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苞的话没能说完,因为杨烈刚刚骑马赶来:
“两位将军,可算找到你们了,丞相召集你们过去!”
关兴愣了一下:“怎么了?”
“赵老将军卒了。”
(卒一般是普通将军(二品以下)或未达公侯级别的将领,往往是史书记载才用的,正常情况下口语中不会用这个说法,一般会用“身故”、“骑箕尾”之类的说法,杨烈本人其实也是大老粗,第一次报丧没经验,想要文雅一些结果闹笑话,大家不要学)
......
赵云的去世大大降低了汉军攻占长安的喜悦之情。
当时在现场的诸葛亮得知此事后手中羽扇骤然落地,呆立半晌后长叹长叹“子龙去矣,汉失栋梁!”然后就迅速镇定下来,开始操办赵云的后事。
左将军陨落的消息很快就跟着无线电波飞往成都,刘禅获知消息后当场哭晕,醒来后下诏辍朝三日,原本计划命太常杜琼赴长安主持丧仪,不过后来考虑到长安遥远,天气又逐渐炎热,等杜琼抵达后怕是老将军遗体不保了,只好让丞相现场择人操办,又命令赵广、赵统去长安奔丧。
同时又追赠大将军之衔,谥封顺平侯,准长子赵统承袭永昌亭侯爵,破例封次子赵广为裨将军(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牙门将做起),等他们奔丧完毕后任职。
原本刘禅还打算让人在成都为赵云做墓址选择,不过诸葛亮不得不提醒刘禅,子龙昔日有言“愿葬先帝之侧”,而如今长安己经光复,迟早要迁都,先帝迟早也要迁陵,那么就要考虑子龙下葬的地点了。于是刘禅立即从善如流,表示一切按照相父说的做。
而长安这边,诸葛亮最先张罗的是小殓与沐浴的事宜,按汉制,赵云遗体以香汤沐浴,着朝服、佩绶带,口含玉琀,双手执玉握,又取赵云常年所穿白袍覆于其身,陪葬品除了老将军昔日的战甲便是那把青釭剑。
本来赵星还想把后世送来的甲和枪也送去陪葬,不过还是被丞相制止了。
顺带一提,在赵统和赵广赶来之前,赵星不得不参与进来赵云的丧事,充当家属的角色。
于是其他网友也不肯走了,一方面是大家对赵云还是比较尊敬的,另一方面多少也有看热闹的心态——比如杨易晓就跑去跟赵兴说“儿啊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气得赵星差点要揍他。
为了等赵统赵广奔丧,赵星又自掏腰包弄了台遗体冷藏柜存放老将军遗体,足足等了九天才等来了赵统,赵广。
(按照当时的速度,快马从成都赶到长安,一路顺畅的话大约需要8-12天,另外遗体冷藏柜最多保持两周就会出现明显面部浮肿和表皮尸绿,这里都是按照理想状态计算,不要在意细节)
满脸风尘仆仆的赵统、赵广虽然神情悲痛,不过看到丞相一本正经冲着他们介绍同样戴孝的赵星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但最终还是按照礼仪完成了后续的守灵工作。
由于初步计划将来刘备迁陵五陵原西端“另起炉灶”,所以赵云的墓地也被定在附近。等大殓之日,甚至有长安城内百姓自发前来送行,将街道围得水泄不通。不过最后送葬仪式总算是顺利完成,网友们这才与丞相道别。
本来汉军计划夺下长安后就顺势攻打潼关和武关,就算短时间内打不到洛阳,守住这两个关隘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并掌控主动权,不过因为赵云的去世,这件事就被耽搁了。
而当操办完赵云的丧事,汉军也没能立刻就攻打这两处关隘,而原因只有一个。
操办完赵云的丧事,送走网友们之后,丞相病倒了。
而且青霉素打下去无效。
更要命的是拜请先帝牌位后郎君们没有给予回应。
相比赵云的离世,诸葛亮病倒了这件事儿显然对汉军的影响更大,一时间汉军在长安附近居然没有能够做主的人了——名义上级别最高的车骑将军刘琰只会急的团团转,而接下来的镇北将军魏延和镇西将军阳群、关中都督吴懿虽然素有威望,不过也没有处置类似事情的经验。
至于长史杨仪和征南将军姜维就更别提了,姜维光是劝住魏延不要总想着先把潼关打下来(以及杨仪不要顺带嘲讽魏延“丞相病了你就能耐了哈”)就废了半天劲。
最后反而是马岱最镇定,他主张一边在城中寻找名医帮丞相诊治,一边向成都报备此事,同时跟凉州联系,看看马谡有没有什么建议。
于是杨仪就去张罗找医生的事情,而阎宇则架着短波电台呼叫凉州——马谡听闻后也很震惊,并第一时间给出了他觉得最靠谱的解决方案:
“你们为何不拜先帝牌位请郎君们来帮忙?”
对此马岱也很委屈:“拜了啊,这不是没反应么?我们猜大概是郎君们刚把先帝和五虎上将请来帮忙过,法力亏损,所以联系不上。”
尚且不知道刘备和关张赵马黄刚来串门又走了的消息的马谡愣了一下:“什么叫先帝和五虎上将来帮忙?”
“现在是谈论这种事情的时候么?”马岱反问。
于是马谡也反应过来,只好表示自己这边也会帮忙拜一
拜,看看有没有效果。
———现代时间线———
“所以说,蛋蛋你为什么不让我们过去?”
不同于汉军的判断,现代网友们己经知晓了诸葛亮生病的事情,不过当朱小靓提出要去看望诸葛亮并给他送药的时候,还是被蛋疼星人拦住了。
而外星人则一脸为难地看着暴跳如雷的朱小靓: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首先你要搞清楚,你们终止上一趟三国之旅只有几个小时,身体受到的损伤还没有恢复,出于对你们身体健康和安全的考虑,我是绝对不可能让你们任何一个人传送过去的,要怪就怪你们之前不考虑留个人应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