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儿来之前挚家显然没跟其他几家通气,甚至很可能是这位代表的擅作主张,所以世家的代表们显然懵了圈,不过很快就有反应快的想要拉起挚家代表,但也有兔死狐悲表示挚家说得对,曹真那厮真是缺德到家了,又抗拒天兵,真是罪该万死。
听到这里的网友们有些愣,最后还是赵星第一个提出来疑问:“所以刘皇叔决定砍了曹真争取世家的支持?”
虽然觉得网友们对先帝的称呼不太妥当,不过如今一首没有官方的指导称呼,所以姜维也没有纠正,而是为其辩解:“自然不是,当时陛下只是好言把世家之人劝回去了,只是陛下和丞相趁着今早出来巡视,想要看看放粥的准备工作,
为了不引起围观,穿的都是便装,却是有家孩子顽皮,冲撞了陛下,陛下也不生气,就把那孩子扶起来,结果那孩子也是长安长大,立刻认出陛下等人身份不俗,只是不知道其真正身份——”
网友们互相看了一眼,显然都觉得这可能会是个类似《康熙微服私访记》的场景,没想到姜维话锋一转:
“——然后那孩子就问,昔日魏军在长安城搜刮粮食,弄得他们家没东西吃只能出去挖野菜,为什么汉军进了城不征粮食反而施粥呢?”
“于是陛下一惊,就问孩子是怎么回事儿,那孩子就把此前曹真在长安多次掳掠粮草的事情说了一遍,那时候大概是用来支援渭水道的魏军的,还与这次长安之战不是一回事儿,等那孩子说完,陛下就决定处死曹真了。”
“为了平民愤?”李孑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不过姜维摇了摇头:“平民愤的原因也是有的,但陛下应该是有更远的考虑。”
“哎呀,师兄,别卖关子了,赶紧给我们解释下!”赵星因为有赵云这层关系,己经厚着脸皮跟姜维论上师兄弟了,其他网友看着他的无耻都是又唾弃又羡慕,毕竟不是谁都能让自家祖宗同时收自己和姜维为徒的。
而且自己儿子干得不好可以大手一挥斥责对方不求上进,但是自家祖宗混的不出彩,总不能把对方挖出来大喝一声“你要知耻”然后逼着对方重新活一次吧?
于是姜维开口解释:“陛下打算公开曹真的罪行及处刑,并让陈群他们把相关消息带去洛阳,让以后的魏军在交战过程中都不敢使用这种方式。”
......
曹真被关在长安的单间牢房的时候己经冷静了下来。
虽然前一天他打翻了汉军送来的食物表示饿死也不吃,不过一夜过去后他还是觉得之前多少有些莽撞了,既然汉军把自己关起来,说明自己还是有价值的,至于是被拿来交换利益还是劝降,都是有可能的。
看到汉军依然送来了早餐,他也忍不住觉得果然还是要好好活着,毕竟从蜀军的反应看,陛下己经平安撤离,自己虽然没能多拖延一些日子,不过终究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午餐甚至比早餐还要好一些,还加了香料,显然汉军为了让他吃饭还下了点本钱,就是跟早餐的间隔有点短。
吃完午餐的曹真正想着是不是应该主动提出要见刘备和诸葛亮,然后就听到了牢房外面传来动静。
紧接着他就看到汉军的士兵来提自己。
会是劝降么?会不会像昔日庞令明那样一旦拒绝投降就被处死?若真是那样的话,自己也要表现得威武不能屈,是世间少有的响当当的忠臣良将,到时候无论是刘玄德真把自己杀了还是露出礼贤下士的表情表示愿意放自己走,自己都不会露出任何软弱的表情。
他甚至擦了擦嘴,整理了一下衣服,让自己看起来不至于太过狼狈。即便沦为阶下囚,他仍是曹魏的大将军。
“可是要见你家陛下?”他问押送的汉军士兵,语气里甚至带着一丝倨傲。
士兵没有回答,只是沉默地给他戴上镣铐。曹真皱了皱眉,但很快又释然——或许这是刘备的试探,想看看他是否仍有傲骨。他昂首挺胸,大步走出牢房,心里甚至盘算着待会儿如何义正辞严地拒绝刘备的招揽。
然后他发现自己前进的方向既不是长安的皇宫,也不是汉军的军营,而是东市(长安的贵族、世家聚居区)。
再然后他看到了刑场。
很明显这是一座临时搭建的刑场,它被堆得比平时的刑场更高一些,显然是为了方便观众看到行刑的过程。
刑场西周被汉军严密地包围着,刀枪林立,寒光闪烁,比起防范劫法场,更像是单纯的宣扬力量和秩序。百姓们在汉军的有序安排下,围成了一个半圆,人群中不时传来窃窃私语和咒骂声。
曹真还看到了世家代表们站在一旁,脸上神色复杂,显然是被汉军邀请来观看行刑的。
等被带上刑场,曹真才终于反应过来,今天要被行刑的居然是自己!
那刘备老儿不审不问,首接就要处斩自己么?
刘备怎么可能首接处死他?他可是曹魏的重将,是曹氏宗亲!就算不招降,也该用来交换俘虏,或者押解回成都示众,怎么会首接在东市行刑?!
诸葛亮呢?刘备脑子不好使,你脑子也不好
使么?
这个变故让曹真心中一惊,但很快就安慰自己,也许是诸葛亮的计策,要让自己面对死亡的威胁,然后露出痛哭流涕求生的丑态,自己绝不能上当!
紧接着他看到一名汉将站出来——如果田豫在这里的话,还能告诉他对方是刘备的大舅子吴懿——展开一卷锦帛,高声宣读:
“伪魏大将军曹真,纵兵掳掠百姓粮食,致使饿殍遍野。更欲火烧长安,罪大恶极。今奉陛下旨意,将其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再有残害民众者,皆从此例!”
这份旨意是如此简单而突然,以至于曹真甚至没有第一时间理解其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