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手残眼还花 作品

第605章 烟草

抱着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蒋滇又关注了那些普通商贩和客人,他注意到街上的行人衣着虽不算华贵,但大多看起来非常精神,眼中没有战乱后常见的麻木与疲惫,与魏国治下时百姓的谨慎、压抑截然不同。?k!e~k`a+n/s\h?u~.·c¢o`m?

这个观察结果让蒋滇暗自皱眉。他记得长安陷落前,魏国为了应对战争,几乎抽调了所有能抽调的人力和财力,百姓们疲于奔命,甚至有人为了逃避赋税而弃田逃亡。可如今,明明汉军刚刚占领长安不久,又大兴土木,修路修渠,按理说百姓的负担应该更重才对。

他与商队中的校事人员使了个眼色,随即走进一家茶肆,装作歇脚,竖起耳朵听着周围人的谈话。

“听说官府又在招人修渠了,管饭不说,还给发盐呢!”一个粗布衣衫的汉子兴奋地说道。

“可不是嘛,我家那口子前些日子去修路,挣的粮食够吃半个月,盐也比以前好买多了。”张罗茶肆的妇人接话道,语气里满是高兴。

“要我说,这汉军比魏国强多了,至少干活真给东西,不像以前,白干不说,还动不动挨鞭子……”另一人压低声音道。

蒋滇心头一震。他原以为汉军征发民力修路修渠,百姓必然怨声载道,可眼前的情景却完全相反。,暁\税/宅′ \哽+辛.最*快+尤其是他心里清楚以前魏国征役根本不管民夫死活,若是这些黔首说的都是真的,那汉军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

想了想,他还是要了碗茶,一边给钱一边问老板娘:

“店家,这汉军做徭役还给发粮食么?什么粮啊?“

那老板娘收了钱,也不遮掩,便回答:“有大米,也有面,看你怎么选,嫌这些沉的,还能选盐。”

“哪有嫌粮食沉的?”蒋滇摇摇头,“鄙人是东边来的,不曾见过这般事情,以前听闻徭役都是自带干粮的。”

老板娘点点头:“嗯,客人是东边的,那可要小心了,魏国那边抽税高,徭役也多,日子不好过,客人若是不急着回去,倒不如在长安这边多呆呆,没准哪天汉军打过去,到时候你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你这刁民在胡说什么!蒋滇内心闪过这样的暴怒,但最后还是没表现出来,而是装作好奇的样子:“店家莫非听说汉军要继续打仗?”

“倒也不是。”老板娘摇摇头,“看这修渠修路的样子,怕是汉军也要修养一段日子,这些事情咱们小民也不懂。_狐/恋,闻_血? ,无?错*内!容/但是现在的日子肯定是比以前好的,若是汉军要打仗,这城里肯定有不少人愿意去帮忙。”

这个回答让蒋滇感觉浑身发冷,虽然现在己经将近十一月,但是这种发寒的感觉明显不同于寒风,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忧虑和绝望。

就好像,蒋滇突然意识到魏军再也打不回来一样。

......

等蒋滇回到商队的时候,就看到几名校事人员正围着一样什么东西研究,他走过去一看,发现他们围着的居然是几捆不知道什么植物晒干后的叶子,随即问道:

“你们在干什么?”

“这是烟叶。”一名校事人员回答,“掌柜的,据说这东西产自南中深山,吸之可提神醒脑,最近才被贩来长安,我们觉得新奇,就买了一些,据说值夜的士兵和熬夜读书的士人都爱用。””

蒋滇皱了下眉:“莫非是寒食散一类?”

(就是五石散,不过这个时候人们还认为这是一种药,可以去病强身,在当时它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致幻和致死,而是贵)

另一名校事人员回答:“应该不是吧,老板说此物不伤身,只是燃之吸其烟气,可驱疲解乏。他己经卖了些许,用过的都说好,只是这货是蜀汉官店出售,限量,而且价格同样不菲。”

这个回答让蒋滇最后点点头,然后决定和其他人一起试一试。

由于旱烟这种做法对于魏军而言还很新奇,所以蒋滇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将烟叶塞进烟斗,浅吸了一口。

“咳咳咳!”

然后他就被呛得眼泪首流,但很快,一股辛辣后的清醒感涌上头脑,连日的疲惫竟一扫而空。

“竟然真的能提神么?”

蒋滇眼睛一亮:“此物若带回洛阳,必能卖个好价钱!”

然后顿了顿他又补充两句好证明自己不是为了单纯享受刺激:“这烟叶若是给值守的士兵用,就不怕他们打瞌睡了。”

更重要的是,若能让族兄献给陛下,或许能讨陛下的欢心。

(烟草中的尼古丁有成瘾性,未成年读者不要学)

......

商队在长安呆的日子并不长,在甩卖掉商队的货物又采购了当地的土产后,这支商队就开始踏上返回洛阳的道路。

期间校事人员们收集了不少情报——比如季汉确实在全力修水利、道路,但并非强征,而是“以工代赈”,甚至吸引了流民主动参与。

再比如粮食供应稳定,市面未见饥荒迹象,反而因南中、凉州的物资输入,长安粮价低于战前。

又比如汉军主力目前分散在关中各地,仅留少数精锐驻防潼关、上洛(防范武关、宛城方向)、临晋(防范河东方向),显然是打算休养生息,短期内没有继续作战的意思,大概是真的准备履行合约。

(事实上一部分汉军正在轮休,由于依然有大量汉军家眷在益州区域,所以让这些士兵轮流回去休息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过这就不是魏军校事人员能探查到的了)

这些情报会被整理汇总然后送到蒋济那里,再通过不同的渠道报备给曹叡和曹休、司马懿等重臣,帮助他们做决断。

———洛阳———

田豫这些日子过得比较淡定,他唯一担忧的事情就是那些转种的作物不要出问题,不过等这些作物被按照之前那位“玄德公的使者”的讲解在外种植并顺利收获后,他就安心了许多。

当然这些在其他官田种植的作物收成并不好,大部分的成长甚至不如昔日暖房里那些作物长得好,对此农官们的解释是水土差异以及这些作物在普通农户手中不可能像农官以及经验丰富的老农那样照顾,因此长成这样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