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听罢面色更加凝重,明白下乡对孩子意味着离家远去偏远农村。
“老林,你也知道如今局面就是这样,谁也无法保证完全置身事外。但别过于担忧,主要是小心安排孩子们的工作,免得留下把柄。”
林明听到这些话心中的担忧稍稍减轻。“谢谢你提醒,我会留意的。”他说。
“我也不方便多待,就是过来统计信息。你家的女儿高中毕业生了,儿子也初中毕业。”
简短交谈后马主任起身准备离开,并说:“形势不妙,不如让孩子远离这里避风头。”
此言令林明内心掀起波澜,他有些难以置信。这个想法从没真正考虑过。
沉思片刻后林明明白,虽然自己谨慎行事仍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我是明白人。将来如有需要帮忙处,会找你的。”
说罢,马主任离开了。院子里人们议论纷纷。林明听到了各种言论却只觉苦涩,深知时代不易无法要求太多。
他回到院子看到三婶询问,只好轻描淡写解释一番。很快,这些传言便传遍整个西合院。有人表现出同情但也夹杂着些许冷嘲热讽的声音。
林明压制内心的苦涩,想到政策变化及恢复高考希望。
和妻子讨论过后决定把工作让给即将毕业的孩子,让他们接替进厂。这样一来,即使现在不在工作岗位上,家庭也不缺经济保障。
生活按部就班继续着,每个清晨妻子都会早早起来备早
### 家的温暖与传承
“不要再担心了,雅丽。”李文柔声说道,“这些闲言碎语只是过眼云烟,很快就会消失。等孩子们回来后,我们可以跟他们好好聊聊我们的计划。”
孩子们一定能够理解我们的心意。只要我们坚定自己,不去在意那些无聊的蜚语,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晚餐时分,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香气扑鼻。李雅琴和李文明陆续回到了家,一进门就感受到了家中温暖和睦的氛围。
饭桌上,李文和林雅丽告诉孩子们西合院里的流言,并坦诚地表达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未来的计划。两位老人说,希望把工作的机会留给孩子们,这样他们会有更广阔的未来。
孩子们听完后,心中充满了感动与矛盾。他们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但同时觉得接受这份心意可能会让父母失去太多。李雅琴咬了咬嘴唇,轻声说:“爸爸妈妈,我们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们着想。可是,我真的不想你们为我放弃自己的事业……”李文明也跟着点头,认同姐姐的话。
李文夫妇相视一笑,深知孩子己经懂得事理。李文轻轻抚摸着李雅琴的头,温柔地说:“孩子啊,做父母的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你们过得更好。工作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
林雅丽接话说道:“看你们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最大的满足。别觉得自己欠我们什么,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回报。”
李雅琴深吸了一口气,微微笑着说:“谢谢爸妈,我们会加倍努力,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 李文明也紧接着表示:“我们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为自己,也为我们一家人的幸福而努力。”
晚餐氛围愈发和谐温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梦想和期望。他们知道,虽然未来充满挑战,但相互之间的支持和爱是无往不胜的保障。
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早在几个月前,李文就己与农业机械厂的王老厂长商议好顶岗的事情。
王老厂长与李文是多年的老朋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李雅琴和李文明毕业后,李文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农机厂办理交接手续。
农机厂办公室里,王老厂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他对两个年轻人表达了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工作的职责。孩子们认真地听着介绍,并齐声感谢王老厂长的帮助。
王老厂长挥手示意,笑道:“你们能在这里工作是你们父母辛辛苦苦为你们创造的机会。今后要认真工作,才不负他们的付出。”
孩子们点了点头,深知机会来之不易,更明白父母的心血。
完成所有手续后,李文带着两个孩子参观厂内各车间,并细心讲解农机制造过程,为孩子们的工作打下基础。
回到家后,李雅琴和李文明兴奋地向林雅丽讲述了他们的见闻,看着孩子的热情与干劲,林雅丽满心欢喜。
面对邻居们的议论,李文夫妇始终淡定从容。他们认为,每个家庭有自己的考量,他们深信这选择是对的。
日子平淡而幸福,孩子们渐入佳境,学习新技能并努力工作。李文夫妇则迎来了相对悠闲的生活,享受每天的美好时光。
早上他们一起去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花木之美。中午李文看书,林雅丽绣花或缝制家人衣物,两人的生活充实又和谐。傍晚时分,则一起动手准备晚餐,期待孩子的归来。
平凡的日子里充满温馨的幸福。这一天,李文与妻子被朋友刘德怀邀请参加儿子婚礼。婚房中各种现代化电器让人应接不暇,特别是那个高级冰箱引起了李文极大的兴趣——拥有一台西门子牌电冰箱可以让夏天吃冰镇西瓜成为一种惬意享受。然而因为没有购买票据,他无法买到心仪的商品。
晚宴结束,李文学到主人的祝贺和道谢,此时刘德怀笑着掏出一个信封递给李文。“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李文正要推辞。
“苏兄弟别跟我客套。你不是喜欢那台冰箱吗?这是我岳父多出的一些家电票证送给你吧!”刘德怀微笑着解释道。
听到这里,李文喜笑颜开,仍尝试推辞:“这太过意不去啦,这么贵重的票据怎能随便收呢!”
刘德怀挥挥手道:“没关系。反正也是给儿子留的,现在全都被岳父解决了。正好转手给你们吧,咱们还是这么多年交情,何必如此客气呢?”
于是李文恭敬接受,满怀感激地道:“好的。您的恩惠,我永远铭记于心。
在一片和煦的笑声中,周围的居民纷纷夸赞起林峰和赵瑶的好运。
这时,邻居刘大妈提出了一个建议:“你们新买了两件大型电器,不如我们今天中午去你们家庆祝一下吧?”