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会儿等会儿!”诸葛安宁的眉头皱的能夹住钢笔,“我什么时候答应了?”
朱小靓只好挠挠头:“我看您的门诊是周一、三、五的,今天正好周六,您这不是接下来两天可以休息么?”
“谁告诉你的啊?我还有着教学和科研任务呢!”诸葛安宁声音忍不住拉高了,“我还得回家!”
“您就当做了个飞刀手术。”朱小靓在一旁赔笑脸,见诸葛安宁没接话,又补充道,“我们掏钱,您把丞相的病治好,我们这边先准备五十万的红包,不够可以再加——”
这个回答让诸葛安宁首接把手叉在胸前:“这是钱的问题么?”
“放心不是空头支票,不行我们可以先付定金——”
“你们这么大本事能穿越时空为什么治不好诸葛亮啊?还得找我?”诸葛安宁没有接话,而是问了另一个问题。
“因为外星人不肯亲自出手,这事儿说来有点长,您有空慢慢听么?”
———三国时间线,成都———
刘禅的心情非常不好。
如果说相父病倒了对他而言仿佛天要塌了,那么相父不见了对他而言就是天真的塌了。
前不久姜维含含糊糊用短波电台报告说“丞相被郎君们请走去治病”,在他的一再追问下才得知居然来了个女郎把相父接走了,考虑到西叔刚刚仙去,刘禅的第一反应是相父提前病逝了。
好在还没来得及离开的赵统和赵广也在电台里嚷嚷了两句,说丞相被请走的时候他们正在门外守着,看着丞相跟那位女郎一起消失的,这才让刘禅相信相父真的是被郎君们带走治病了。
不过那位女郎走的匆忙,也不曾说清楚要多久才能治好相父,更要命的是最近拜请郎君们来帮忙却没有反应,所以刘禅总是心里没底。
因此这两天李严等人上书恭喜陛下,说丞相光复长安,乃是大汉复兴的征兆,比拉比拉一通废话后委婉询问是不是要给丞相加十锡。
嗯,是十锡不是九锡,毕竟当初丞相回绝李严加九锡的时候明确说过“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所以消息不是那么灵通的李严本来想着拍拍陛下和丞相的马屁,结果不小心拍到马腿了,虽然刘禅没有首接斥责,不过还是不高兴地表示“丞相身体欠安,待康复后再行定夺。”
顺带一提因为丞相的消失,连带着北伐军的管理也搁置下来——诸葛亮本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送走的,所以自然也来不及进行北伐军的权力交接,本来正常流程是由次一级的将军接手指挥权,可惜左将军赵云(己经追封大将军)比丞相还要先行一步,剩下的几位,无论是魏延、阳群还是吴懿,都不是太合适的选择。
虽然刘禅自己比较倾向姜维,不过他也知道优待姜维可以,但是让姜维跨过诸位劳苦功高又有资历的老将军们当北伐军一把手,显然只会导致北伐军内部出现分裂,至少是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
至于杨仪,刘禅知道这家伙原本记载中接手完指挥权就跟魏延内斗,把对方斗没了三族,还口出抱怨,虽然现在对方在丞相的约束下表现很好,但是刘禅每次想起来这事儿就心里不痛快。
然后他就连带想起自己投降的事情,然后就心情更不好了。
事实上随着诸葛亮的突然消失,整个季汉都陷入了一种微妙又紧张的氛围。朝堂之上的大臣们表面上维持着秩序,可私下里却议论纷纷,各种猜测不胫而走。
比如蒋琬就私底下跑来问自己,是不是丞相出了什么不忍言的事情,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训,于是刘禅费了半天劲才让对方明白相父没死,只是被郎君们带走治病了,郎君们也是因为忙着给相父治病所以才没空回应。
然后蒋琬点点头,指出郎君们那边似乎是仙界一样的存在,会不会出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情况,若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应该先不要等丞相回来了,而是想办法先继续丞相此前留下的发展方向。
顺带蒋琬还提醒,说民间己经有传言说先帝显灵打下长安,然后带丞相和左将军升仙了,若是不想这种谣言愈演愈烈的话,就要想办法弄些别的事情分散民众的注意力——这个技巧还是从吴国那边学来的,据说吴国为了对冲刘琰昔日编出来的用来吸引吴军出战的谣言,自己也编了一堆谣言,然后这些谣言传到扬州去,让合肥的魏军一通笑话。
另外郎君们此前送来的诸多物资虽然还有剩余,不过如果郎君们一时半会儿来不了了,那么这些物资的使用就也要收紧,不然坐吃山空终究是麻烦事儿,虽然成都这边的工坊己经可以自己做纸,也开始尝试办理邸报。
(“邸报”起源有汉朝、唐朝、宋朝不同版本,不过本书决定采用汉朝版本)
早先邸报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重在传达朝政消息,凡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遣等都是相关内容,不过现在成都正在办理的邸报则是起源于此前郎君们说的内容。
此前鲁斌看到诸葛乔在尝试造纸,就说这种纸做出来后可以用来制作邸报,宣传汉军的战绩,以及另
外两国的反面例子,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并且知道自己的亲人外出打仗是去解救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而非单纯的为了老刘家的天下。
至于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朝廷和大军很忙”、“国内民众生活幸福”、“国外人民水深火热”,然后再夹杂一些编纂的小故事小笑话吸引人,然后再收取一些商号的广告费帮他们刊登广告宣传产品。
很显然这是一种成熟的做法,所以蒋琬当时就觉得很值得尝试,在请示过刘禅后就开始在成都尝试小规模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