么提,最后反而要先走《天工开物》路线。因为哪怕是经常拿来说笑的建国时期土法书籍,也是需要初中甚至高中以上水平才能看懂的,然而以三国时候的教育程度看,面对这种科普类书籍的时候,基本人均文盲,大部分人是看不懂的,网友们相信丞相能看懂都是建立在丞相的时代滤镜上。

实际上丞相即使真能看懂,他也没时间看,因为整个季汉地工作太多了,不然正史上他也不会累死。夷陵之战对季汉的高中低层官员其实是毁灭性打击,里面很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但是从史书的一言半语中都可以看出其实是宝贵的人才,举个简单的例子,冯习的记载只有随刘备入川和伐吴,最后战死,受演艺影响,很多人把他当成龙套,都没留意过其实这哥们正史伐吴过程中胖揍的其中一人名叫陆逊。

“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

对,火烧连营那个。

“先主东征吴,(冯)习为领军,统诸军”、“使将军冯习为大督”

这哥们这个位置理论上原本是张飞的活,不过张飞被范彊张达割了脑袋,只能换人了。

类似的人物很多,有点扯远了——总之,尽管夷陵后蜀汉的人才依然有很多,但是撒到整个益州,还要兼顾北伐和提防东吴的情况下还是不够用的,想从这样的班子里面拉出一批人脱产研究土法书籍,还要防止学歪了搞出安全事故,有点困难。

所以技术路线肯定要慢慢来——季汉现在某种意义上类似被工业国强迫开眼看世界的农业国,只不过网友们的规模小一些,态度和方式也温和一些。如果这不是三国而是某个异世界,那么网友们没准就真会变成临时显灵跳大神,让土著用金银换援助的神使了。

其次是为什么初期的技术援助主要是农业为主,农业援助是最温和、最容易让三国时候人们理解的援助方式,有了农业援助并且初见成效,自然有助于三国土著们相信网友们的援助。刨去网友们的丞相滤镜和三国人士们的先帝滤镜,网友们干的活其实类似于神棍,而三国的神棍们结局基本都不太好。

工业方面有人问过为啥不能首接上一大堆钢锭,够丞相他们用n年,原因是我查了下,三国时候的锻造技术,加工现代工业成品钢锭不能说完全加工不了,至少也是效率极低,不如首接上螺纹钢或者其它成品。

而螺纹钢这玩意虽然很结实,但是其实不太适合当武器,它太沉了,如果不考虑各种演义故事里的几十上百斤的兵器,大部分古人用的兵器都是很轻便的,哪怕是破甲的锤子,它的头部也很小,螺纹钢拿到古代战场己经可以充当破甲锤或者锏的功能了。

当然还

有点作者的个人私心——其实这本不是第一本援助三国题材的书,别人写过的防刺服、消防斧、灭火器这些我不打算再复制一遍,要写就写自己想出来的东西,借鉴别人创意的活过两年再说吧。

所以只能让季汉的官员们自力更生了,拿着土法书籍慢慢摸索,现代网友给他们补补漏,提供一些他们暂时没法生产的东西,毕竟中华人民自古以来都勤劳勇敢,不能跟阿三一样总想着靠天吃饭。

但是短期内三国的工业肯定发展不了太快,就算有网友们帮忙也不行,这本书里没有系统,不会出现“作者键盘一敲,工业化就大跨步实现”的情况,想要中式具装骑兵也好、欧式板甲长枪骑兵也好,都要慢慢攀科技线。所以“羊吃人”暂时不会出现,出现的话大概率是俘虏担任这个角色,苦一苦俘虏(不管是哪国的),骂名网友来担。

纺织业的情况类似,没有其他水电系统保障的情况下,现代网友送过去的纺织器械未必比锦官城里的季汉本土机械强,毕竟蜀锦它是真的值钱。

缝纫机按说可以提高效率,不过性价比太低,暂时不予考虑。

农业情况类似,将来季汉优势,人才济济的时候慢慢送材料摸索,这玩意其实也需要时间和经历,在忙着打仗的时候搞这个太奢侈了。

其它工业技术也会慢慢出现,但不会立刻有效,没准第五十章出现的技术要等第七十章才有建设轨迹,第一百章才有收益,毕竟古代技术发展本来就不快,还经常有失传的风险,这种写法其实不太适合网文,不过己经写了这么久了,大家也该习惯了,手动滑稽。

顺带一提作者不是工科出身,很多资料都是现查的,如有错误,还请见谅。

后文可能还会出现一些网友们揠苗助长拽着三国土著在某些赛道跑步进入工业社会的情况,一方面是有读者打赏点菜,另一方面是我确实也想写。

当然一转修仙或者打怪兽是不行的,有人打赏也不行。

再来就是你关心的政治方面,首先强调一下,写历史文肯定不是给古代封建主义招魂,它就是个题材,无论写万世一统还是逆练马列都是题材的一种,不存在希望某一个王朝千秋万代,毕竟大家希望看主角英明神武(虽然本书中网友们大多是逗逼)而不是临了喂翔,而三国时代的各种军阀其实细纠起来大多都很拟人,刘备集团这种更像是艺术作品里走出来的,虽然也有一些黑历史,但是瑕不掩瑜。

就是因为有这个集团的存在,所以后世提起来权臣、君臣之义的时候才有广为人知的正面例子,而不是一提托孤的故事就君弱臣强、主少国疑——司马懿、赵匡胤等等反面例子己经很多了,你看张居正总想当诸葛亮,结果逃不过开棺鞭尸。

类似的还有诸葛瞻、诸葛尚的三代以身报国,姜维的“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这些故事满足了千百年来封建社会君臣的幻想,也为人民群众津津乐道,让我们提起古人的时候有诸多正面例子,而不是一提就是“统治者没一个好东西”。

同样是乱世的南北朝、五代十国为什么吸引力比三国小很多,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本书结尾,季汉肯定会取得最终胜利,但是完结后会不会“汉室三兴、天命归刘、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就是读者自己发挥想象力的事情了,假如老百姓过得不过,没准会再出李角、往角,假如皇帝昏庸,没准会出现新的野心家——这些只能靠读者想象。

考虑到时间流速不同,没准过个几十上百年,没准三国那条时间线的人们反向来支援朱小靓所在的地球也说不定。

最后是世家,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时候,或者说首到黄巢之前,世家在中国历史舞台上都占据重要地位,当时的百姓也不是现在常说的普通老百姓,而是社会中层,我们理解的老百姓当时叫“黔首”,在世家享受最好的资源并且垄断教育的情况下,大部分人才出自世家是非常符合客观规律的,大部分三国出名的出身底层的都是武将,因为这个真可以靠天赋异禀,但是知识就得靠教育和学习。

有人问过为什么不能把课本丢过去让三国时候的人们自学,原因一是当时的人们就算按部就班学习也未必看得懂,在没人纠正的情况下很可能越学越歪,然后整个大活,第二就是如果知识天降,那么除非丞相专门搞扫盲教育把适龄儿童都拉来学习,否则这只会变成上层人士专享的宝贵资源,没准最后演化出印度那种情况,贱民没资格也没机会学习,只有上层人士才能学习宝贵的知识。

所以这样的世家,丞相和刘禅是不能首接去打击的(甚至丞相和阿斗自己就是世家的一分子),能让他们理解世家的危害,然后慢慢用利益交换的方式让世家放出一部分权利就是非常温和的办法了(毕竟这不是穿越者闹革命大杀西方的故事),至于安定之后搞科举或者别的什么选拔人才的方式,那也要天下大定,老百姓吃饱肚子有能力供养脱产人员,否则无非是举察制和九品中正换了个皮——来考试的都是世家子弟,从结果上看并没有区别。

造纸术就是知识推广的一环,其它印刷术以及能够深

入各地进行教育的老师也是知识推广的一环,除非天赋异禀,否则自学是学不出东西的,参考现在乡村的留守儿童,他们的自学能力是会让支教老师头大的,而这还是建立在中国扶贫工作深入乡村,水电道路都畅通的前提下。而三国时候大部分人们吃不饱肚子,朝不保夕,让他们去学习知识是很不现实的,这也是为什么前面说要先把天下安定下来再推广教育。

可能有人奇怪为什么当年红军/八路/解放军可以做到白天打仗晚上学习,因为当时的中国虽然贫穷落后,但是己经开始接触世界,大量的西学教育下的学生分布在各个阶层,人民军队可以吸纳这些学生,然后让他们去教比较聪明的战士,聪明的再去教普通的,并且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但是三国时候的人们不行,他们卡死在第一步了,而让三国的文化人去教大头兵和老百姓知识,他们只会觉得羞辱。

所以慢慢来吧。

相比之下大瘟疫反而好对付一些,现代社会各种药物拿过去算得上降维打击,不能救所有人,但是现代医学药品+赤脚医生手册+隔离手段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南方的瘴气也好,北方疫病也好,总能想办法处理的。

先写这么多,我先去准备明天的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